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尿管支架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4705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尿管支架组件,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输尿管支架本体、导丝以及推送杆,输尿管支架本体包括中空管,中空管的一端卷曲成第一卷曲段、另一端卷曲成第二卷曲段,第二卷曲段上设置有卡合结构,推送杆上设置有与卡合结构适配并可与其卡接的配合结构,卡合结构包括第一半圆弧槽部,第一半圆弧槽部上设置有第二半圆弧槽部,第二半圆弧槽部上设置有第三半圆弧槽部,第一半圆弧槽部和第二半圆弧槽部的外径与中空管的外径相同,第一半圆弧槽部的壁厚小于中空管的壁厚,第三半圆弧槽部的壁厚小于中空管的壁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输尿管支架放置位置的调节更加方便快捷,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患者的痛楚。者的痛楚。者的痛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尿管支架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输尿管支架组件。

技术介绍

[0002]输尿管支架管主要用于泌尿外科手术中,广泛应用于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肾积水、肾移植、输尿管狭窄等术前术后留置用于支撑和引流作用,确保尿液从肾脏引流到膀胱,解决患者因尿路不畅造成的尿液堆积。现有的输尿管支架一般是两端卷曲成双J状,因此又叫做双J管。这种结构可以使输尿管支架悬挂于肾脏内,具有较好的防滑脱能力。
[0003]例如公开号为CN213430810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输尿管支架组件,其技术要点是:由输尿管支架管和助推管组成;输尿管支架管包括中空管,中空管的一端卷曲成第一卷曲段,中空管的另一端卷曲成第二卷曲段;第一卷曲段上设有进液孔,第二卷曲段的端部开口处设有防反流装置和回收线,第二卷曲段上设有位于防反流装置内的出液孔;输尿管支架管的外表面涂覆有超润滑双层结构亲水涂层。
[0004]上述输尿管支架在使用时,助推管推送输尿管支架管进入预定位置,然后尿液从中空管的第一卷曲段的端部开口及位于其上的进液孔进入中空管,并通过第二卷曲段的端部开口以及位于其上的出液孔流入防反流装置,最终防反流装置的盖头在尿液重力的作用下打开,尿液通过最终防反流装置的主体管的开口流入膀胱。目前输尿管的置入通常都是在软镜视野下进行的,上述助推管推送输尿管支架时可能发生推送超过预定位置的情况,此时由于软镜只有一个工作通道,如果要调整输尿管支架的位置,则需要将助推管取出,然后将抓钳等器械插入软镜的工作通道内,通过抓钳对输尿管支架的位置进行调整,这样既增加了手术时间又增加了耗材的使用费用,同时还会增加患者的痛楚。
[0005]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尿管支架组件,使得输尿管支架放置位置的调节更加方便快捷,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患者的痛楚。
[0007]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输尿管支架组件,包括输尿管支架本体、用于引导输尿管支架本体置入人体内的导丝以及用于将输尿管支架本体推送至目标位置的推送杆,所述推送杆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输尿管支架本体包括中空管,所述中空管的一端卷曲成用于置入人体肾盂中的第一卷曲段,所述中空管的另一端卷曲成用于置入人体膀胱内的第二卷曲段,所述第一卷曲段上设置有进液孔,所述第二卷曲段上设置有出液孔,所述第二卷曲段上设置有卡合结构,所述推送杆上设置有与卡合结构适配并可与其卡接的配合结构,所述卡合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卷曲段端部的第一半圆弧槽部,所述第一半圆弧槽部远离第二卷曲段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半圆弧槽部,所述第二半圆弧槽部上设置有第三半圆弧槽部,所述第二半圆弧槽部和第三半圆弧槽部配合形成有第一柱形腔,所述第一柱形腔的直径与中空管的内径相同,所述第一半圆弧槽部和第二半
圆弧槽部的外径与中空管的外径相同,所述第一半圆弧槽部的壁厚小于中空管的壁厚,所述第三半圆弧槽部的壁厚小于中空管的壁厚,所述第一半圆弧槽部、第二半圆弧槽部、第三半圆弧槽部和中空管同轴设置,所述配合结构与卡合结构的结构相同。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送杆的直径与中空管的直径相同。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半圆弧槽部的外圆弧面设置有不透射线层。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尿管支架本体的材质为聚氨酯、医用植入级硅胶和医用级聚乙烯中的任意一种。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送杆的材质为医用级聚丙烯或医用级聚乙烯。
