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矩形顶管的顶进力计算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顶管非开挖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矩形顶管的顶进力计算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顶管施工是继盾构施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隧道工程暗挖技术。顶管施工技术在对土层的适应性范围、周边环境的保护、周围设施的施工扰动、施工安全可靠性、施工质量保证以及施工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越性。矩形顶管相比于圆形顶管的断面利用率更高,在车行人行隧道、综合管廊、地铁连接通道等城市地下工程中运用广泛。顶管施工过程中,顶管管节受到顶进力、迎面阻力、管壁摩阻力、管周水土压力和注浆压力、自身重力以及地表附加荷载等的作用。其中顶进力是管道结构设计、顶管机选型和工作井结构设计的决定性参数之一。顶进力过大将造成开挖面欠挖、地表隆起、管节受损和油缸成本增加,顶进力过小将造成开挖面超挖、地表塌陷、管节无法前进,因此合理设定液压油缸的顶进力参数是顶管顺利施工最关键的因素。
[0003]目前的在矩形顶管技术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的顶进力计算方法的研究,提出了很多计算模型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矩形顶管的顶进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获取矩形顶管,将矩形顶管管节进行轴向分区,获得管节轴向分区;将矩形顶管管节进行径向分区,获得管节径向分区;S2:根据不同的管节轴向分区和管节径向分区,计算获得各管节轴向分区的顶管管周摩阻力;S3:根据太沙基理论计算获得矩形顶管管端的迎面阻力;S4:通过矩形顶管管端的迎面阻力和各管节轴向分区的顶管管周摩阻力,计算获得各管节轴向分区的顶进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矩形顶管的顶进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节轴向分区包括:无泥浆润滑区、泥浆润滑过渡区和泥浆润滑发挥区;所述管节径向分区包括:Ⅰ区、Ⅱ区和Ⅲ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矩形顶管的顶进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为:S21:计算获得无泥浆润滑区的土的有效应力通过计算获得无泥浆润滑区的顶管管周摩阻力S22:计算获得泥浆润滑过渡区的土的有效应力通过计算获得泥浆润滑过渡区的顶管管周摩阻力S23:计算获得泥浆润滑发挥区的土的有效应力通过计算获得泥浆润滑发挥区的顶管管周摩阻力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矩形顶管的顶进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应力的计算公式为:其中,σ
被
为被动土压力,σ
水
为地下水压力。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矩形顶管的顶进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2具体为:S221:有效应力的表达式为:其中,σ
主
为主动土压力;S222:管节侧向土压力P
l
的计算公式为:其中,K
a
为主动土压力系数;H0为顶管机外边高,γ0为管节周边土体的平均重度,c为土的黏聚力;S223:顶管管周摩阻力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三面管土是指Ⅰ区和Ⅱ区管土均直接接触,两面管土是指Ⅰ区和Ⅱ区中的一边管土直接接触,B0为管节外宽,P
s
为底板荷载标准值,f为管节与周围土体之间的摩擦系数,L为顶管顶进距离;τ
y
、K、n为流体参数,τ
y
为泥浆剪切应力;K为稠度系数;n为流变系数,V为顶进速度,d为泥浆厚度。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矩形顶管的顶进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3具体为:S231:刚注浆时,有效应力的计算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勇,张鹏,曾聪,张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