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管与驾驶棚同步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5508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排气管与驾驶棚同步升降装置,属于工程机械系列。当路面摊铺机转场作业用平板拖车运输时,将驾驶棚和排气管同步落下,降低机器高度,避免通过桥梁、隧道时超高,摊铺机作业时再将其升起。前支承杆上端通过铰接轴I与顶棚铰接,下端通过铰接轴III与机身上的前支承座铰接;后支承杆上端通过铰接轴II与顶棚铰接,下端通过铰接轴IV与机身上的后杆支承座铰接;铰接轴I、II、III、IV四者组成平行四边形四连杆结构。排气管通过连杆铰接轴I与顶棚铰接。排气管与驾驶棚组成平行四边形四连杆结构。机身设置液压缸和手压泵,后支承杆下端还设置限位销轴,液压缸的进油咀处设置单向阀,液压和机械双保险限制顶棚位移,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程机械,具体涉及路面摊铺机上排气管与驾驶棚同步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摊铺机是道路面层铺设的重要设备,因其底盘为履带底盘,转场作业时只能由平 板拖车运输,其驾驶棚和排气管高,为运输带来困难。目前采用的方法是将驾驶棚拆下,到 达施工作业时再重新安装,费力费时,又影响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排气管与驾驶棚同步升降装置,当路面摊铺 机转场作业用平板拖车运输时,将驾驶棚和排气管落下,降低机器高度,避免通过桥梁、隧 道时超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排气管与驾驶棚同步升降装置,包括驾 驶棚与排气管,所述的驾驶棚包括顶棚、支承顶棚的两根前支承杆和两根后支承杆;所述 的排气管通过排气管座安装在机身上,排气管的外侧设置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支 承杆上端通过铰接轴I与顶棚铰接,下端通过铰接轴III与固定在机身上的前杆支座铰接; 所述的后支承杆上端通过铰接轴II与顶棚铰接,下端通过铰接轴IV与固定在机身上的后 杆支座铰接;所述的铰接轴I、铰接轴II、铰接轴III、铰接轴IV四者连接组成平行四边形 四连杆结构;所述的后支承杆与机身之间设置液压缸;所述的机身上与液压缸相近的部位 设置手压泵,手压泵与液压缸之间通过输液管连接;所述的排气管上部设置排气管支座,连 杆一端通过铰接轴I与顶棚铰接,另一端通过铰接轴V与排气管支座铰接;排气管下端设置 旋转弯头,旋转弯头滑配合插装在排气管底座上的固定弯头孔中;所述的铰接轴V、铰接轴 I、铰接轴III固定弯头中心线四者连接组成平行四边形四连杆结构。所述的后杆支承座由底板与两块立板连接组成的山字形柜架结构;铰接轴IV设 置在立板上端;两块立板上还制作同圆心的直立销孔和平卧销孔,立板的内侧固定平卧限 位块;销轴插装在直立销孔或平卧销孔中,销轴外端设置开口销。所述的铰接轴IV与后支承杆的孔之间设置铜套。所述的手压泵泵杆通过铰链与加长杆连接,泵杆及加长杆套装在套筒的孔中;液 压泵下部设置泵杆固定架,折弯后的加长杆卡装在泵杆固定架的槽中。所述的液压缸的缸体与机身铰接,活塞通过油缸支架与后支承杆的中部铰接;液 压缸的进油咀处设置单向阀。所述的排气管底座包括箱体和固定弯头;所述的箱体固定在机身上,箱体周边设 置散热孔,固定弯头固定在箱体的内腔;旋转弯头端部设置端盖,端盖通过螺定与箱体连 接。所述的端盖上制作多只弧行螺钉槽。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1、驾驶棚和排气管升降方便,便于转场运输,提高施工效率。2、驾驶棚升起或落下时,均有限位,不会自行升起或落下,施工运输安全可靠。3、采用液压和机械双保险,即使液压系统出现故障,顶棚也不会自动移位。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3的E-E剖面图。图5为图1的B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1的C向局部放大图。图7为图6的左视图。图中1、机身,2、前杆支座,3、前支承杆,4、顶棚,5、后支承杆,6、后杆支座,6-1、底 板,6-2、立板,6-3、直立销孔,6-4、平卧销孔,6-5、平卧限位块,6_6、铜套,6-7、销轴,6_8、开 口销,7、铰接轴1,8、铰接轴11,9、铰接轴III,10、铰接轴IV,11、手压泵,11_1、泵杆,11_2、 铰链,11-3、加长杆,11-4、套筒,11-5、泵杆固定架,12、液压缸,13、油缸支架,14、排气管底 座,14-1、箱体,14-2、固定弯头,14-3散热孔,15、排气管,15-1、旋转弯头,15-2端盖,15-3, 弧行螺钉槽,16、护罩,17、排气管支座,18、铰接轴V,19、连杆,20、固定弯头中心线。