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景观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4748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螺旋景观塔,该螺旋景观塔螺旋景观塔包括中心主柱、平台梁板、支撑连接组件;平台梁板设置多层,各层平台梁板与中心主柱连接,平台梁板上设有固定角点和挑端角点,各层平台梁板在平面上绕固定角点旋转相同角度,固定角点在中心主柱的投影轮廓范围内,挑端角点在平台梁板的外挑端,各层平台梁板的挑端角点在空间上符合费马螺旋线的展开逻辑;支撑连接组件与中心主柱和各层平台梁板连接,以支撑并连接中心主柱和各层平台梁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形式简洁、构件少、自重轻,平台梁板层数无限制,可以适用于不同的高度和层数需求,适用性广,能够满足受力安全的要求。力安全的要求。力安全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景观塔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尤其是涉及一种螺旋景观塔。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来,国内旅游市场火热,越来越多的自然景区被游客们熟知。自然景区面积大,风景好,但游客置身其中很难看到全景,因此需要提供一个可登高望远的绝佳观景点。天然的观景点往往很难开发,因此人造景观塔成了大部分景区的最佳选择。
[0003]景观塔首先应有观景空间和高度的要求,其次造型上应有一定区别于常规塔楼的建筑和结构特色,同时还应可以根据不同景区的需求,具有适时调整的可行性。
[0004]但目前传统的带旋转样式的景观塔,结构形式简单,建筑造型单一,适应性差,难以满足使用需求。
[0005]技术专利CN210342844U公开了一种螺旋式景观塔,其包括呈螺旋上升的塔身以及支撑塔身的若干支撑杆;塔身包括螺旋设置的坡道;坡道包括地板以及设置于地板两侧的支撑部,支撑部包括连接于地板一侧的固定管以及设置于固定管外侧的支撑架,若干支撑杆间隔设置于地板的底部;地板两侧的支撑架设置有的与支撑杆固定连接的连杆,实现行人行走时的全方位观赏以及保证了景观塔的强度,但该技术中有以下几点不足:1)结构占地空间大,上面的观景空间逐渐减小,效率不高;2)落地柱位多,影响首层的建筑效果;3)仅有螺旋设置的景观坡道,缺少能够观景的平台;4)景观坡道螺旋式设置,实际实施时对坡度和坡道长度要求较高,景观塔的高度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螺旋景观塔,该螺旋景观塔通过各层平台梁板在平面上绕固定角点旋转相同角度θ,平台梁板的挑端角点在空间上符合费马螺旋线的展开逻辑,平台梁板的固定角点与中心主柱连接,设置斜撑杆、斜吊杆、楼梯梁、平衡索以支撑和连接平台和中心主柱,结构形式简洁、构件少、自重轻,并且可以适用于不同的高度和层数需求,能够满足受力安全的要求。
[0007]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旋景观塔,所述螺旋景观塔包括中心主柱、平台梁板、支撑连接组件;所述平台梁板设置多层,各层平台梁板与所述中心主柱连接,所述平台梁板上设有固定角点和挑端角点,各层平台梁板在平面上绕固定角点旋转相同角度θ,所述固定角点在所述中心主柱的投影轮廓范围内,所述挑端角点在所述平台梁板的外挑端,各层平台梁板的挑端角点在空间上符合费马螺旋线的展开逻辑;所述支撑连接组件与所述中心主柱和各层平台梁板连接,以支撑并连接所述中心主柱和各层平台梁板。
[000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连接组件包括斜撑杆、斜吊杆;所述斜撑杆的上端与所述平台梁板上的挑端角点连接,下端与所述中心主柱连接,以支撑平台梁板的外挑端;所述斜吊杆的上端与所述中心主柱连接,下端与所述平台梁板上的挑端角点连接,以承担各层平台梁
板的竖向荷载。
[0010]优选地,每层平台梁板在本层设置两道斜吊杆;每层平台梁板在下层设置一道或两道斜撑杆。
[0011]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连接组件还包括楼梯梁;所述楼梯梁与相邻的两层平台梁板分别连接,以联系上下层平台梁板。
[0012]优选地,每层平台梁板在下层设置一道或两道楼梯梁。
[0013]进一步地,根据计算需要,所述螺旋景观塔还包括若干道拉索;所述拉索的上端与所述中心主柱连接,下端与地面(基础)连接,以平衡景观塔整体造型对中心主柱带来的不平衡力矩。
[0014]优选地,所述中心主柱为钢管混凝土柱或钢管柱。
[0015]优选地,所述平台梁板为正方形平台。
[0016]进一步地,所述中心主柱的轮廓与各层平台梁板上的固定角点延伸的两个边缘内切,所述中心主柱在各层平台梁板的投影轮廓范围内。
[0017]优选地,所述中心主柱的截面为圆形。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1)本技术的螺旋景观塔,设置中心主柱,平台梁板,斜撑杆,斜吊杆,楼梯梁以及平衡索等组件,结构形式简洁、构件少、自重轻。
