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燃煤粉有机热载体加热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5004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型燃煤粉有机热载体加热炉,包括燃烧器、出口集箱、辐射段A、辐射段现场连接管、辐射段B、辐射段C、辐射段D、辐射段E、灰斗、进口集箱、对流段A、对流段B、中间集箱、对流段现场连接管、对流段C及出烟口。所述燃烧器为预热式旋流燃烧器,多台并联布置于辐射段A顶部;所述辐射段A,辐射段B,辐射段C,辐射段D及辐射段E从上往下布置组成辐射室,相邻辐射段之间由辐射段现场连接管相连;所述对流段A,对流段B及对流段C由下往上组成对流室,相邻对流段之间由对流段现场连接管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大大节约用户的安装时间,模块式大炉膛可实现洁净燃烧,在满足企业生产需求的同时降低环境污染。时降低环境污染。时降低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燃煤粉有机热载体加热炉


[0001]本技术涉及有机热载体加热炉
,尤其是一种大型燃煤粉有机热载体加热炉。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燃原煤、天热气加热炉在我国应用广泛。但是由于其构造及燃烧特性,大部分燃原煤加热炉的热效率在65%

80%之间,并且燃原煤加热炉中的煤炭燃烧后会产生各种有害气体,对环境污染严重。而天然气加热炉建设成本又很高,且单台供热能力不足,达不到大型加热炉的需求。
[0003]同时,加热炉的安装是一个非常繁琐的工作,尤其是大型有机热载体加热炉,往往安装要花上几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能投入使用,非常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便。
[0004]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大型易安装且燃尽率高的燃煤粉有机热载体加热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型燃煤粉有机热载体加热炉,在大大节约了用户安装时间和费用的同时降低了环境污染,实现洁净燃烧,满足企业生产的需求。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型燃煤粉有机热载体加热炉,包括燃烧器、出口集箱、辐射段A、辐射段现场连接管、辐射段B、辐射段C、辐射段D、辐射段E、灰斗、进口集箱、对流段A、对流段B、中间集箱、对流段现场连接管、对流段C及出烟口;
[0007]所述燃烧器为预热式旋流燃烧器,多台并联布置于辐射段A顶部;
[0008]所述辐射段A,辐射段B,辐射段C, 辐射段D及辐射段E从上往下布置组成辐射室,相邻辐射段之间由辐射段现场连接管相连;
[0009]所述对流段A,对流段B及对流段C由下往上组成对流室,相邻对流段之间由对流段现场连接管相连;
[0010]所述辐射段均采用单圈盘管,辐射段A,辐射段B,辐射段C, 辐射段D的盘管采用侧部支撑,辐射段E的盘管采用下部支撑,分别与钢架组成一个部件,并具有侧部进出口联箱,联箱在现场开双孔,通过辐射段现场连接管(4),包括一根直管和一只90
°
弯头,两端分别与前、后联箱焊接,实现上下两级辐射段的串联,同时也满足了联通的强度、热膨胀以及流通截面积,用钢架焊接出外框,外形为方形钢盒,安装时直接堆叠成型;钢架内侧为盘管,上下级盘管间预留热膨胀间隙;
[0011]所述对流段A,对流段B及对流段C均为蛇形管并联结构,蛇管片采用U型抱箍固定在角钢上,角钢成排吊挂在钢架的自然通风冷却梁上,满足了受压元件各方向的热膨胀要求,并具有侧部进出口联箱,用钢架焊接出外框,外形为方形钢盒,安装时直接堆叠成型,模
块化制作,上下级对流段采用多根钢管连接,保证流量的同时,也实现流量的均匀分配。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燃烧器,以煤粉为燃料,采用导热油热风换热器提供的热风输送煤粉;采用空气预热器提供的300℃以上的热风为二次风,内二次风旋流实现空气分级燃烧,外二次风实现稳定高效燃烧。
[0013]进一步的,所述辐射段现场连接管和对流段现场连接管采用串联结构,与进口集箱和出口集箱一起组成完整的导热油通道,保证各模块盘管间导热油温度的均匀性,以及供热温度的稳定。
[0014]详细的讲,一种大型燃煤粉有机热载体加热炉其工作过程为:导热油首先进入进口集箱,然后先后依次流经对流段A,对流段B及对流段C,经过中间集箱,再依次流经辐射段E,辐射段D,辐射段C,辐射段B及辐射段A,最后汇集出口集箱去用热设备放热;
