【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及冷却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动力电池包
,具体涉及一种实现热失控排气导流的电池模组及冷却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大范围普及,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数量也逐年增加,引发行业内及全社会关注。动力电池热失控是目前引发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的重要原因。然而目前动力电池热失控触发机理尚不明确,诱因繁多,无预兆突发性热失控难以复现,这些问题制约了动力电池应急管理系统的设计,同时也导致新能源汽车火灾消防难等问题。研究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复现,探究电池系统内部热蔓延、热扩散过程,指导高安全电池系统设计与过火后消防应急管理设计,查清火灾事故的原因,是目前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
[0003]现有动力电池包多是电芯连成模组置于电池包内部,或者是电芯直接组成电池包,电芯与电芯之间、电芯与电池包内部、模组与电池包内部没有其它材料阻隔开,这种结构能够提高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但是这种没有考虑热失控气体导流的装置,对于其它正常工作的电芯或者是模组来说,具有致命的伤害。现有的动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模块、检测模块和执行模块;所述电池模块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集流装置、液冷盖板和电芯阵列;所述集流装置包括集流箱体(1),所述集流箱体(1)为中空结构,面向液冷盖板的底壁设有多个第一导流孔;所述集流箱体(1)的一侧壁设有排气管(2),所述排气管能够伸出动力电池包的外箱体,将热失控气体由排气管排至外界;所述液冷盖板(4)内部包括液冷管道(3)和多个第二导流孔(5);所述液冷管道(3)呈S型铺设于液冷盖板(4)内部;所述液冷盖板(4)顶部和底部设置有多个第二导流孔(5);所述液冷盖(4)顶部的第二导流孔(5)的数量、轮廓与位置与第一导流孔的数量和位置适配,且为保证顺利排气,顶部和底部的第二导流孔(5)位置对应设置;所述电芯阵列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电池单体(7),所述电池单体(7)顶部设置一排气阀,所述排气阀(9)的数量、轮廓与位置均与位于液冷盖板(4)底部的第二导流孔(5)适配;所述集流装置底壁贴合液冷盖板的顶壁,所述液冷盖板底壁贴合所述电芯阵列的顶部,使所述排气阀与位于液冷盖板(4)底部的第二导流孔贯通,所述液冷盖板(4)顶部的第二导流孔(5)与第一导流孔贯通,形成气流通道;当电芯阵列出现热失控时,电池单体的热失控气体和烟雾从排气阀经过所述液冷盖板(4)底部的第二导流孔(5)流入液冷盖板,液冷管道(3)对气体进行初步降温后,通过液冷盖板(4)顶部的第二导流孔(5)和第一导流孔流入集流箱体内,通过排气管(2)排至电池包外部;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T1),第二温度传感器(T2),烟雾传感器(T0);所述烟雾传感器(T0)和第一温度传感器(T1)均位于所述集流箱体(1)内部,所述烟雾传感器(T0)用于探测集流箱体(1)内部的烟雾产生情况,第一温度传感器(T1)用于探测集流箱体(1)内部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T2)位于各所述电池单体(7)一侧外壁的中心位置,用于检测电池单体的温度,且所述温度检测模块中各元件均与动力电池包的控制模块采用CAN总线通信;执行模块包括液冷管道的进液控制阀、第一喷嘴(S0)和第二喷嘴(S1),均与动力电池包的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液冷管道(3)的进液口处设有进液控制阀,用于调节其内的水流速度;第一喷嘴(S0)和第二喷嘴(S1)均位于所述集流箱体(1)内部,第一喷嘴(S0)和第二喷嘴(S1)均朝向集流箱体(1)内部;所述第一喷嘴S0用于向集流箱体(1)内部喷射惰性气体,所述第二喷嘴(S1)用于集流箱体(1)内部的消防。2.一种动力电池...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