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5328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外壳,包括上盖、胶盒、限位筋和熔着筋;胶盒呈上开口结构,胶盒的开口端的端面为第一熔接面;上盖能够盖合胶盒的上开口,上盖的对应于第一熔接面的区域为第二熔接面;熔着筋和限位筋中的一个设置于第二熔接面的外侧且朝向第一熔接面延伸,熔着筋和限位筋中的另一个设置于第一熔接面的内侧且朝向第二熔接面延伸;熔着筋延伸的高度大于或等于限位筋延伸的高度;所述熔着筋和所述限位筋配合以限制所述胶盒的开口端向外变形。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外壳,利用限位筋和熔着筋之间的阻挡,以限制胶盒侧壁向外变形。以限制胶盒侧壁向外变形。以限制胶盒侧壁向外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外壳


[0001]本技术属于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外壳。

技术介绍

[0002]参照图5和图6,目前现有的9V电池大多呈方块状,该电池的塑胶电芯壳由盖体20和盒体10组成。电池的正负极设置在盖体的上表面上,盖体盖合盒体以形成封闭的用于容纳极芯的内腔。盖合后的盖体和盒体之间再利用超音波熔接技术焊接。
[0003]焊接工艺如下:在焊接前通常需要在盖体20和盒体10中的一个相向面上设置熔着筋体30,焊接时超音波熔接设备抵靠盖体20的上表面并加压振动,带动熔着筋体30熔化使得盖体20和盒体10熔成一体。
[0004]现有技术中,盒体10的侧壁很薄,由于在熔接时受到超音波熔接设备加压振动,使得盒体10的开口处的侧壁容易向外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盒体的侧壁很薄,由于在熔接时受到超音波熔接设备的加压振动,使得盒体的开口处的侧壁容易向外变形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池外壳。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外壳,包括上盖、胶盒、限位筋和熔着筋;
[0007]所述胶盒呈上开口的桶装结构,所述胶盒的上端面为第一熔接面;
[0008]所述上盖能够盖合所述胶盒的上开口,所述上盖的下表面具有对应于所述第一熔接面的第二熔接面;
[0009]所述熔着筋和所述限位筋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二熔接面的外侧且朝向所述第一熔接面凸出,所述熔着筋和所述限位筋中的另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一熔接面的内侧且朝向所述第二熔接面凸出;
[0010]所述熔着筋凸出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限位筋凸出的高度;所述熔着筋和所述限位筋配合以限制所述胶盒的开口端向外变形。
[0011]可选地,所述熔着筋和所述限位筋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熔着筋环绕所述胶盒的开口设置,所述限位筋一一对应于所述熔着筋。
[0012]可选地,所述熔着筋设置于所述第二熔接面上,所述熔着筋的内侧壁和外侧壁自上而下逐渐靠近,所述限位筋设置于所述第一熔接面上,所述限位筋的外侧壁呈倾斜设置,使得所述限位筋的内外侧之间的厚度自上而下递增;所述熔着筋的内侧壁和所述限位筋的外侧壁相对设置。
[0013]可选地,所述胶盒的侧壁的内外侧之间的厚度为0.7mm;所述熔着筋的凸出高度为0.45mm,所述限位筋的凸出高度为0.3mm。
[0014]可选地,所述熔着筋设置于所述第一熔接面上,所述熔着筋的外侧壁呈倾斜设置,
使得所述熔着筋的内外侧之间的厚度自上而下递减;所述限位筋设置于所述第二熔接面上,所述限位筋的内侧壁呈倾斜设置,使得所述限位筋的内外侧之间的厚度自上而下递减;所述熔着筋的外侧壁和所述限位筋的内侧壁相对设置。
[0015]可选地,所述第二熔接面的所处的高度高于所述上盖的下表面所处的高度,使得所述限位筋和所述上盖限定出凹槽,所述熔着筋插入所述凹槽。
[0016]可选地,所述胶盒的侧壁的内外侧之间的厚度为0.7mm;所述限位筋的凸出高度为0.3mm,所述熔着筋的内外侧之间的厚度为0.4mm。
[0017]可选地,所述上盖的下表面设置有限位板,当所述上盖盖合所述胶盒时,所述限位板插入所述胶盒的内腔。
[0018]可选地,当所述上盖盖合所述胶盒时,所述限位板的外侧壁和所述胶盒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隔。
[0019]可选地,所述熔着筋的内侧壁在所述第一熔接面上的正投影所形成的曲线为所述第一熔接面的内外轮廓线的等比例扩大形成,所述熔着筋的外侧壁在所述第一熔接面上的正投影所形成的曲线为所述第一熔接面的内外轮廓线的等比例扩大形成。
[002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外壳,通过在上盖和胶盒中的一个设置熔着筋,上盖和胶盒中的另一个设置限位筋,当胶盒的侧壁在熔接时出现向外变形的趋势时,限位筋会被熔着筋阻挡,进而胶盒的侧壁也会随限位筋的阻挡而减少向外变形的程度,从而减少胶盒侧壁向外变形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外壳的胶盒和上盖的配合示意图;
