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蛙投食流量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94637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稻蛙饲养投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稻蛙投食流量控制系统,包括车体、料斗、投食管及控料装置,车体沿预设的轨道绕稻田进行循环移动设置,料斗安装于车体上,随车体进行移动设置,该料斗内设置有存储蛙饵的存储仓,投食管自料斗的底部延伸向稻田一侧,该投食管与料斗连通,将料斗内蛙饵投放至稻田内,利用控料装置对投食管的出料端部的出料口进行大小调节设置,使得进行蛙饵投食时,可以依据当天环境因素,进行操控,控制蛙饵的投食量,并且配合湿度传感器的设置,操控风机与控料装置相互配合,达到依据空气湿度进行定量投送蛙饵的目的。送蛙饵的目的。送蛙饵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蛙投食流量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稻蛙饲养投食
,特别涉及一种稻蛙投食流量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消费者对有机稻米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蛙肉营养丰富且具有相当的药用价值,蛙类养殖近年来发展迅猛,相关的养殖模式也非常多,而稻蛙模式能够很好地实现一地两用、一水两养、一季双收,从而大幅增长亩产值,利用水稻和蛙类生态混合种养,挖掘稻田空间的生产潜力,稻蛙相互作用,降低种养成本,稻蛙共生共栖、相互促进、相互作用,蛙类不仅能摄食水生和落水害虫,且能捕食附着在水稻茎叶上的害虫。
[0003]因此,在水稻的整个种植过程中,可基本上不用农药,提高了稻谷和蛙类的品质,稻田养蛙生产出的稻、蛙产品无农药、化肥污染,蛙类保持原有体表色泽和口味,品质接近天然,而稻谷是有机稻,也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提高了稻田种养经济效益,能够高效的体现出水稻与蛙类生长的共生性,也能更好的体现出稻田综合种养效益,但是这种稻蛙综合种养模式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现有稻蛙种养系统的蛙类喂养食台区为露天开放式设置,导致喂养食台区上的蛙类饲料会由于雨水而造成发霉变质,不仅造成饲料的浪费,并且蛙类在进食变质饲料后也会影响正常养殖生长,提高蛙类在养殖过程中死亡率。
[0004]在专利申请号为CN202010716658.8的中国专利中,具体公开了一种稻蛙生态种养系统,属于农业种养
该专利技术的饲料投放机构设置于两块生态种养田之间的稻蛙种养田基上,生态种养田内设置有水稻种植区和喂养食台区,生态种养田外侧设置有防蛙外逃围挡,防鸟捕食拦网设置于两块生态种养田上侧,养蛙棚支架固定设置于两块生态种养田的喂养食台区上侧,养蛙棚支架上侧覆盖设置有防护覆膜,喂养食台区上侧的多个食盆放置底座上设置有饲料放置食盆,饲料投放机构的往复平移支架设置于投料平移底座上侧,饲料导送机构和导料驱动机构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于饲料投放支架。
[0005]虽然,上述的专利具体公开了一种稻蛙的喂养生态系统,但是该技术方案结构过于的复杂,并且无法进行投食量的调节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稻蛙投食流量控制系统,通过在投食管的出料端部设置控料装置,利用控料装置对投食管的出料端部的出料口进行大小调节设置,使得进行蛙饵投食时,可以依据当天环境因素,进行操控,控制蛙饵的投食量,并且配合湿度传感器的设置,操控风机与控料装置相互配合,达到依据空气湿度进行定量投送蛙饵的目的。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稻蛙投食流量控制系统,包括:
[0009]车体、料斗、投食管及控料装置;
[0010]所述车体沿预设的轨道绕稻田进行循环移动设置;
[0011]所述料斗安装于所述车体上,随所述车体进行移动设置,该料斗内设置有存储蛙饵的存储仓;
[0012]所述投食管自所述料斗的底部延伸向稻田一侧,该投食管与所述料斗连通,将所述料斗内蛙饵投放至稻田内;
[0013]所述控料装置安装于所述投食管的出料端部,该控料装置控制所述投食管的开口,所述控料装置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控料板、齿轮及电机,所述控料板由所述电机通过齿轮带动同步翻转设置。
[0014]作为改进,所述控料板摆动形成的蛙饵的出料口与所述车体的移动方向呈垂直设置。
[0015]作为改进,所述料斗的外侧设置有排气清扫机构,该排气清扫机构位于所述投食管的前方,且该排气清扫机构朝向稻田内排出气流。
[0016]作为改进,所述排气清扫机构包括风斗、连接管、排气嘴及风机;
[0017]所述风斗安装于所述料斗的前端部,该风斗随所述车体移动过程中吸纳空气;
[0018]所述连接管连接所述风斗与所述排气嘴,所述风斗吸纳的空气自所述排气嘴竖直向下排出;
[0019]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连接管内,该风机驱动所述风斗处的空气流动向所述排气嘴处。
[0020]作为改进,所述排气嘴呈一字型设置,该排气嘴垂直于所述车体的移动方向设置。
[0021]作为改进,所述排气嘴的宽度大于所述出料口的宽度。
[0022]作为改进,所述风斗内设置有湿度传感器,该湿度传感器经过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机、风机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传出信号,所述电机运转,带动所述控料板摆动控制所述出料口的开启宽度。
[0023]作为改进,所述料斗包括底仓及盖板,所述底仓与所述料斗连通设置,所述盖板旋转安装于所述底仓的顶部,该盖板用于密封所述底仓的顶部开口。
[002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5](1)本技术通过在投食管的出料端部设置控料装置,利用控料装置对投食管的出料端部的出料口进行大小调节设置,使得进行蛙饵投食时,可以依据当天环境因素,进行操控,控制蛙饵的投食量,并且配合湿度传感器的设置,操控风机与控料装置相互配合,达到依据空气湿度进行定量投送蛙饵的目的;
[0026](2)本技术在湿度大的天气,特别是雨天,可以通过排气清扫机构先对蛙饵投放的区域进行清扫,将雨水从蛙饵投放区域清扫开,之后先进行一层薄薄的蛙饵投放,待将稻蛙吸引后,加大蛙饵的投放量,使得蛙饵快速的被稻蛙食用,避免了蛙饵的腐烂和浪费。
[0027]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投放量可控,可以依据天气情况进行合理调控等优点,尤其适用于稻蛙蛙饵自动投食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29]图2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30]图3为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31]图4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2]图5为图4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33]图6为本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0034]图7为本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蛙投食流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料斗(2)、投食管(3)及控料装置(4);所述车体(1)沿预设的轨道绕稻田进行循环移动设置;所述料斗(2)安装于所述车体(1)上,随所述车体(1)进行移动设置,该料斗(2)内设置有存储蛙饵的存储仓(21);所述投食管(3)自所述料斗(2)的底部延伸向稻田一侧,该投食管(3)与所述料斗(2)连通,将所述料斗(2)内蛙饵投放至稻田内;所述控料装置(4)安装于所述投食管(3)的出料端部,该控料装置(4)控制所述投食管(3)的开口,所述控料装置(4)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控料板(41)、齿轮(42)及电机(43),所述控料板(41)由所述电机(43)通过齿轮(42)带动同步翻转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蛙投食流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料板(41)摆动形成的蛙饵的出料口(411)与所述车体(1)的移动方向呈垂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稻蛙投食流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2)的外侧设置有排气清扫机构(5),该排气清扫机构(5)位于所述投食管(3)的前方,且该排气清扫机构(5)朝向稻田内排出气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稻蛙投食流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清扫机构(5)包括风斗(51)、连接管(52)、排气嘴(53)及风机(54);所述风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传意黄庆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长兴稻蛙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