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整体式可移动供热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公路沥青施工行业中需要使用供热系统来进行供热,并且公路沥青施工的地点是不断变化的,需要施工的公路也是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任意地方的,因此用来供热的供热系统也需要随着施工地点的变化而进行移动。但是,现有的供热系统只能在某一固定地点给用户供热,譬如公开号为cn210399116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供热系统,就只能够在固定地点进行供热,无法移动,因此无法满足用户的移动用热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整体式可移动供热装置,它能够整体进行移动,能够在一个地点供热结束后整体移动到下一地点继续进行供热,能够满足用户的移动用热需求。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整体式可移动供热装置,它包括:
3、可移动框架;
4、加热炉,所述加热炉安装在所述可移动框架上;
5、供油装置,所述供油装置安装在所述可移动框架上,所述供油装置与所述加热炉相连并用于向所述加热炉中循环供油;
6、燃烧装置,所述燃烧装置连接在所述加热炉上并用于在所述加热炉中燃烧产生烟气以加热所述加热炉中的导热油;
7、空气预热器,所述空气预热器连接在所述可移动框架上,所述空气预热器中具有烟气通道和空气通道,所述烟气通道的入口与所述加热炉的排烟口相连以使加热炉中的烟气流入所述烟气通道中;
8、主风机,所述主风机连接在所述可移动框架上
9、进一步为了提高整体热效率,所述整体式可移动供热装置还包括进风管和控制阀;其中,
10、所述进风管与所述主风机的进风口相连,所述主风机通过所述进风管抽吸外界的空气;
11、所述控制阀的一端与所述烟气通道的出口连通,所述控制阀的另一端与所述进风管连通,以便通过调节所述控制阀以使所述烟气通道排出的部分烟气穿过所述控制阀后与所述进风管中的空气混合进而被所述主风机抽送到所述空气通道中。
12、进一步,所述整体式可移动供热装置还包括排烟管和烟囱;其中,
13、所述排烟管和所述烟囱均连接在所述可移动框架上;
14、所述排烟管的一端部与所述烟气通道的出口相连,所述排烟管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烟囱相连;
15、所述控制阀的一端与所述排烟管相连进而通过所述排烟管与所述烟气通道的出口连通。
16、进一步,所述整体式可移动供热装置还包括备用风机,所述备用风机连接在所述可移动框架上,所述备用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进风管相连,所述备用风机的出风口和所述主风机的出风口并联后与所述空气通道的入口相连。
17、进一步为了调节进风量,所述进风管中连接有进风阀门。
18、进一步为了降低噪音,所述进风管中连接有消音器。
19、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加热炉的具体结构,所述加热炉中设有炉管系统,所述供油装置包括储油槽、膨胀槽、注油泵和循环泵;其中,
20、所述储油槽、所述膨胀槽、所述注油泵和所述循环泵均安装在所述可移动框架上;
21、所述注油泵的入口与所述储油槽相连,所述注油泵的出口与所述膨胀槽相连,所述注油泵用于将所述储油槽中的导热油泵送到所述膨胀槽中;
22、所述循环泵的入口与所述膨胀槽相连,所述循环泵的出口与所述炉管系统相连,所述循环泵用于将所述膨胀槽中的导热油泵入所述炉管系统中;
23、所述炉管系统用于与外部的供热循环系统管线相连,所述储油槽也用于与外部的供热循环系统管线相连以便炉管系统中的导热油流入外部的供热循环系统管线中然后再流回到所述储油槽中。
24、进一步,所述膨胀槽位于所述储油槽的上方。
25、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炉管系统的具体结构,所述炉管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炉体进口集管、对流段炉管组、炉底炉管组、辐射段炉管组和炉体出口集管;其中,
26、所述炉体进口集管和所述炉体出口集管均位于所述加热炉的外部;
27、所述对流段炉管组、所述炉底炉管组和所述辐射段炉管组均位于所述加热炉的内部;
28、所述循环泵的出口与所述炉体进口集管相连,所述炉体出口集管用于与外部的供热循环系统管线相连。
29、进一步,所述辐射段炉管组位于所述对流段炉管组的内侧;
30、所述辐射段炉管组的内侧设有辐射换热室;
31、所述辐射段炉管组和所述对流段炉管组之间设有对流换热室;
32、所述燃烧装置用于在所述辐射换热室中燃烧产生烟气;
33、所述辐射换热室与所述对流换热室连通,所述对流换热室与所述排烟口连通。
34、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所述供油装置为所述加热炉循环供油,所述燃烧装置加热所述加热炉中的导热油,加热炉中被加热后的导热油可以对外进行供热。所述燃烧装置在所述加热炉中燃烧产生高温烟气,高温烟气最终会从所述加热炉的排烟口排出并流入所述空气预热器的烟气通道中,同时主风机将外界的冷空气抽送到所述空气预热器的空气通道中。在所述空气预热器中能够通过烟气通道中的高温烟气与空气通道中的冷空气进行换热,以使空气通道中的冷空气被加热,然后空气通道中被加热后的空气再流入所述燃烧装置中助燃。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热空气助燃能够起到节约燃料的效果,充分利用了高温烟气中的余热,有利于提高整体的热效率,起到了节能的效果。
35、并且,所述燃烧装置连接在所述加热炉上,所述加热炉、所述供油装置、所述空气预热器和所述主风机全部连接在所述可移动框架上,因此所有的部件全部直接或间接的连接在所述可移动框架上,只需要移动所述可移动框架就能够使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式可移动供热装置整体进行移动,将所述可移动框架吊装到运输车辆上,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将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式可移动供热装置运输到任意需要的地点进行供热,能够在一个地点供热结束后整体移动到下一地点继续进行供热,能够满足用户的移动用热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整体式可移动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可移动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风管(6)和控制阀(7);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体式可移动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烟管(8)和烟囱(9);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体式可移动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备用风机(10),所述备用风机(10)连接在所述可移动框架(1)上,所述备用风机(10)的进风口与所述进风管(6)相连,所述备用风机(10)的出风口和所述主风机(5)的出风口并联后与所述空气通道的入口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体式可移动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6)中连接有进风阀门(1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体式可移动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6)中连接有消音器(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可移动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炉(2)中设有炉管系统,所述供油装置包括储油槽(13)、膨胀槽(14)、注油泵(15)和循环泵(16);其中,
8.根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整体式可移动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管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炉体进口集管(17)、对流段炉管组、炉底炉管组、辐射段炉管组和炉体出口集管(18);其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整体式可移动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体式可移动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可移动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风管(6)和控制阀(7);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体式可移动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烟管(8)和烟囱(9);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体式可移动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备用风机(10),所述备用风机(10)连接在所述可移动框架(1)上,所述备用风机(10)的进风口与所述进风管(6)相连,所述备用风机(10)的出风口和所述主风机(5)的出风口并联后与所述空气通道的入口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体式可移动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6)中连接有进风阀门(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峰,赖金茂,曹迅平,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能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