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排气管与驾驶棚同步升降装置,包括驾驶棚与排气管15,所述 的驾驶棚包括顶棚4、支承顶棚4的两根前支承杆3和两根后支承杆5 ;所述的排气管15 通过排气管座14安装在机身1上,排气管15的外侧设置护罩16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 支承杆3上端通过铰接轴I 7-与顶棚4铰接,下端通过铰接轴III9与固定在机身1上的 前杆支座2铰接;所述的后支承杆5上端通过铰接轴II 8与顶棚4铰接,下端通过铰接轴 IVlO与固定在机身1上的后杆支座6铰接;所述的铰接轴I 7、铰接轴II 8、铰接轴1119、 铰接轴IVlO四者连接组成平行四边形四连杆结构;所述的后支承杆5与机身1之间设置液 压缸12 ;所述的机身1上与液压缸12相近的部位设置压手泵11,手压泵11与液压缸12之 间通过输液管连接;所述的排气管15上部设置排气管支座17,连杆19 一端通过铰接轴I 7 与顶棚4铰接,另一端通过铰接轴V18与排气管支座17铰接;排气管15下端设置旋转弯头 15-1,旋转弯头15-1滑配合插装在排气管底座14上的固定弯头14-2孔中;所述的铰接轴 V18、铰接轴I 7、铰接轴III9和固定弯头中心线20四者连接组成平行四边形四连杆结构。所述的后杆支座6由底板6-1与两块立板6-2连接组成的山字形柜架结构;铰接 轴IVlO设置在立板6-2上端;两块立板6-2上还制作同圆心的直立销孔6-3和平卧销孔 6-4,立板6-2的内侧固定平卧限位块6-5 ;销轴6-7插装在直立销孔6_3或平卧销孔6_4 中,销轴6-7外端设置开口销6-8。所述的铰接轴IVlO与后支承杆5的孔之间设置铜套6-6。所述的手压泵泵杆11-1通过铰链11-2与加长杆11-3连接,泵杆11_1及加长杆 11-3套装在套筒11-4的孔中;液压泵11下部设置泵杆固定架11-5,折弯后的加长杆11_3 卡装在泵杆固定架11-5的槽中。所述的液压缸12的缸体与机身1铰接,活塞通过油缸支架13与后支承杆5的中 部铰接;液压缸12的进油咀处设置单向阀。所述的排气管底座14包括箱体14-1和固定弯头14-2 ;所述的箱体14_1固定在 机身1上,箱体14-1周边设置散热孔14-3,固定弯头14-2固定在箱体14_1的内腔;旋转 弯头15-1端部设置端盖15-2,端盖15-2通过螺定与箱体14_1连接。所述的端盖15-2上制作多只弧行螺钉槽15-3。如图1、2所示当摊铺机正常工作时,将顶棚4升起,同时排气管15升起,将销轴 6-7插装在直立销孔6-3中,并用开口销6-8锁定,销轴6-7限制后支承杆5的倾斜,顶棚不 会落下。当摊铺机转场运输时,将销轴6-7从直立销孔6-3中取下,启动液压泵11,向液压 缸12供油,液压缸12带动后支承杆5延铰接轴IVlO向下旋转。在平行四边形四连杆结构 的作用下,顶棚4水平向下、向前移动;同时排气管15向下旋转落下当移动到设定位置时(如图1、图3所示虚线位置),后支承杆5下端碰到平卧限 位挡块6-5时停止,此时液压泵11如继续工作,泵杆11-1会感到明显的阻力增大,应立即 停止液压泵11工作。再将销轴6-7插入平卧销孔6-4中,并用开口销6-8将销轴锁定,在 销轴6-7与平卧限位块6-5共同作用,使两根后支承杆5连同顶棚4停止在平卧位置,运输 过程中也不会移动,安全可靠。如图1-5所示,当摊铺机到达施工工地,作业前需将顶棚升起,其过程是取下销 轴6-7,启动手压泵11向液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排气管与驾驶棚同步升降装置,包括驾驶棚与排气管(15),所述的驾驶棚包括:顶棚(4)、支承顶棚(4)的两根前支承杆(3)和两根后支承杆(5);所述的排气管(15)通过排气管座(14)安装在机身(1)上,排气管(15)的外侧设置护罩(1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支承杆(3)上端通过铰接轴Ⅰ(7)与顶棚(4)铰接,下端通过铰接轴Ⅲ(9)与固定在机身(1)上的前杆支座(2)铰接;所述的后支承杆(5)上端通过铰接轴Ⅱ(8)与顶棚(4)铰接,下端通过铰接轴Ⅳ(10)与固定在机身(1)上的后杆支座(6)铰接;所述的铰接轴Ⅰ(7)、铰接轴Ⅱ(8)、铰接轴Ⅲ(9)、铰接轴Ⅳ(10)四者连接组成平行四边形四连杆结构;所述的后支承杆(5)与机身(1)之间设置液压缸(12);所述的机身(1)上与液压缸(12)相近的部位设置手压泵(11),手压泵(11)与液压缸(12)之间通过输液管连接;所述的排气管(15)上部设置排气管支座(17),连杆(19)一端通过铰接轴Ⅰ(7)与顶棚(4)铰接,另一端通过铰接轴Ⅴ(18)与排气管支座(17)铰接;排气管(15)下端设置旋转弯头(15-1),旋转弯头(15-1)滑配合插装在排气管底座(14)上的固定弯头(14-2)孔中;所述的铰接轴Ⅴ(18)、铰接轴Ⅰ(7)、铰接轴Ⅲ(9)和20、固定弯头中心线(20)四者连接组成平行四边形四连杆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毅王登清杜元龙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凯莫尔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