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5860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33
公开一种导管泵,包括:导管、可通过导管被输送至心脏的期望位置泵送血液的泵头;泵头包括具有血液入口和血液出口的泵壳、收纳在泵壳内的叶轮;叶轮旋转以将血液从血液入口吸入泵壳再从血液出口泵出;泵壳包括支架,支架可操作地在径向收折状态和径向展开状态之间切换。支架的主体部上分布有多个网孔,网孔包括第一边棱和第二边棱,在轴向相同位置的第一边棱和第二边棱沿周向依次首尾相连形成锯齿环,锯齿环具有沿周向交错排布的多个远端顶点和多个近端顶点。多个锯齿环沿轴向排布相连,部分沿轴向对齐且相邻的远端顶点与近端顶点连接以实现相邻两个锯齿环的固定相连,并且存在部分沿轴向对齐且相邻的远端顶点和近端顶点处于不连接的空置状态。不连接的空置状态。不连接的空置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管泵


[0001]本公开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一种导管泵。

技术介绍

[0002]导管泵分为不可折叠式和可折叠式。其中,可折叠式导管泵在介入时具有更小的创伤口,因此具有更方便快速使用的好处。
[0003]实现导管泵可折叠的一个核心部件是支架。在泵血过程中,希望支架具有较大的刚度,以维持泵间隙。而在收折时,又希望支架的刚度较低,以方便收折。这两个甚至相反的技术要求,对支架的结构设计提出巨大的挑战。
[0004]CN102805885B提供的支架,通过将包围叶轮的泵部分的开口设置的小或密,将血液的入口和出口部分的开口设置的大或疏,提高了支架的整体支撑性。不过,很显然,这一结构设计也导致支架的收折力大,不易收折。
[0005]因此,可折叠式导管泵的支架如何以较小的力即可实现收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导管泵,可以使用较小的力即可实现支架的顺利收折。
[0007]一种导管泵,包括:导管、可通过导管被输送至心脏的期望位置泵送血液的泵头;泵头包括:具有血液入口和血液出口的泵壳、收纳在泵壳内的叶轮;叶轮被驱动旋转,以将血液从血液入口吸入泵壳,再从血液出口泵出。
[0008]泵壳包括支架,支架可操作地在径向收折状态和径向展开状态之间切换。在径向展开状态下,支架包括大致呈圆柱状的主体部、分别位于主体部轴向的远端和近端的大致呈锥状的入口部和出口部。主体部上分布有多个网孔,网孔包括两条相对设置的第一边棱和两条相对设置的第二边棱,在轴向相同位置的第一边棱和第二边棱沿周向依次首尾相连形成锯齿环,锯齿环具有沿周向交错排布的多个远端顶点和多个近端顶点。多个锯齿环沿轴向排布相连,部分沿轴向对齐且相邻的远端顶点与近端顶点连接以实现相邻两个锯齿环的固定相连,并且存在部分沿轴向对齐且相邻的远端顶点和近端顶点处于不连接的空置状态。
[0009]优选地,处于空置状态的远端顶点和近端顶点沿轴向间隔开。
[0010]优选地,部分沿轴向对齐且相邻的远端顶点和近端顶点通过轴向连接杆间接相连。
[0011]优选地,部分沿轴向对齐且相邻的远端顶点和近端顶点直接相连。
[0012]优选地,在位于轴向最远端的两个锯齿环中,部分沿轴向对齐且相邻的远端顶点和近端顶点处于空置状态,其余沿轴向对齐且相邻的远端顶点和近端顶点之间通过轴向连接杆相连。
[0013]优选地,在位于轴向最近端的两个锯齿环中,部分沿轴向对齐且相邻的远端顶点
和近端顶点处于空置状态,其余沿轴向对齐且相邻的远端顶点和近端顶点之间通过轴向连接杆相连。
[0014]优选地,在最近端的锯齿环与最远端的锯齿环之间还存在至少两个锯齿环,该至少两个锯齿环中,每相邻的两个锯齿环沿轴向对齐且相邻的所有远端顶点和近端顶点之间均通过轴向连接杆相连。
[0015]优选地,位于轴向最远端的两个锯齿环形成第一网孔组,位于轴向近端的两个锯齿环形成第二网孔组。在第一网孔组或第二网孔组中,沿周向相邻的两个轴向连接杆之间存在至少一对沿轴向对齐且相邻的远端顶点和近端顶点是处于空置状态的。
[0016]优选地,位于最近端的两个锯齿环中处于空置状态的远端顶点和近端顶点,与位于最远端的两个锯齿环中处于空置状态的远端顶点和近端顶点,在轴向上相错开。
[0017]优选地,位于最近端的两个锯齿环中处于空置状态的远端顶点和近端顶点,与位于最远端的两个锯齿环中处于空置状态的远端顶点和近端顶点,在轴向上均匀错开。
[0018]优选地,位于最近端的两个锯齿环中处于空置状态的远端顶点和近端顶点,与位于最远端的两个锯齿环中处于空置状态的远端顶点和近端顶点,周向相位角相差180
°
/m,m为近端空置点或远端空置点的数量。
[0019]优选地,处于空置状态的远端顶点和近端顶点之间形成有间隔间隙,所述间隔间隙将周向两侧的网孔相连通;所述主体部包括的闭合网孔的开口面积小于入口部和出口部包括的网孔的开口面积,而所述间隔间隙连通的两侧网孔的开口面积大于入口部和出口部包括的网孔的开口面积。
[0020]优选地,处于空置状态的远端顶点和近端顶点比未处于空置状态的远端顶点和近端顶点具有更大的圆角半径。
