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慢速屠宰型优质鸡的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9156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慢速屠宰型优质鸡的培育方法,该培育方法以黄胫、黄皮肤、公鸡距长、早熟、慢速型优质鸡里当鸡(T1系)为第一父本,以黄胫、黄皮肤、公鸡距长、早熟、中速型黄麻鸡(T2系)为母本,以T1系和T2系杂交生产父母代(T1T2系)作为终端母本,以青胫、深麻羽、慢速型南丹瑶鸡为终端父本(T3系),利用T3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慢速屠宰型优质鸡的培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禽的培育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慢速屠宰型优质鸡的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南方人都喜食慢速型优质鸡,如广西麻鸡、瑶鸡、三黄鸡等地方品种是两广地区、云南贵州等地方喜欢的优质鸡,广西麻鸡和瑶鸡年饲养量达8亿只以上,但这些地方品种未经系统选育前,存在体型较小、生长较慢、繁殖性能较差、饲料转化比偏低、毛孔粗大、屠体不美观等不足,这些不足已严重制约其产业化的发展,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特别是近年来活鸡向屠宰型优质鸡市场的转变,需要培育屠体美观、生长速度更快、饲料转化率高的慢速屠宰型优质鸡,以满足快速增长的高端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目前慢速型优质鸡存在体型较小、生长较慢、繁殖性能较差、饲料转化比偏低、毛孔粗大、屠体不美观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慢速屠宰型优质鸡的培育方法,该培育方法在保持肉品质优良的基础上,提高父母代种鸡的繁殖性能,降低商品代鸡苗的生产成本,使商品代肉鸡具有屠体美观、早熟性好、成活率高、饲料转化率高、肉质鲜美等优点,鸡距的长度达到上市要求的时间提前了5~10天,公鸡和阉鸡饲养成本大幅度降低,养殖效益大幅度提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慢速屠宰型优质鸡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分别培育T1系、T2系和T3系,以T1系为第一父本、T2系为母本,生产父母代T1T2系,以T3系作为终端父本、父母代T1T2系的母鸡作为终端母本,生产商品鸡T3T1T2;其中,T1系的培育方法为:以里当鸡为育种素材,经过选育,形成黄胫、黄皮肤、公鸡距长、浅黄麻羽专门化品系,即T1系;T2系的培育方法为:以中速型黄麻鸡为育种素材,经过选育,形成黄胫、黄皮肤、公鸡距长、大鸡冠、屠体美观的中速型黄麻羽专门化新品系,即T2系;T3系的培育方法为:以南丹瑶鸡为育种素材,经过选育,形成深麻羽、早熟、青胫、公鸡距长的专门化品系,即T3系。
[0005]本专利技术以优质型黄脚麻羽鸡里当鸡(T1系)为第一父本;以中速型黄脚麻羽鸡(T2系)为母本,以T1系和T2系杂交生产父母代(T1T2系)作为终端母本,以优质型青脚深麻羽南丹瑶鸡(T3系)为终端父本,利用T3系
♂×
(T1


×
T2系

)
ꢀ♀
三系配套杂交生产商品代(T3T1T2)。商品鸡T3T1T2 110日龄上市,早熟、产肉性能良好,并具有较好的肉品质,符合优质土鸡上市标准,而且屠体美观,既适合屠宰上市,又适合活体上市;鸡距的长度达到上市要求的时间提前了5~10天,公鸡和阉鸡饲养成本大幅度降低,养殖效益大幅度提高。
