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夹器输送装置和钳夹器输送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4828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钳夹器输送装置和钳夹器输送系统,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该钳夹器输送装置包括主操控手柄接管组件;主操控手柄接管组件至少包括主手柄壳体、第一和第二上夹臂牵引丝手柄、外套管、中部套管以及连接杆;第一和第二上夹臂牵引丝手柄分别包括各自的牵引丝主体柄和牵引丝固定部;其中:牵引丝主体柄通过切换机构连接于主手柄壳体,该切换机构能够控制牵引丝主体柄在固定于主手柄壳体和能够相对主手柄壳体前后滑动两种状态间进行切换。该钳夹器输送系统包括前述钳夹器输送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至少缓解了现有钳夹器输送装置中,两上夹臂开合动作控制过程繁琐复杂的技术问题。技术问题。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钳夹器输送装置和钳夹器输送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钳夹器输送装置和钳夹器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MitraClip)作为重度二尖瓣返流且外科手术高危患者的一种微创导管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部分重度二尖瓣返流的首选介入手术。具体地,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MitraClip)是在外科修缘对缘二尖瓣修复技术的启发下,采用类似的技术原理,使用一个特制的二尖瓣钳夹器(Clip),经人体血管到达心脏,在三维超声引导下,夹住二尖瓣两个叶的中部,使二尖瓣在收缩期由大的单孔变成小的双孔,从而减少二尖瓣反流。简单的说:就是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技术通过人体血管将器械送入心脏,伤口极小,不损伤心脏,在操作过程中心脏正常搏动,不需要体外心肺循环支持,患者恢复较快,通常在术后2

3日可以出院,术后1周内就可以参加日常活动。
[0003]现有技术中,钳夹器的具体结构有多种,例如包括专利《二尖瓣钳夹器和二尖瓣钳夹输送装置》(专利申请公布号CN113940791A)和专利《二尖瓣钳夹器和二尖瓣钳夹输送装置》(专利申请公布号CN113940792A)中的钳夹器,与之对应的钳夹器输送装置至少需要包括操作手柄、外管和连接杆,操作手柄则至少包括手柄壳体、第一上夹臂牵引丝手柄和第二上夹臂牵引丝手柄,具体使用方式可参考专利CN113940791A和专利CN113940792A公开文本说明书中的相关描述,其中,专利CN113940792A中的“内管”即为本申请和专利CN113940791A中的中部套管,专利CN113940791A和专利CN113940792A中的“手柄壳体”即为本申请中的“主手柄壳体”,本申请尤其针对专利CN113940791A和专利CN113940792A中的钳夹器进行输送器和输送系统设计。
[0004]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钳夹器输送装置中,还至少存在着以下问题:
[0005]在利用牵引丝控制钳夹器的两个上夹臂开合的动作过程中,当需要闭合上夹臂时,需要操作人员用手拉拽牵引丝后对牵引丝后端进行固定,当已经取消对牵引丝后端的固定时,对应上夹臂自弹回位而打开,且打开后如果不手动后拽牵引丝并且重新将牵引丝后端固定到对应上夹臂牵引丝手柄上,就不能完成对上夹臂的重新闭合,从而,如果选定的释放上夹臂的位置不准确需要重新调整释放位置时,操作起来非常的不方便;此外,若想要使两个上夹臂同时动作,需要人手同时将两个上夹臂牵引丝的后端解锁于两个上夹臂牵引丝手柄,如果这两个上夹臂牵引丝分别安装于各自对应的上夹臂牵引丝手柄,也将非常难于操作,可若是直接将这两个上夹臂牵引丝同时固定于一个上夹臂牵引丝手柄的同一处,虽然可以同时控制两个上夹臂牵引丝同时动作,但是选定的释放位置不准确时仍然不便于重新调整上夹臂的释放位置,并且,无论是上述哪种方式,都不能辅助操作人员人手实现单独控制两个上夹臂开合动作和同时控制两个上夹臂开合动作的切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钳夹器输送装置和钳夹器输送系统,以至少缓解现有钳夹器输送装置中,两上夹臂开合动作控制过程繁琐复杂的技术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钳夹器输送装置,该钳夹器输送装置包括主操控手柄接管组件。