[0021]优选地,泵头还包括设在支架外的覆膜。泵头可在径向展开状态和径向收折状态之间切换。导管泵还包括介入鞘,介入鞘具有介入通道,且配置为可通过穿刺口部分地介入受试者的脉管系统。当导管穿设在介入鞘中时,通过向后拉导管,处于径向展开状态的泵头从介入鞘的远端进入介入通道,以使泵头切换至径向收折状态。限定介入通道的壁的厚度在0.15~0.3mm之间。
[0022]通过将支架的主体部的沿轴向对齐且相邻的部分远端顶点和近端顶点设置处于不连接的空置状态,相当于减少主体部部分的边棱数量,进而可以适当降低主体部的刚度,减小支架的收折力,使支架能顺利从径向展开状态收折为径向收折状态。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导管泵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图3的部分剖视图;
[0027]图5为导管泵配置导入器的介入鞘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现有技术中支架受到径向外力作用时表现出“狗骨”现象的示意图;
[0029]图7为支架在第一网孔组/第二网孔组附近的截面图;
[0030]图8A至图8C为处于空置状态的近端顶点、远端顶点的分布情况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
[0032]1000、导管泵;100、动力组件;101、壳体;200、工作组件;201、导管;202、驱动轴;2021、软轴;2022、硬轴;204、驱动导管手柄;205、泵头;2051、泵壳;2051a、血液入口;2051b、血液出口;20511、支架;20512、覆膜;2052、叶轮;20521、轮毂;20522、叶片;206、近端轴承室;207、远端轴承室;208、近端轴承;209、远端轴承;210、无创支撑件;211、止挡;212、限位;11、主体部;12、入口部;121、入口部的闭合网孔;122、入口部的开放网孔;13、出口部;131、出口部的闭合网孔;132、出口部的开放网孔;14、网孔;15、第一边棱;16、第二边棱;17、锯齿环;18、远端顶点;19、近端顶点;20、间隔间隙;21、轴向连接杆;24、第一网孔组;25、第二网孔组;26、第三网孔组;22、远端连接部;221、远端连接支腿;222、远端杆体;223、第三杆部;224、第四杆部;225、远端过渡单元;226、第二延伸部;23、近端连接部;231、近端连接支腿;232、近端杆体;233、第一杆部;234、第二杆部;235、近端过渡单元;236、第一延伸部;5、导入器;9、介入鞘;X、轴向。
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管泵,包括:导管、可通过所述导管被输送至心脏的期望位置泵送血液的泵头;所述泵头包括:具有血液入口和血液出口的泵壳、收纳在所述泵壳内的叶轮;所述叶轮被驱动旋转,以将血液从所述血液入口吸入泵壳,再从所述血液出口泵出;所述泵壳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可操作地在径向收折状态和径向展开状态之间切换;在径向展开状态下,所述支架包括大致呈圆柱状的主体部、位于所述主体部轴向远端的入口部、位于所述主体部轴向近端的出口部;所述主体部上分布有多个网孔,所述网孔包括两条相对设置的第一边棱和两条相对设置的第二边棱,在轴向相同位置的所述第一边棱和第二边棱沿周向依次首尾相连形成锯齿环,所述锯齿环具有沿周向交错排布的多个远端顶点和多个近端顶点;多个所述锯齿环沿轴向排布,部分沿轴向对齐且相邻的远端顶点与近端顶点连接以实现相邻两个锯齿环的固定相连,并且存在部分沿轴向对齐且相邻的远端顶点和近端顶点处于不连接的空置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泵,处于空置状态的远端顶点和近端顶点沿轴向间隔开;优选地,部分沿轴向对齐且相邻的远端顶点和近端顶点通过轴向连接杆间接相连;或者,优选地,部分沿轴向对齐且相邻的远端顶点和近端顶点直接相连。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管泵,在位于轴向最远端的两个锯齿环中,部分沿轴向对齐且相邻的远端顶点和近端顶点处于空置状态,其余沿轴向对齐且相邻的远端顶点和近端顶点之间通过轴向连接杆相连。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管泵,在位于轴向最近端的两个锯齿环中,部分沿轴向对齐且相邻的远端顶点和近端顶点处于空置状态,其余沿轴向对齐且相邻的远端顶点和近端顶点之间通过轴向连接杆相连。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管泵,在最近端的锯齿环与最远端的锯齿环之间还存在至少两个锯齿环,该至少两个锯齿环中,每相邻的两个锯齿环沿轴向对齐且相邻的所有远端顶点和近端顶点之间均通过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攀颜翊凡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心擎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