[0006]具体地,所述T1系的培育过程中,公鸡选留黄红羽、黄胫、尾羽黑色油亮向后弯曲的个体扩繁,母鸡选留浅黄麻羽、黄胫、黄皮肤母鸡自繁,重点选择产蛋数、体重均匀度、毛囊密度、鸡距长度和早熟性,经过6个世代以上的选育,形成所述T1系。
[0007]具体地,所述T1系种鸡300日龄母鸡体重1.85~2.00kg,高峰期产蛋率不低于80%,66周龄饲养日产蛋数170~180个,公鸡体重2.50~2.70kg;110日龄公、母鸡屠宰率90~91%,110日龄公、母鸡屠宰率89~91%,全净膛率67~71%,腿肌率21~23.5%,胸肌率15~18%,腹脂率2.5~5.5%,公、母鸡背皮毛囊密度分别不低于4.6个/cm2、5.0个/cm2,公、母鸡大腿皮毛囊密度不低于3.3个/cm2、3.9个/cm2;公鸡冠高度不低于5.4cm,鸡冠厚度不低于2.0cm,公鸡鸡距长度不低于0.35cm。
[0008]具体地,所述T2系的培育过程中,公鸡选留体羽金黄色、黄胫、胸宽、体深背平、体躯结实、体型适中的个体扩繁,母鸡选留浅黄麻羽、黄胫、黄皮肤母鸡扩繁,重点选择产蛋数、公鸡距长,经过6个世代以上的选育,形成所述T2系。
[0009]具体地,所述T2系种鸡300日龄母鸡体重2.1~2.3kg,高峰期产蛋率不低于83%,66周产蛋200~210个,公鸡平均体重3.0~3.2kg;110日龄公、母鸡屠宰率89~91%,全净膛率70~72.5%,腿肌率23~26.5%,胸肌率17~18.5%,腹脂率2.6~5.6%,公、母鸡背皮毛囊密度分别不低于4.6个/cm2、4.9个/cm2,公、母鸡大腿皮毛囊密度不低于3.5个/cm2、4.0个/cm2;公鸡冠高度不低于5.0cm,鸡冠厚度不低于2.0cm,公鸡鸡距长度不低于0.33cm。
[0010]具体地,所述T3系的培育过程中,公鸡选留体羽棕红色,颈羽呈棕红色或金黄色、大鸡冠、鸡距长、体重大的个体扩繁,母鸡选留深麻羽、大鸡冠的个体扩繁,重点选择早熟性、体重均匀度、肌纤维密度、毛囊密度和胸腿肌发育,经过6个世代以上的选育,形成所述T3系。
[0011]具体地,所述T3系种鸡300日龄母鸡体重2.1~2.3kg,高峰期产蛋率不低于75%,66周龄饲养日产蛋数160~170个,公鸡体重2.9~3.1kg;110日龄公、母鸡屠宰率90~91%,全净膛率67~72%,腿肌率21~25%,胸肌率16~18%,腹脂率2.1~5.5%,公鸡肌纤维密度不低于440根/mm2,母鸡肌纤维密度不低于610根/mm2,公、母鸡背皮毛囊密度分别不低于4.5个/cm2、4.7个/cm2,公、母鸡大腿皮毛囊密度不低于3.5个/cm2、4.0个/cm2;公鸡冠高度不低于5.7cm,鸡冠厚度不低于2.1cm,公鸡鸡距长度不低于0.35cm。
[0012]具体地,所述父母代T1T2系种鸡300日龄公鸡体重2.75~2.95kg,母鸡体重1.95~2.20kg,0~20周龄存活率98.6%,21~66周龄存活率93.3%,5%产蛋率日龄130~135天,开产体重1.70~1.80kg,高峰期产蛋率不低于75%,66周龄饲养日产蛋数175~185个,种蛋受精率为95.0%以上,入孵蛋孵化率88.0%以上,健雏率98%以上。
[0013]具体地,所述商品鸡T3T1T2110日龄宰上市,公鸡为黄胫、黄皮肤、皮肤紧致、大鸡冠,母鸡为青胫、皮肤淡黄色,公鸡胸宽体深背平,体躯结实,体型紧凑适中,早熟,全身羽毛棕红色或金黄色为主,单冠直立,颜色鲜红,大而厚,喙、胫及皮肤呈黄色,鸡距发育较快,阉公鸡羽毛光鲜亮丽且尾羽黑色弯长、有金属光泽,鸡距较长;母鸡体型浑圆,结构匀称,被毛紧凑,体羽以黄麻或棕麻为主,尾羽黑色;单冠,颜色鲜红,较大,青胫,皮肤淡黄色;110日龄公鸡体重2.1~2.30kg、母鸡体重1.70~1.90kg;公母鸡料肉比分别不高于为3.50:1、3.75:1;整齐度96%~97%,公母鸡屠宰率均超过90%,全净膛率均超过68%,胸肌率均超过18%,腿肌率超过21%,鸡腿肌平均肌纤维密度不低于485根/mm2,公、母鸡背皮毛囊密度分别不低于4.6个/cm2、4.9个/cm2,公、母鸡大腿皮毛囊密度不低于3.7个/cm2、4.0个/cm2,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慢速屠宰型