[0009]具体地:所述主操控手柄接管组件至少包括主手柄壳体、第一上夹臂牵引丝手柄、第二上夹臂牵引丝手柄、外套管、中部套管以及连接杆;所述第一上夹臂牵引丝手柄的远端和所述第二上夹臂牵引丝手柄的远端均连接于所述主手柄壳体且内腔均与所述主手柄壳体的内腔连通;所述外套管的近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主手柄壳体且与所述主手柄壳体的内腔连通;所述中部套管的近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套管内部且所述中部套管与所述外套管之间设有连通所述外套管的近端和远端的拉线通道,所述中部套管的远端伸出所述外套管,且在所述中部套管的远端设有用于螺纹连接或卡接于钳夹器的固定座近端的安装部;所述连接杆自远端向近端依次穿过所述中部套管、所述外套管以及所述主手柄壳体,且所述连接杆的远端管壁设有用于螺纹连接于钳夹器的驱动杆近端的螺纹连接部。所述主操控手柄接管组件中,所述第一上夹臂牵引丝手柄和所述第二上夹臂牵引丝手柄分别包括各自的牵引丝主体柄和牵引丝固定部,所述牵引丝主体柄内部设有用于穿装牵引丝的穿线通道,所述牵引丝固定部连接于所述牵引丝主体柄,用于固定自所述穿线通道穿出的牵引丝。
[001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钳夹器输送装置中,较为特别的是:第一上夹臂牵引丝手柄的牵引丝主体柄以及第二上夹臂牵引丝手柄的牵引丝主体柄通过切换机构连接于主手柄壳体,该切换机构能够控制各牵引丝主体柄在固定于主手柄壳体和能够相对主手柄壳体前后滑动两种状态间进行切换。
[0011]从而,本实施例中,当需要使钳夹器的上夹臂打开时,只需要调整上述的切换机构,使切换机构控制对应上夹臂牵引丝手柄的牵引丝主体柄处于能够相对主手柄壳体前后滑动的状态,相对主手柄壳体向前滑动该牵引丝主体柄,其所对应的上夹臂就可以打开;当需要合并该上夹臂,相对主手柄壳体向后滑动该牵引丝主体柄,滑动到位后调整上述的切换机构,使切换机构控制对应牵引丝主体柄处于固定于主手柄壳体的状态,即可合并对应上夹臂;上述动作可通过切换机构同时控制两上夹臂牵引丝手柄的牵引丝主体柄相对于主手柄壳体的状态,以同时控制钳夹器的两个上夹臂同时开合。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钳夹器输送装置在开合钳夹器的两上夹臂动作时的操作更加简单方便,至少缓解了现有钳夹器输送装置中,两上夹臂开合动作控制过程繁琐复杂的技术问题。
[001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钳夹器输送装置中,较为特别的是:所述牵引丝主体柄通过切换机构连接于所述主手柄壳体,所述切换机构能够控制所述牵引丝主体柄在固定于所述主手柄壳体和能够相对所述主手柄壳体前后滑动两种状态间进行切换。
[0014]在本技术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较为优选地,所述切换机构包括锁定盒、盒外锁定组件和盒内锁定组件。
[0015]以所述主手柄壳体的远端向近端延伸的方向为轴向,且以所述轴向上近端侧为后侧,远端侧为前侧:
[0016]所述盒外锁定组件连接于所述锁定盒和所述主手柄壳体之间,所述盒外锁定组件锁定状态下,所述锁定盒被锁定于所述主手柄壳体,所述盒外锁定组件解锁状态下,所述锁定盒能够相对所述主手柄壳体在轴向上前后滑动。在所述锁定盒的前壁设有沿轴向贯通所述锁定盒的前壁的第一牵引丝走线孔和第二牵引丝走线孔,在所述锁定盒的后壁设有沿轴向贯通所述锁定盒的后壁的第一牵引丝主体柄开孔和第二牵引丝主体柄开孔;所述第一上夹臂牵引丝手柄的牵引丝主体柄自所述锁定盒的后侧经由所述第一牵引丝主体柄开孔插入于所述锁定盒内部,所述第二上夹臂牵引丝手柄的牵引丝主体柄自所述锁定盒的后侧经由所述第二牵引丝主体柄开孔插入于所述锁定盒内部。所述盒内锁定组件能够分别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钳夹器输送装置,包括主操控手柄接管组件;所述主操控手柄接管组件至少包括主手柄壳体(11)、第一上夹臂牵引丝手柄(121)、第二上夹臂牵引丝手柄(122)、外套管(13)、中部套管(14)以及连接杆(15);所述第一上夹臂牵引丝手柄(121)的远端和所述第二上夹臂牵引丝手柄(122)的远端均连接于所述主手柄壳体(11)且内腔均与所述主手柄壳体(11)的内腔连通;所述外套管(13)的近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主手柄壳体(11)且与所述主手柄壳体(11)的内腔连通;所述中部套管(14)的近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