[0012]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卡合结构和配合结构的设置,当输尿管支架本体被推送至超出目标位置时,回拉推送杆,此时在导丝的限制作用下,配合结构不会脱离合结构,从而可以将输尿管本体回拉至目标位置,不需要使用抓钳等耗材,从而使得输尿管本体放置位置的调整更加方便快捷,减少了患者的痛楚,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钳子等耗材的使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输尿管支架组件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输尿管支架组件中输尿管支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输尿管支架组件中推送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输尿管支架组件中卡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输尿管支架组件中配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中空管;11、第一卷曲段;111、进液孔;12、第二卷曲段;121、出液孔;122、卡合结构;1221、第一半圆弧槽部;1222、第二半圆弧槽部;1223、第三半圆弧槽部;2、推送杆;21、配合结构;211、第四半圆弧槽部;212、第五半圆弧槽部;213、第六半圆弧槽部;3、导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如图1至图5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尿管支架组件,包括输尿管支架本体、用于引导输尿管支架本体置入人体内的导丝3以及用于将输尿管支架本体推送至目标位置的推送杆2。所述推送杆2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输尿管支架本体包括中空管1,所述中空管1的一端卷曲成用于置入人体肾盂中的第一卷曲段11,所述中空管1的另一端卷曲成用于置入人体膀胱内的第二卷曲段12,所述第一卷曲段11上设置有进液孔111,所述第二卷曲段12上设置有出液孔121。所述第二卷曲段12上设置有卡合结构122,所述推送杆2上设置有与卡合结构122适配并可与其卡接的配合结构21。所述卡合结构122包括设置在第二卷曲段12端部的第一半圆弧槽部1221,所述第一半圆弧槽部1221远离第二卷曲段1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半圆弧槽部1222,所述第二半圆弧槽部1222上设置有第三半圆弧槽部1223,所述第
二半圆弧槽部1222和第三半圆弧槽部1223配合形成有第一柱形腔,所述第一柱形腔的直径与中空管1的内径相同,所述第一半圆弧槽部1221和第二半圆弧槽部1222的外径与中空管1的外径相同,所述第一半圆弧槽部1221的壁厚小于中空管1的壁厚,具体的,第一半圆弧槽部1221的壁厚可以是中空管1壁厚的一半。所述第三半圆弧槽部1223的壁厚小于中空管1的壁厚,具体的,第三半圆弧槽部1223的壁厚可以是中空管1壁厚的一半。所述第一半圆弧槽部1221、第二半圆弧槽部1222、第三半圆弧槽部1223和中空管1同轴设置,所述配合结构21与卡合结构122的结构相同。其中,所述卡合结构122与第二卷曲段12一体成型,所述配合结构21与推送杆2一体成型。
[0021]需要注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尿管支架组件,包括输尿管支架本体、用于引导输尿管支架本体置入人体内的导丝(3)以及用于将输尿管支架本体推送至目标位置的推送杆(2),所述推送杆(2)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输尿管支架本体包括中空管(1),所述中空管(1)的一端卷曲成用于置入人体肾盂中的第一卷曲段(11),所述中空管(1)的另一端卷曲成用于置入人体膀胱内的第二卷曲段(12),所述第一卷曲段(11)上设置有进液孔(111),所述第二卷曲段(12)上设置有出液孔(12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卷曲段(12)上设置有卡合结构(122),所述推送杆(2)上设置有与卡合结构(122)适配并可与其卡接的配合结构(21),所述卡合结构(122)包括设置在第二卷曲段(12)端部的第一半圆弧槽部(1221),所述第一半圆弧槽部(1221)远离第二卷曲段(1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半圆弧槽部(1222),所述第二半圆弧槽部(1222)上设置有第三半圆弧槽部(1223),所述第二半圆弧槽部(1222)和第三半圆弧槽部(1223)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加朋王宝张磊薛亚彬常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倍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