优质鸡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分别培育T1系、T2系和T3系,以T1系为第一父本、T2系为母本,生产父母代T1T2系,以T3系作为终端父本、父母代T1T2系的母鸡作为终端母本,生产商品鸡T3T1T2;其中,T1系的培育方法为:以里当鸡为育种素材,经过选育,形成黄胫、黄皮肤、公鸡距长、浅黄麻羽专门化品系,即T1系;T2系的培育方法为:以中速型黄麻鸡为育种素材,经过选育,形成黄胫、黄皮肤、公鸡距长、大鸡冠、屠体美观的中速型黄麻羽专门化新品系,即T2系;T3系的培育方法为:以南丹瑶鸡为育种素材,经过选育,形成深麻羽、早熟、青胫、公鸡距长的专门化品系,即T3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慢速屠宰型优质鸡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1系的培育过程中,公鸡选留黄红羽、黄胫、尾羽黑色油亮向后弯曲的个体扩繁,母鸡选留浅黄麻羽、黄胫、黄皮肤母鸡自繁,重点选择产蛋数、体重均匀度、毛囊密度、鸡距长度和早熟性,经过6个世代以上的选育,形成所述T1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慢速屠宰型优质鸡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1系种鸡300日龄母鸡体重1.85~2.00kg,高峰期产蛋率不低于80%,66周龄饲养日产蛋数170~180个,公鸡体重2.50~2.70kg;110日龄公、母鸡屠宰率89~91%,全净膛率67~71%,腿肌率21~23.5%,胸肌率15~18%,腹脂率2.5~5.5%,公、母鸡背皮毛囊密度分别不低于4.6个/cm2、5.0个/cm2,公、母鸡大腿皮毛囊密度不低于3.3个/cm2、3.9个/cm2;公鸡冠高度不低于5.4cm,鸡冠厚度不低于2.0cm,公鸡鸡距长度不低于0.35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慢速屠宰型优质鸡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2系的培育过程中,公鸡选留体羽金黄色、黄胫、胸宽、体深背平、体躯结实、体型适中的个体扩繁,母鸡选留浅黄麻羽、黄胫、黄皮肤母鸡扩繁,重点选择产蛋数、公鸡距长,经过6个世代以上的选育,形成所述T2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慢速屠宰型优质鸡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2系种鸡300日龄母鸡体重2.1~2.3kg,高峰期产蛋率不低于83%,66周产蛋200~210个,公鸡平均体重3.0~3.2kg;110日龄公、母鸡屠宰率89~91%,全净膛率70~72.5%,腿肌率23~26.5%,胸肌率17~18.5%,腹脂率2.6~5.6%,公、母鸡背皮毛囊密度分别不低于4.6个/cm2、4.9个/cm2,公、母鸡大腿皮毛囊密度不低于3.5个/cm2、4.0个/cm2;公鸡冠高度不低于5.0cm,鸡冠厚度不低于2.0cm,公鸡鸡距长度不低于0.33c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慢速屠宰型优质鸡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3系的培育过程中,公鸡选留体羽棕红色,颈羽呈棕红色或金黄色、大鸡冠、鸡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云洁束婧婷唐燕飞李非章明刘一帆姬改革巨晓军单艳菊蒋华连苏立燧韦宗海邹剑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富凤农牧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