[0022]图2是图1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外壳的胶盒和上盖配合的示意图;
[0024]图4是图3的B部分放大示意图;
[0025]图5是本技术
技术介绍
的电池外壳的整体示意图;
[0026]图6是本技术
技术介绍
的电池外壳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0027]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0028]10、盒体;20、盖体;30、熔着筋体;
[0029]1、胶盒;11、第一熔接面;2、上盖;21、第二熔接面;3、熔着筋;4、限位筋;5、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1]第一实施例
[0032]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外壳,包括上盖2、胶盒1、限位筋4和熔着筋3。胶盒1呈上开口结构的桶状结构,胶盒1的上端面为第一熔接面11。上盖2能够盖合胶盒1的上开口,上盖2的对应于第一熔接面11的区域为第二熔接面21。上盖2的下表面设置有限位板5,当上盖2盖合胶盒1时,限位板5插入胶盒1的内腔。
[0033]换言之,上盖2的下表面可以分为两个区域,其中一个外侧区域:上盖2的正对于第一熔接面11的区域为第二熔接面21,另一个区域为则在第二熔接面21的内侧;在上盖2和胶盒1熔接后,第一熔接面11和第二熔接面21融为一体以密封电池外壳,限位板5设置于上盖2的下表面且位于第二熔接面21的内侧。
[0034]本实施例中的所谓的上是以胶盒1的开口朝向为参考,胶盒1的开口朝向哪里,哪里为上;内外方向则是以胶盒1开口侧壁的端面的中心为参考,靠近胶盒1开口侧壁的端面的中心为内,远离胶盒1开口侧壁的端面的中心为外。换言之,以胶盒的横截面为参考,靠近胶盒的横截面的中心为内,远离胶盒的横截面的中心为外。
[0035]熔着筋3和限位筋4中的一个设置于第二熔接面21的外侧且朝向第一熔接面11凸出,熔着筋3和限位筋4中的另一个设置于第一熔接面11的内侧且朝向第二熔接面21凸出。熔着筋3凸出的高度大于或等于限位筋4凸出的高度;当上盖2盖合胶盒1时,熔着筋3和限位筋4配合以阻碍胶盒向外变形。
[0036]换言之,当上盖2和胶盒1盖合之后,根据熔着筋3和限位筋4的位置,无非是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熔着筋3设置于上盖2的下表面的外侧,限位筋4设置于胶盒1的开口端面的内侧上,此时熔着筋3的内侧壁与限位筋4的外侧壁正对;第二,熔着筋3设置于胶盒1的开口端面的内侧上,限位筋4设置于上盖2的外侧上,熔着筋3的外侧壁与限位筋4的内侧壁正对。无论是哪种设置,在熔接状态下,胶盒1的侧壁出现向外变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胶盒、限位筋和熔着筋;所述胶盒呈上部开口的桶状结构,所述胶盒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熔接面;所述上盖盖合在所述胶盒的开口处,所述上盖的下表面具有对应于所述第一熔接面的第二熔接面;所述熔着筋和所述限位筋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二熔接面的外侧且朝向所述第一熔接面凸出,所述熔着筋和所述限位筋中的另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一熔接面的内侧且朝向所述第二熔接面凸出;所述熔着筋的凸出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限位筋的凸出高度;所述熔着筋和所述限位筋配合以限制所述胶盒的开口端向外变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着筋和所述限位筋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熔着筋环绕所述胶盒的开口设置,多个所述限位筋与多个所述熔着筋一一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着筋设置于所述第二熔接面上,所述熔着筋的内侧壁和外侧壁自上而下逐渐靠近,所述限位筋设置于所述第一熔接面上,所述限位筋的外侧壁呈倾斜设置,使得所述限位筋的内外侧之间的厚度自上而下递增;所述熔着筋的内侧壁和所述限位筋的外侧壁相对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盒的侧壁的内外侧之间的厚度为0.7mm;所述熔着筋的凸出高度为0.45mm,所述限位筋的凸出高度为0.3m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金海黄卫剑刘晓蔡小娟张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豪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