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材料用并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5024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09
本申请涉及一种纺织材料用并条机,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内部中空的工作箱,工作箱一侧竖直面上开设有安装孔,工作箱内转动连接有第一上料辊和设于第一上料辊的第二上料辊,工作箱内设有第一压料辊和设于第一压料辊的下方的第二压料辊,第二压料辊的一端设有移动块,工作箱的内壁上固定有供移动块移动的移动框,移动框沿竖直方向设置,移动框上螺纹连接有移动杆,移动杆沿移动框的长度方向设置,移动杆位于移动块的下方,且顶端与移动块抵接,工作箱内转动连接有收料辊,工作箱的外侧壁上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收料辊相连。本申请具有适应对不同纤维进行并条,适应性较高的效果。高的效果。高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材料用并条机


[0001]本申请涉及纺织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纺织材料用并条机。

技术介绍

[0002]并条机的作用是改善条子的内部结构,从而提高其长片段均匀度,同时降低重量不匀率,使条子中的纤维伸直平行,减少弯钩,使细度符合规定,使不同种类或不同品质的原料混和均匀,达到规定的混和比。并条机由喂入机构、牵伸机构、成条成形卷绕机构组成目前市场上的并条机。
[0003]相关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1528908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纺织材料用并条机,包括主体和用于对布料进行并条的合成部件,合成部件包括设于主体一侧的上料箱、设于上料箱内部的第一上料筒、设于第一上料筒下方的第二上料筒,设于主体内部的第一卡紧罗拉、设于第一卡紧罗拉下方的第二卡紧罗拉、设于主体内部的收料辊、设于收料辊一端的第一电机。
[0004]本技术通过设置上料箱、第一上料筒、第二上料筒、收料辊、第一电机、第一卡紧罗拉和第二卡紧罗拉等,具有能够避免纺织并条后的布料松散,同时能够除去并条过程中落在布料上灰尘的问题。
[0005]在使用时,第一上料筒和第二上料筒对不同材质的物料进行上料,经过第一卡紧罗拉和第二卡紧罗拉进行并条,启动第一电机,使得收卷辊转动对并条后的纺织材料进行收料。
[0006]上述相关技术中存在以下缺陷:因第一卡紧罗拉和第二卡紧罗拉之间的罗拉隔距固定,而不同纤维的品质长度不等,从而使得第一卡紧罗拉和第二卡紧罗拉无法适应对不同纤维进行并条,适用性较低,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改善第一卡紧罗拉和第二卡紧罗拉无法适应对不同纤维进行并条,适应性较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纺织材料用并条机。
[0008]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纺织材料用并条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9]一种纺织材料用并条机,包括内部中空的工作箱,所述工作箱一侧竖直面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工作箱内转动连接有第一上料辊和设于所述第一上料辊的第二上料辊,所述工作箱内设有第一压料辊和设于所述第一压料辊的下方的第二压料辊,所述第二压料辊的一端设有移动块,所述工作箱的内壁上固定有供移动块移动的移动框,所述移动框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移动框上螺纹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沿移动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移动杆位于移动块的下方,且顶端与移动块抵接,所述工作箱内转动连接有收料辊,所述工作箱的外侧壁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收料辊相连。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先将不同材质的物料通过安装孔伸至工作箱内并分别套在第一上料辊和第二上料辊上,调节移动杆,使得移动块在移动框中移动,从而改
变第二压料辊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进而调节第一压料辊和第二压料辊之间的距离,接着将物料经由第一压料混和第二压料辊之间进行并条,接着启动电机,使得收料辊转动,并将并条完成的物料绕卷在收料辊上,实现收卷。调节移动杆可改变第一压料辊和第二压料辊之间的隔距,以适应不同的限期为,提高了该并条机的适用性。
[0011]可选的,所述移动杆上套设有推进弹簧,所述推进弹簧的一端与移动框固定,另一端与移动块固定。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进弹簧始终对移动块施加向上的推力,增加了对第二压料辊的支撑力,同时也增加了第二压料辊向第一压料辊抵紧的紧密性。
[0013]可选的,所述第一压料辊通过传送带与电机相连,所述工作箱的外侧壁上固定有防护罩,所述传送带位于防护罩内,所述电机固定在防护罩上。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电机,使得传送带转动,使得第一压料辊转动,从而带动物料移动,实现不同材质物料的并条,防护罩起到防护作用,使得纤维物料不易落在传送带上,减小了阻碍传送带转动的可能性。
