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镜用套扎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83669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镜用套扎器,包括操控柄、基柱、旋钮接头、卷筒和棘轮,所述操控柄中心设置有离合轴,离合轴中部设置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前端设置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卷筒套设在控制杆上,所述基柱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左支板和右支板,所述右支板朝向操控柄一侧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左支板和右支板中部分别设置有供卷筒伸出的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所述外凸起与第一圆孔卡接,所述驱动绳从中心通道伸出,所述旋钮接头设置在安装口处,所述棘轮朝向右支板一侧设置有与限位槽卡接的弹性凸起,所述弹性凸起卡接在限位槽内,本结构通过手柄反馈的声响和限位阻力,可实现提示套扎器的套圈释放完成,从而使操作更直观。直观。直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镜用套扎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镜用套扎器。

技术介绍

[0002]内镜用套扎器是与内窥镜配合使用的一种医疗器械,随着内镜下套扎术的推广与进步,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目前主要用于人体消化道静脉曲张及内痔的套扎,现今主流的内镜用套扎器为线动式套扎器。线动式套扎器具有连续多发、可配合内窥镜直视操作等优点。
[0003]但市面上的内镜套扎器还具有许多的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中国技术专利,专利号CN203290959U公开的套扎器技术专利,装置包括支座、击发转轴、触发拉线和等结构,该装置在释放胶圈时,无法精确反馈胶圈是否释放成功,器械操作人只能通过操作手感的经验来判断胶圈是否释放成功,使得圈套操作失败风险增加,且操作人员学习曲线加长。该装置在进行注液冲洗操作时,需要使用冲洗针配件,增加操作负担,同时装置的零部件较多,工艺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更直观的内镜用套扎器。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镜用套扎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镜用套扎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操控柄(1)、基柱(2)、旋钮接头(3)、卷筒(4)和棘轮(5);所述操控柄(1)中心设置有离合轴(12),所述离合轴(12)中部设置有控制杆(11),所述控制杆(11)前端设置有第一凸起(111)和第二凸起(112);所述卷筒(4)套设在控制杆(11)上,所述卷筒(4)前端设置有与第一凸起(111)和第二凸起(112)配合卡接的卡扣(41),使得控制杆(11)可带动卷筒(4)同步转动或相对卷筒(4)轴向运动,所述卷筒(4)后端设置有挡环(42),所述卷筒(4)中部设置有控制外部套圈组件(9)的驱动绳(8);所述基柱(2)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左支板(22)和右支板(21),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贯通的中心通道(24)和与中心通道(24)连通的安装口(23),所述右支板(21)朝向操控柄(1)一侧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限位槽(212),所述左支板(22)和右支板(21)中部分别设置有供卷筒(4)伸出的第一圆孔(211)和第二圆孔(221),所述卡扣(41)与第一圆孔(211)卡接,所述驱动绳(8)从中心通道(24)伸出,所述旋钮接头(3)设置在安装口(23)处;所述棘轮(5)朝向右支板(21)一侧设置有与限位槽(212)卡接的弹性凸起(52),所述弹性凸起(52)卡接在限位槽(212)内,所述棘轮(5)另一侧与挡环(42)抵接。2.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星岗陈兴鹏张雨薇祝琴张阳王宝王乐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倍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