[0015]有机热载体加热炉正常运行时,顶部燃烧器燃烧火焰产生的高温烟气,在辐射段A,辐射段B,辐射段C,辐射段D辐射换热后,经辐射段E换热后转弯进入对流段A,对流段B及对流段C与导热油换热,最后从出烟口排出炉体。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为市场提供大型燃煤粉有机热载体加热炉,实现模块化生产、组装,大大节约用户的安装时间和费用。以1台59.5MW的加热炉为例,本技术就位时间1天,安装时间35天;而散装锅炉边就位边安装,工期在120天以上。(2)采用煤粉为燃料,实现了洁净燃烧,燃尽率>99%。以1台59.5MW燃煤粉有机热载体炉为例,煤粉消耗量为10.1吨/小时,按年运行时间7000小时计算,煤粉年耗量70700吨/年,相比于传统燃原煤锅炉,年节煤40000吨/年,减排碳27200吨/年,二氧化碳减排量99700吨/年,节能减排环保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大型燃煤粉有机热载体加热炉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燃烧器,2.出口集箱,3.辐射段A,4.辐射段现场连接管,5.辐射段B,6.辐射段C,7.辐射段D,8.辐射段E,9.灰斗,10.进口集箱,11.对流段A,12.对流段B,13.中间集箱,14.对流段现场连接管,15.对流段C,16.出烟口。
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1]如图1所示,一种大型燃煤粉有机热载体加热炉,包括燃烧器1、出口集箱2、辐射段A3、辐射段现场连接管4、辐射段B5、辐射段C6、辐射段D7、辐射段E8、灰斗9、进口集箱10、对流段A11、对流段B12、中间集箱13、对流段现场连接管14、对流段C15及出烟口16,其中:
[0022]燃烧器1为预热式旋流燃烧器,多台并联以方形布置于辐射段A3顶部;
[0023]辐射段A3,辐射段B5,辐射段C6, 辐射段D7及辐射段E8从上往下布置组成辐射室,由辐射段现场连接管4两端分别与前、后辐射段联箱焊接,实现上下两级辐射段的串联;辐射段的模块化实现了大型加热炉的工厂组件生产、便捷的运输、工地现场快速组装;
[0024]对流段A11,对流段B12及对流段C15由下往上组成对流室,相邻对流段进出口联箱
之间,由对流段现场连接管14相连。
[0025]具体的讲,辐射段均采用单圈盘管,辐射段A3,辐射段B5,辐射段C6, 辐射段D7的盘管采用侧部支撑,辐射段E8的盘管采用下部支撑,分别与钢架组成一个部件,并具有侧部进出口联箱,联箱在现场开双孔,通过辐射段现场连接管4,包括一根直管和一只90
°
弯头,两端分别与前、后联箱焊接,实现上下两级辐射段的串联,同时也满足了联通的强度、热膨胀以及流通截面积,用钢架焊接出外框,外形为方形钢盒,安装时直接堆叠成型;钢架内侧为盘管,上下级盘管间预留热膨胀间隙;
[0026]具体的讲,对流段A11,对流段B12及对流段C15均为蛇形管并联结构,蛇管片采用U型抱箍固定在角钢上,角钢成排吊挂在钢架的自然通风冷却梁上,满足了受压元件各方向的热膨胀要求,并具有侧部进出口联箱,用钢架焊接出外框,外形为方形钢盒,安装时直接堆叠成型,模块化制作,上下级对流段采用多根钢管连接,保证流量的同时,也实现流量的均匀分配。...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燃煤粉有机热载体加热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器(1)、出口集箱(2)、辐射段A(3)、辐射段现场连接管(4)、辐射段B(5)、辐射段C(6)、辐射段D(7)、辐射段E(8)、灰斗(9)、进口集箱(10)、对流段A(11)、对流段B(12)、中间集箱(13)、对流段现场连接管(14)、对流段C(15)及出烟口(16);所述燃烧器(1)为预热式旋流燃烧器,多台并联布置于辐射段A(3)顶部;所述辐射段A(3),辐射段B(5),辐射段C(6),辐射段D(7)及辐射段E(8)从上往下布置组成辐射室,相邻辐射段之间由辐射段现场连接管(4)相连;所述对流段A(11),对流段B(12)及对流段C(15)由下往上组成对流室,相邻对流段之间由对流段现场连接管(14)相连;所述辐射段均采用单圈盘管,辐射段A(3),辐射段B(5),辐射段C(6), 辐射段D(7)的盘管采用侧部支撑,辐射段E(8)的盘管采用下部支撑,分别与钢架组成一个部件,并具有侧部进出口联箱,联箱在现场开双孔,通过辐射段现场连接管(4),包括一根直管和一只90
°
弯头,两端分别与前、后联箱焊接,实现上下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金陈敏孙小明董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能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