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微电网的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5626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充电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微电网的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包括光伏车棚、储能和充电桩,所述储能位于所述光伏车棚的一侧,所述充电桩设置在光伏车棚的下方,且同时位于停车位的后方,所述光伏车棚、储能和充电桩结合电网形成智能微电网。该基于智能微电网的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光伏位于车棚顶部,可在白天为充电桩和储能系统供电,多余部分可返送至电网,充分利用光照资源,储能用于储存光伏电力和谷电,在用电峰值时释放,削峰填谷,同时可离网运行,即使电网停电也可提供稳定的电能,此外,储能还可有有效解决新能源发电间歇性和不稳定问题。充电桩为电动汽车的充电设施,是智能微电网的主要负载。是智能微电网的主要负载。是智能微电网的主要负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智能微电网的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


[0001]本技术涉及充电站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微电网的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

技术介绍

[0002]充电基础设施是新能源汽车普及的基础和保障,是新型的公共基础设施,也是新基建的重要方向之一。大力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题,培育良好的新能源汽车应用环境。
[0003]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以充电桩作为核心设备,起到控制充电电流、实现电动汽车充电的功能。充电桩是可固定安装于地面或墙壁,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并具备相应测控保护功能的专用装置。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中,一般将充电桩布置于车位后方或侧边,充电桩与车位、雨棚等设施分属不同系统,没有统一建设、生产方案,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0004](1)各设施独立建设,兼容性较差。传统户外充电设施设计一般仅包含充电桩,布置在车位的后方或侧边,遇雨雪天气充电接口会打湿,导致电器故障。
[0005](2)设施间缺少电气联系。充电桩之间、充电桩与辅助设备之间是分散连接到上级配电房低压母线侧的,不能进行统一的电气操作,且没有集中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能微电网的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包括光伏车棚(1)、储能(2)和充电桩(3),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2)位于所述光伏车棚(1)的一侧,所述充电桩(3)设置在光伏车棚(1)的下方,所述光伏车棚(1)、储能(2)和充电桩(3)结合电网形成智能微电网;所述光伏车棚(1)的下方设置有若干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纵向方钢(5),所述纵向方钢(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向方钢(6),所述光伏车棚(1)搭建在横向方钢(6)的上方,通过横向方钢(6)、纵向方钢(5)和支撑柱(4)进行共同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微电网的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车棚(1)包括有若干块光伏,相邻的每两组所述光伏之间设置有中压块主导水槽组件(7),最外侧的两组所述光伏设置有边压块主导水槽装置(8);所述中压块主导水槽组件(7)包括有下导水槽(702),所述下导水槽(702)的上方设置有上卡扣件(701),所述上卡扣件(701)与所述下导水槽(702)一端进行卡合连接,另一端通过设置螺栓进行锁紧,所述上卡扣件(701)的中端通过螺丝连接有中压块(704),所述中压块(704)压紧在所述光伏上;所述边压块主导水槽装置(8)包括有边压块(801),所述边压块(801)压紧在所述光伏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微电网的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扣件(701)的两端开设有卡槽(703),所述光伏通过固定连接卡块与所述卡槽(703)进行卡合连接;所述中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沛王杰高浩沈辉傅宇陈亮姚想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南浔新晟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