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塑胶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4669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塑胶注塑模具,包括模具外壳和支撑腿,所述模具外壳的顶部固定有顶盖,所述顶盖的底部的一侧固定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输出轴固定有压板,所述顶盖底部的另一侧固定有电动伸缩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动机构可以对两个放置壳进行转动,不仅减少了一个电机的使用,较低了该模具的生产成本,而且操作时较为方便,提高了该模具的生产效率,同时顶出机构可以将注塑完毕的注塑件推出,以此对注塑件进行脱模,不仅增加了该模具的使用寿命,而且脱模效果较好,进一步地提升了该模具的生产效率,解决了目前的模具在使用过程中,适用性较低,并且使用寿命不佳的问题。并且使用寿命不佳的问题。并且使用寿命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塑胶注塑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具体为一种新型塑胶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产品通常使用橡胶注塑和塑料注塑。注塑还可分注塑成型模压法和压铸法。注射成型机(简称注射机或注塑机)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射成型是通过注塑机和模具来实现的。现有的注塑模具在使用时存在一些弊端。
[0003]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新型塑胶注塑模具【申请号:CN202023052074.X;公开号:CN215095222U】。这种新型塑胶注塑模具,包括模具外壳,所述模具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驱动柱,所述驱动柱的下方且位于模具外壳的下方外表面设置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上端外表面且位于驱动柱的内部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侧外表面且位于驱动柱的内部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两侧且位于模具外壳的内侧均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上端且位于模具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上端外表面且位于模具外壳的内侧设置有顶盖,所述模具外壳的下方外表面设置有多组支撑柱。
[0004]该专利中公开的模具在使用时,可以多工位的生产注塑件,以提升生产效率,并且还能够将注塑件推出,以方便将注塑件取出,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使用两个电机对两个放置壳进行转动和定位,导致该模具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增加,降低了该模具的适用性,而且两个电机需要两套系统对其进行控制,导致使用时较为繁琐,不够便利,同时在将注塑件推出时,采用橡胶板对放置壳进行推动,使放置壳出现震动,以此达到将注塑件取出的目的,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长期地对放置壳进行撞击,会导致放置壳与电机连接处出现弯折,不仅影响后续生产注塑件的合格率,而且也会影响放置壳的转动,使其无法达到准确的位置,从而降低了该模具的使用寿命,并且通过撞击然后产生震动脱模的方式效率也较低,影响该模具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塑胶注塑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塑胶注塑模具,包括模具外壳和支撑腿,所述模具外壳的顶部固定有顶盖,所述顶盖的底部的一侧固定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输出轴固定有压板,所述顶盖底部的另一侧固定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轴固定有推板,所述模具外壳的内腔开设有固定槽,所述模具外壳的底部固定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放置壳,所述放置壳的内腔设置有顶出机构,所述模具外壳的一侧固定有转动机构。
[0007]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至模具外壳的
内部并固定有转杆,所述转杆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放置壳的表面转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出料板,所述出料板的底部固定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贯穿至放置壳的底部并固定有配重块,所述导向杆的表面套设压缩弹簧。
[0009]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至模具外壳的内部并固定有限位块,所述放置壳的一侧固定有限位壳,所述限位壳与限位块配合使用。
[0010]优选的,所述转杆的另一端固定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另一端与顶盖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固定槽的内壁固定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限位壳配合使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本技术通过转动机构可以对两个放置壳进行转动,不仅减少了一个电机的使用,较低了该模具的生产成本,而且操作时较为方便,提高了该模具的生产效率,同时顶出机构可以将注塑完毕的注塑件推出,以此对注塑件进行脱模,不仅增加了该模具的使用寿命,而且脱模效果较好,进一步地提升了该模具的生产效率,解决了目前的模具在使用过程中,适用性较低,并且使用寿命不佳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中的局部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中的局部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中的局部立体剖面展开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模具外壳;2、支撑腿;3、顶盖;4、液压杆;5、压板;6、电动伸缩杆;7、推板;8、固定槽;9、移动机构;91、第一电机;92、转杆;93、连接杆;10、放置壳;11、顶出机构;111、出料板;112、导向杆;113、压缩弹簧;114、配重块;12、转动机构;121、第二电机;122、限位块;123、限位壳;13、轴承座;14、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4所示,一种新型塑胶注塑模具,包括模具外壳1和支撑腿2,模具外壳1的顶部固定有顶盖3,顶盖3的底部的一侧固定有液压杆4,液压杆4的输出轴固定有压板5,顶盖3底部的另一侧固定有电动伸缩杆6,电动伸缩杆6的输出轴固定有推板7,模具外壳1的内腔开设有固定槽8,模具外壳1的底部固定有移动机构9,移动机构9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放置壳10,放置壳10的内腔设置有顶出机构11,模具外壳1的一侧固定有转动机构12,该模具通过转动机构12可以对两个放置壳10进行转动,不仅减少了一个电机的使用,较低了该模具的生产成本,而且操作时较为方便,提高了该模具的生产效率,同时顶出机构11可以将注塑完毕的注塑件推出,以此对注塑件进行脱模,不仅增加了该模具的使用寿命,而且脱模
效果较好,进一步地提升了该模具的生产效率,解决了目前的模具在使用过程中,适用性较低,并且使用寿命不佳的问题。
[0021]移动机构9包括第一电机91,第一电机91的输出轴贯穿至模具外壳1的内部并固定有转杆92,转杆92的另一端固定有轴承座13,轴承座13的另一端与顶盖3的底部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轴承座13的设置,可以在转杆92转动时,对其另一端进行支撑,使其在转动过程中不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位置偏移,进而增加了转杆92在转动时的稳定性,转杆92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杆93,连接杆93的另一端与放置壳10的表面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电机91、转杆92和连接杆93的设置,可以在第一电机91的作用下带动放置壳10移动时,使其能够互换位置,以便于将注塑完毕的注塑件取出。
[0022]顶出机构11包括出料板111,出料板111的底部固定有导向杆112,导向杆112的另一端贯穿至放置壳10的底部并固定有配重块114,导向杆112的表面套设压缩弹簧113,本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塑胶注塑模具,包括模具外壳(1)和支撑腿(2),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外壳(1)的顶部固定有顶盖(3),所述顶盖(3)的底部的一侧固定有液压杆(4),所述液压杆(4)的输出轴固定有压板(5),所述顶盖(3)底部的另一侧固定有电动伸缩杆(6),所述电动伸缩杆(6)的输出轴固定有推板(7),所述模具外壳(1)的内腔开设有固定槽(8),所述模具外壳(1)的底部固定有移动机构(9),所述移动机构(9)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放置壳(10),所述放置壳(10)的内腔设置有顶出机构(11),所述模具外壳(1)的一侧固定有转动机构(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塑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9)包括第一电机(91),所述第一电机(91)的输出轴贯穿至模具外壳(1)的内部并固定有转杆(92),所述转杆(92)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杆(93),所述连接杆(93)的另一端与放置壳(10)的表面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映龙程远航张青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品坚塑胶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