[0020]2)本技术的螺旋景观塔,通过各层平台梁板在平面上绕固定角点旋转相同角度,平台梁板的挑端角点在空间上符合费马螺旋线的展开逻辑,平台梁板的固定角点与中心主柱连接,设置斜撑杆、斜吊杆、楼梯梁、平衡索以支撑和连接平台和中心主柱,能够满足受力安全的要求。
[0021]3)本技术的螺旋景观塔,平台梁板层数无限制,可以适用于不同的高度和层数需求,适用性广。
[0022]4)本技术的螺旋景观塔,可以分层开放平台梁板,提高灵活性。
[0023]5)本技术的螺旋景观塔,中心主柱通过内切的做法隐藏在各层墙体装饰中,构建了视觉上无柱的结构形式。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各层平台梁板的挑端角点在空间上按费马螺旋线的展开逻辑的立体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的各层平台梁板的挑端角点在空间上按费马螺旋线的展开逻辑的平面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中螺旋景观塔的平台梁板的平面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中螺旋景观塔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中螺旋景观塔的平台梁板和主拉索的平面示意图。
[0029]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中螺旋景观塔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3中螺旋景观塔的平台梁板和主拉索的平面示意图。
[0031]图8为本技术的实施例3中螺旋景观塔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9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中应用的单层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0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中应用的螺旋景观塔的效果示意图。
[0034]图1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中应用的螺旋景观塔的单层平台的完成效果示意图。
[0035]图中标号所示:
[0036]1为中心主柱,2为平台梁板,2*为平台梁板附加板,3为斜撑杆,4为斜吊杆,5为楼梯梁,6为主拉索,7为次拉索。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方案中如未明确说明的部件型号、材料名称、连接结构等特征,均视为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常见技术特征。
[003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9]如图1、2所示,为各层平台梁板的挑端角点在空间上按费马螺旋线的展开逻辑的立体和平面示意图。
[0040]实施例1
[004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螺旋景观塔,如图3、4、9所示,包括中心主柱1,平台梁板2,斜撑杆3,斜吊杆4以及楼梯梁5。可上人的平台梁板2有八层加上顶盖的平台梁板2有一层,共有九层平台梁板2,每层在平面上旋转角度θ为30
°
(如图1、2所示),中心主柱1采用钢管混凝土柱,各层平台梁板2与中心主柱1相连;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景观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景观塔包括中心主柱(1)、平台梁板(2)、支撑连接组件;所述平台梁板(2)设置多层,各层平台梁板(2)与所述中心主柱(1)连接,所述平台梁板(2)上设有固定角点和挑端角点,各层平台梁板(2)在平面上绕固定角点旋转相同角度,所述固定角点在所述中心主柱(1)的投影轮廓范围内,所述挑端角点在所述平台梁板(2)的外挑端,各层平台梁板(2)的挑端角点在空间上符合费马螺旋线的展开逻辑;所述支撑连接组件与所述中心主柱(1)和各层平台梁板(2)连接,以支撑并连接所述中心主柱(1)和各层平台梁板(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景观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连接组件包括斜撑杆(3)、斜吊杆(4);所述斜撑杆(3)的上端与所述平台梁板(2)上的挑端角点连接,下端与所述中心主柱(1)连接,以支撑平台梁板(2)的外挑端;所述斜吊杆(4)的上端与所述中心主柱(1)连接,下端与所述平台梁板(2)上的挑端角点连接,以承担各层平台梁板(2)的竖向荷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旋景观塔,其特征在于,每层平台梁板(2)在本层设置两道斜吊杆(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志鹏张峥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