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5791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燃气灶,属于厨房设备技术领域。该燃气灶包括燃气灶本体、第一换热板、第一导气座以及第一风机,燃气灶本体包括底壳、设置于底壳内的第一炉头和设置于底壳上端的面板,底壳上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孔洞,第一换热板设置于面板的下方,第一换热板和面板共同围设有第一换热风道,第一换热板的两端部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导气座开设有第一通道,第一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一通孔和第一炉头的引射管,第一风机安装于第二通孔中,以将底壳中的空气输送至第一换热风道内,对面板散热,并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一通道输送至第一炉头的引射管中,提升热效率。提升热效率。提升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气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厨房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燃气灶。

技术介绍

[0002]大气式燃气灶输入热量Q0的66.5%用于加热水和锅,而其余33.5%的热量散失到了周围环境中。损失的热量中,高温烟气中的热流损失Q3最高,占总量的18.7%。而锅底Q1和锅侧Q2向环境散热的损失比例分别为4.1%和4.6%,而剩余的5.9%热流损失来自于炉头、锅支架Q5以及标准锅顶端Q4的散热。所以提高燃气灶的热效率需主动提升燃烧性能,实现完全燃烧。
[0003]现有的技术方案有鼓风燃烧技术,风机安装在炉头引射器的端面,由风机鼓风提供燃烧所需的一次空气,以提高燃气灶的热效率。
[0004]但是目前对玻璃面板的散热损失回收还没有相关技术,玻璃面板温度高会影响消费者的使用,同时也会降低燃气灶的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灶,该燃气灶通过第一换热板和面板共同围设有第一换热风道,第一导气座的第一通道分别连通第一换热风道和引射管,第一风机安装在第一换热板上,以抽吸底壳中的空气输送至第一换热风道内热交换,同时负压的作用会影响外部的空气通过孔洞吸到底壳中。由于第一换热风道内风压大于第一通道的风压,故热交换后的气流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一通道输送至第一炉头的引射管中,一方面实现了对面板进行散热,另一方面经过加热后的气流进入引射管与燃气进行混合,实现了提升热效率。
[0006]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燃气灶,包括燃气灶本体、第一换热板、第一导气座以及第一风机,燃气灶本体包括底壳、设置于底壳内的第一炉头以及设置于底壳上端的面板,底壳上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孔洞,所述面板对应所述第一炉头开设有第一孔,第一换热板设置于面板的下方,第一换热板和面板共同围设有第一换热风道,第一换热板的两端部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导气座开设有第一通道,第一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一通孔和第一炉头的引射管,第一风机安装于第二通孔中,以将底壳中的空气输送至第一换热风道内,并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一通道输送至第一炉头的引射管中。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燃气灶本体还包括第一环形炉头固定板,所述第一环形炉头固定板的内周部与所述第一炉头固接,所述第一环形炉头固定板的外周部与所述第一孔的孔壁抵接,所述第一环形炉头固定板、所述第一换热板和所述面板共同围设有第一换热风道。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第一换热板的边缘设置有第一环形侧壁,第一环形侧壁的上端面与面板的下端面抵接。第一换热板对应第一炉头开设有第一翻边孔,第一炉头的上部穿过第一翻边孔,第一翻边孔的环形翻边的上端面与第一环形炉头固定板的下
端面抵接。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环形侧壁的上端部设置有多个水平延伸的搭扣片,搭扣片的下端面与底壳的上端抵接,搭扣片的上端面与面板的下端面抵接,实现底壳支撑第一换热板,底壳和面板共同夹紧搭扣片。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燃气灶本体还包括第一喷嘴,第一导气座还开设有第二通道,第二通道与第一炉头的引射管相对且同轴设置,第一喷嘴设置于第二通道内,以向引射管喷射燃气。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第一通道环绕第二通道。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第二通道呈喇叭口状。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第一通道的上端设置有接口,接口与第一通孔连通。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隔板,隔板的下端与底壳的底壁抵接,隔板的上端与第一换热板的下端面抵接,并且隔板将底壳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炉头位于第一腔体内,第一通孔对应第一腔体,第二通孔对应第二腔体。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隔板包括第一侧壁、固接于第一侧壁的顶壁以及固接于顶壁的第二侧壁,第一侧壁、顶壁、第二侧壁以及底壳的底壁共同围设有隔热腔。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第二换热板、第二导气座和第二风机,燃气灶本体还包括第二炉头和第二环形炉头固定板,第二换热板设置于面板的下方,第二换热板、第二环形炉头固定板以及面板共同围设有第二换热风道,第二换热板的两端部分别开设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第二导气座开设有第三通道和环绕第三通道的第四通道,第三通道与第二炉头的引射管相对且同轴设置,第四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三通孔和第二炉头的引射管,第二风机安装于第四通孔中,以将底壳中的空气输送至第二换热风道内,并通过第三通孔和第四通道输送至第二炉头的引射管中。
