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渔钩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渔具的
,具体指一种主要配合路亚钓法使用的渔钩。
技术介绍
[0002]渔钩是垂钓必备的工具,其中的铅头钩则是众多渔钩中的一种,且常常配合路亚钓法使用。目前,该铅头钩通常包括有钩体、坠头、锁饵部和钩柄(也称钩柄圈或眼柄),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12035534U的文献中所公开的结构,该铅头钩中的锁饵部的一端与钩体连接,另一端与坠头连接,钩柄设置在坠头上,以用来栓系渔线。使用时,通过反复抛竿与回线的方式,引起鱼儿的注意。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1)由于水下环境复杂,往往存在很多杂草,当上述渔钩在渔线的牵引下,在草区中来回穿梭时,很容易在钩柄处勾挂异物而会影响拟饵效果。(2)目前的坠头往往设计成球形,使得与锁饵部相连接的部位为弧面,此弧面会减小与软饵的接触面积,导致软饵接触固定不稳定。(3)锁饵部采用多个轴向间隔依次首尾相连的圆锥体,这虽也能固定软饵,但由于形状一致,排列一致,使得软饵穿入时,同样部位在多次撑起过程中遭到破坏(一般在穿第一圆锥体时就会被破坏),因而会减少软饵的反复使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渔钩,包括有钩体(1)、坠头(2)、锁饵部(3)和钩柄圈(4),其中锁饵部(3)的一端与所述钩体(1)相连接,锁饵部(3)的另一端与坠头(2)相连接,所述钩柄圈(4)设置在坠头(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坠头(2)表面上设计有向所述钩柄圈(4)侧逐渐升高并与钩柄圈(4)相衔接、以将异物导向钩柄圈(4)上方的挡块(5),且该挡块(5)位于远离所述钩体(1)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渔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5)中至少其中一段轮廓线(51)与钩柄圈相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渔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5)的上表面在邻近所述钩柄圈处设计有一避线平面(5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渔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避线平面(52)至少与钩柄圈(4)的圆心相齐平。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渔钩,其特征在于:与所述锁饵部(3)的另一端相连接处的坠头表面设计成饵身固定平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宏,徐斌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海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