[0015]可选的,所述工作箱内设置有第一固定辊和设于第一固定辊下方的第二固定辊,所述第二固定辊的一端与工作箱的内壁固定,所述工作箱的内壁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固定辊的一端插设在滑槽中,并可在滑槽中移动,所述第一固定辊和滑槽内壁之间设置有抵紧弹簧,所述抵紧弹簧用于将第一固定辊向靠近第二固定辊的方向推进。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抬升第一固定辊,挤压抵紧弹簧,使得第一固定辊在滑槽中移动,滑槽的内壁起到导向作用,使得第一固定辊在移动过程中不易发生偏移,始终位于第二固定辊的正上方,从而拉开第一固定辊和第二固定辊之间的距离,便于并条后的物料穿过第一固定辊和第二固定辊。接着撤销抬升第一固定辊的力,第一固定辊在抵紧弹簧的作用下始终处于与第二固定辊抵紧的状态,能够抵紧并条完成的物料,起到加固作用,使得并条完成后的物料不易在移动过程中发生松散。
[0017]可选的,所述安装孔的一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可封盖住安装孔。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对不同材质的物料进行并条时,先将盖板向远离工作箱的方向转动,使得安装孔呈打开状态,便于将物料安装在第一上料辊和第二上料辊上。不同材质的物料进行并条的过程中,将盖板向靠近工作箱的方向转动,直至盖板的周向侧壁与安装孔的内壁抵接,从而封堵住安装孔,使得灰尘不易通过安装孔进入工作箱内,从而使得物料不易被污染。
[0019]可选的,所述盖板上贯穿开设有观测口,所述观测口中设置有观测板,所述观测板的周向侧壁与观测口的内壁固定。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不同材质的物料在进行并条时,盖板为封堵住安装孔的状态,此时可以通过观测板观测到工作箱内的情况,当物料发生松弛脱落的情况,也便于及时对物料进行调整。
[0021]可选的,所述盖板的周向侧壁上嵌设有磁铁,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可与磁铁相贴合的铁片。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盖板的周向侧壁与安装孔的内壁相抵接时,磁铁与铁片相吸合,增加了盖板与安装孔内壁连接的稳固性,使得不同材质的物料在并条过程中,盖板不易转动,即安装孔不易呈打开状态。
[0023]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辊和第二固定辊上均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可在第一固定辊和第二固定辊上转动。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物料在第一固定辊和第二固定辊之间移动时,物料与套筒的侧壁抵接,并带动套筒转动,即将物料与第一固定辊与第二固定辊侧壁之间的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减小了物料收到的摩擦力,使得物料不易损坏。
[002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0026]1、使用时,先将不同材质的物料通过安装孔伸至工作箱内并分别套在第一上料辊和第二上料辊上,调节移动杆,使得移动块在移动框中移动,从而改变第二压料辊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进而调节第一压料辊和第二压料辊之间的距离,接着将物料经由第一压料混和第二压料辊之间进行并条,接着启动电机,使得收料辊转动,并将并条完成的物料绕卷在收料辊上,实现收卷。调节移动杆可改变第一压料辊和第二压料辊之间的隔距,以适应不同的限期为,提高了该并条机的适用性;
[0027]2、推进弹簧始终对移动块施加向上的推力,增加了对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材料用并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中空的工作箱(10),所述工作箱(10)一侧竖直面上开设有安装孔(11),所述工作箱(10)内转动连接有第一上料辊(20)和设于所述第一上料辊(20)的第二上料辊(30),所述工作箱(10)内设有第一压料辊(40)和设于所述第一压料辊(40)的下方的第二压料辊(50),所述第二压料辊(50)的一端设有移动块(60),所述工作箱(10)的内壁上固定有供移动块(60)移动的移动框(70),所述移动框(70)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移动框(70)上螺纹连接有移动杆(80),所述移动杆(80)沿移动框(70)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移动杆(80)位于移动块(60)的下方,且顶端与移动块(60)抵接,所述工作箱(10)内转动连接有收料辊(110),所述工作箱(10)的外侧壁上设有电机(120),所述电机(120)的输出端与收料辊(110)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材料用并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80)上套设有推进弹簧(90),所述推进弹簧(90)的一端与移动框(70)固定,另一端与移动块(60)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材料用并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料辊(40)通过传送带(130)与电机(120)相连,所述工作箱(10)的外侧壁上固定有防护罩(140),所述传送带(130)位于防护罩(140)内,所述电机(120)固定在防护罩(140)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成武孙秉成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雅泽毛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