[0018]本专利技术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燃气灶,通过第一换热板和面板共同围设有第一换热风道,第一导气座的第一通道分别连通第一换热风道和引射管,第一风机安装在第一换热板上,以抽吸底壳中的空气输送至第一换热风道内热交换,同时负压的作用会影响外部的空气通过孔洞吸到底壳中。由于第一换热风道内风压大于第一通道的风压,故热交换后的气流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一通道输送至第一炉头的引射管中,一方面实现了对面板进行散热,另一方面经过加热后的气流进入引射管与燃气进行混合,实现了提升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20]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0021]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燃气灶的剖视图。
[0022]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燃气灶拆除面板后的示意图。
[0024]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燃气灶的第一换热板的立体图。
[0025]图5是图1示出的第一炉头的放大图。
[0026]图6是图5示出的第一导气座的放大图。
[0027]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燃气灶的隔板将底壳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后的示意图。
[0028]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燃气灶的隔板的立体图。
[0029]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燃气灶的拆分示意图。
[0030]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31]1、燃气灶本体;11、底壳;111、第一腔体;112、第二腔体;12、第一炉头;13、面板;14、第一环形炉头固定板;15、第一喷嘴;16、第二炉头;17、第二环形炉头固定板;18、第二喷嘴;19、盛液盘;2、第一换热板;21、第一换热风道;22、第一通孔;23、第二通孔;24、第一环形侧壁;241、搭扣片;25、第一翻边孔;3、第一导气座;31、第一通道;311、接口;32、第二通道;4、第一风机;5、隔板;6、第二换热板;61、第二换热风道;62、第三通孔;63、第四通孔;7、第二导气座;71、第三通道;72、第四通道;8、第二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32]现在将参考附图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气灶本体(1),包括底壳(11)、设置于所述底壳(11)内的第一炉头(12)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壳(11)上端的面板(13),所述底壳(11)上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孔洞,所述面板(13)对应所述第一炉头(12)开设有第一孔,第一换热板(2),设置于所述面板(13)的下方,所述第一换热板(2)和所述面板(13)共同围设有第一换热风道(21),所述第一换热板(2)的两端部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22)和第二通孔(23),第一导气座(3),所述第一导气座(3)开设有第一通道(31),所述第一通道(31)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通孔(22)和所述第一炉头(12)的引射管,以及第一风机(4),安装于所述第二通孔(23)中,以将底壳(11)中的空气输送至所述第一换热风道(21)内,并通过所述第一通孔(22)和所述第一通道(31)输送至所述第一炉头(12)的引射管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灶本体(1)还包括第一环形炉头固定板(14),所述第一环形炉头固定板(14)的内周部与所述第一炉头(12)固接,所述第一环形炉头固定板(14)的外周部与所述第一孔的孔壁抵接,所述第一环形炉头固定板(14)、所述第一换热板(2)和所述面板(13)共同围设有第一换热风道(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板(2)的边缘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一环形侧壁(24),所述第一环形侧壁(24)的上端面与所述面板(13)的下端面抵接,所述第一换热板(2)对应所述第一炉头(12)开设有第一翻边孔(25),所述第一炉头(12)的上部穿过所述第一翻边孔(25),所述第一翻边孔(25)的环形翻边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环形炉头固定板(14)的下端面抵接,所述第一翻边孔(25)的环形翻边、所述第一环形侧壁(24)、所述第一换热板(2)、所述面板(13)以及所述第一环形炉头固定板(14)共同围设成第一换热风道(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侧壁(24)的上端部设置有多个水平延伸的搭扣片(241),所述搭扣片(241)的下端面与所述底壳(11)的上端抵接,所述搭扣片(241)的上端面与所述面板(13)的下端面抵接。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红梅欧伟成潘叶江
申请(专利权)人: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