套管(13)内部且所述中部套管(14)与所述外套管(13)之间设有连通所述外套管(13)的近端和远端的拉线通道,所述中部套管(14)的远端伸出所述外套管(13),且在所述中部套管(14)的远端设有用于螺纹连接或卡接于钳夹器(100)的固定座近端的安装部;所述连接杆(15)自远端向近端依次穿过所述中部套管(14)、所述外套管(13)以及所述主手柄壳体(11),且所述连接杆(15)的远端管壁设有用于螺纹连接于钳夹器(100)的驱动杆(130)近端的螺纹连接部;所述主操控手柄接管组件中,所述第一上夹臂牵引丝手柄(121)和所述第二上夹臂牵引丝手柄(122)分别包括各自的牵引丝主体柄(1201)和牵引丝固定部(1202),所述牵引丝主体柄(1201)内部设有用于穿装牵引丝的穿线通道,所述牵引丝固定部(1202)连接于所述牵引丝主体柄(1201),用于固定自所述穿线通道穿出的牵引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丝主体柄(1201)通过切换机构(2)连接于所述主手柄壳体(11),所述切换机构(2)能够控制所述牵引丝主体柄(1201)在固定于所述主手柄壳体(11)和能够相对所述主手柄壳体(11)前后滑动两种状态间进行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夹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机构(2)包括锁定盒(21)、盒外锁定组件和盒内锁定组件;以所述主手柄壳体(11)的远端向近端延伸的方向为轴向,且以所述轴向上近端侧为后侧,远端侧为前侧:所述盒外锁定组件连接于所述锁定盒(21)和所述主手柄壳体(11)之间,所述盒外锁定组件锁定状态下,所述锁定盒(21)被锁定于所述主手柄壳体(11),所述盒外锁定组件解锁状态下,所述锁定盒(21)能够相对所述主手柄壳体(11)在轴向上前后滑动;在所述锁定盒(21)的前壁设有沿轴向贯通所述锁定盒(21)的前壁的第一牵引丝走线孔和第二牵引丝走线孔,在所述锁定盒(21)的后壁设有沿轴向贯通所述锁定盒(21)的后壁的第一牵引丝主体柄开孔和第二牵引丝主体柄开孔;所述第一上夹臂牵引丝手柄(121)的牵引丝主体柄(1201)自所述锁定盒(21)的后侧经由所述第一牵引丝主体柄开孔插入于所述锁定盒(21)内部,所述第二上夹臂牵引丝手柄(122)的牵引丝主体柄(1201)自所述锁定盒(21)的后侧经由所述第二牵引丝主体柄开孔插入于所述锁定盒(21)内部;所述盒内锁定组件能够分别将所述第一上夹臂牵引丝手柄(121)的牵引丝主体柄(1201)和所述第二上夹臂牵引丝手柄(122)的牵引丝主体柄(1201)轴向锁定或解锁于所述锁定盒(21),在所述牵引丝主体柄(1201)解锁于所述锁定盒(21)的状态下,所述牵引丝主体柄(1201)能够相对所述锁定盒(21)在轴向上前后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钳夹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以垂直于所述轴向的方向为横向:
所述盒内锁定组件包括设于所述锁定盒(21)的内底壁沿横向延伸且在轴向上相互间隔的两条横向限位筋(211)以及分别设于所述第一上夹臂牵引丝手柄(121)的牵引丝主体柄(1201)前端和所述第二上夹臂牵引丝手柄(122)的牵引丝主体柄(1201)前端的锁定凸起部(212);各条所述横向限位筋(211)的顶面分别设有沿横向相互间隔的第一限位凹槽(21101)和第二限位凹槽(21102),所述第一限位凹槽(21101)轴向上与所述第一牵引丝主体柄开孔连通,所述第二限位凹槽(21102)轴向上与所述第二牵引丝主体柄开孔连通;所述第一上夹臂牵引丝手柄(121)的牵引丝主体柄(1201)自所述锁定盒(21)的后侧经由所述第一牵引丝主体柄开孔依次插入于两条所述横向限位筋(211)上的第一限位凹槽(21101)内,所述第二上夹臂牵引丝手柄(122)的牵引丝主体柄(1201)自所述锁定盒(21)的后侧经由所述第二牵引丝主体柄开孔后依次插入于两条所述横向限位筋(211)上的第二限位凹槽(21102)内;所述第一上夹臂牵引丝手柄(121)的牵引丝主体柄(1201)和所述第二上夹臂牵引丝手柄(122)的牵引丝主体柄(1201)能够在各自所在的限位凹槽内分别相对所述锁定盒(21)转动;在所述牵引丝主体柄(1201)相对所述锁定盒(21)转动至锁定工位时,所述锁定凸起部(212)位于两条所述横向限位筋(211)轴向上相互间隔形成的间隔槽(2110)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兆琛李鹭郑炜李联喜韩乌恩杨凡
申请(专利权)人:科瑞迈吉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