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鱼线轮的导线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8618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4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鱼线轮的导线环结构,包括有导线环,该导线环上具有用来引导渔线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环上还开有与该通孔相连通的引线通道,以允许渔线沿自身的径向运动经该引线通道进入到该通孔中。由于本技术的导线环上增设有与通孔相连通的引线通道,因此使用时,钓鱼者无需记着先穿线再绑鱼饵的要令,即,无论渔线上是否已绑鱼饵,只要让渔线沿其自身的径向运动经引线通道进入到通孔中即可,从而既提高了穿线的便捷性,又提高了钓鱼者的操作容错率,并且当需要消除导线功能时,也能轻松地让渔线经引线通道脱离于通孔,进而可以轻松地实现手动排线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鱼线轮,具体指一种鱼线轮上的导线环结构。


技术介绍

1、鱼线轮是一种常见的钓具,为了让渔线排线均匀,不易缠线,在鱼线轮上会安装有排线装置。由于鱼线轮的种类较多,不同的鱼线轮,其排线装置也会不同。其中的水滴轮这类的鱼线轮,其排线装置往往被称为导线机构,该导线机构通常包括有导线环和驱动导线环沿线轮轴轴向移动的驱动件,该导线环上具有通孔,该通孔的形状有设计成沿线轮轴轴向延伸的长圆形孔,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8338131a的《用于鱼线轮的导线环组件》中所披露的结构。也有设计成与线轮轴的轴向相垂直的长圆形孔,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5695127u《带排线的鼓式星形刹车海钓渔轮》中所公开的结构。使用时,渔线一端固定在线轮上,另一端通过导线环上的通孔进行抛出。正常收线时,转动鱼线轮的摇臂组件,线轮转动收线,同时通过驱动件使导线环沿着线轮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即通过线轮、驱动件和导线环的配合,可以使渔线以往复式的方式逐渐缠绕在线轮上,从而达到渔线均匀地缠绕在线轮上的目的。

2、但由于上述导线环上的通孔设计成封闭型,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便性:如,当操作者先在渔线上绑上鱼饵后才发现渔线未穿过导线环上的通孔,此时,需要拆除鱼饵再进行穿线动作,并且穿线的便捷性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当操作者需要取消导线功能改成手动排线时,操作起来也比较麻烦。因此针对现有导线环结构,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提高穿线便捷性的用于鱼线轮的导线环结构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鱼线轮的导线环结构,包括有导线环,该导线环上具有用来引导渔线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环上还开有与该通孔相连通的引线通道,以允许渔线沿自身的径向运动经该引线通道进入到该通孔中。

3、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导线环包括有第一导线杆和第二导线杆,该第一导线杆和第二导线杆的一端部均设计成定位在一导线座上的连接段,该第一导线杆和第二导线杆的另一端部相互靠近并具有间距,以形成所述的引线通道。采用这样的导线环,方便加工。

4、在上述优选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第一导线杆和第二导线杆上均设计有与连接段相衔接的倾斜段,该第一导线杆上的倾斜段和第二导线杆上的倾斜段以自下而上相互远离的方式布置,以获得足够大的通孔孔径。

5、为了让渔线在通孔内顺滑移动,所述第一导线杆上的倾斜段和第二导线杆上的倾斜段在前后方向上重叠。

6、为了方便制作,所述第一导线杆上的倾斜段和第二导线杆上的倾斜段以上下方向的轴线为中心对称分布。

7、考虑到加工的便利性和组装的快捷性,所述导线座的顶面上开有前后相间隔且左右相错位的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所述第一导线杆的连接段和第二导线杆均设计成螺纹段,各螺纹段连接在所述第一螺孔、第二螺孔的对应螺孔中。

8、较好的是,所述第一导线杆的另一端部和第二导线杆均位于导线环的上部,且以前后方向相间隔的方式布置。这样的方案,可以有效地防止渔线从引线通道中滑出。

9、为了减小与渔线之间的摩擦,较好的是,所述第一导线杆和第二导线杆均设计成横截面呈圆形的棒状体。

10、为了实现导线环的往复移动,所述导线座上开有套合孔、设置在导线座底部的且与套合孔相贯通的穿孔以及导向孔,该穿孔的下端口连接有保护盖。

11、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的导线环上增设有与通孔相连通的引线通道,因此使用时,钓鱼者无需记着先穿线再绑鱼饵的要令,即,无论渔线上是否已绑鱼饵,只要让渔线沿其自身的径向运动经引线通道进入到通孔中即可,从而既提高了穿线的便捷性,又提高了钓鱼者的操作容错率,并且当需要消除导线功能时,也能轻松地让渔线经引线通道脱离于通孔,进而可以轻松地实现手动排线的功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鱼线轮的导线环结构,包括有导线环(1),该导线环(1)上具有用来引导渔线的通孔(A),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环(1)上还开有与该通孔(A)相连通的引线通道(B),以允许渔线沿自身的径向运动经该引线通道(B)进入到该通孔(A)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环(1)包括有第一导线杆(11)和第二导线杆(12),该第一导线杆(11)和第二导线杆(12)的一端部均设计成定位在一导线座(2)上的连接段(C),该第一导线杆(11)和第二导线杆(12)的另一端部相互靠近并具有间距,以形成所述的引线通道(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线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杆(11)和第二导线杆(12)上均设计有与连接段相衔接的倾斜段,该第一导线杆(11)上的倾斜段(D)和第二导线杆(12)上的倾斜段(D)以自下而上相互远离的方式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线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杆(11)上的倾斜段(D)和第二导线杆(12)上的倾斜段(D)在前后方向上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线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杆(11)上的倾斜段(D)和第二导线杆(12)上的倾斜段(D)以上下方向的轴线为中心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线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座(2)的顶面上开有前后相间隔且左右相错位的第一螺孔(21)和第二螺孔(22),所述第一导线杆(11)的连接段(C)和第二导线杆(12)的连接段(C)均设计成螺纹段,各螺纹段连接在所述第一螺孔(21)、第二螺孔(22)的对应螺孔中。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线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杆(11)的另一端部和第二导线杆(12)的另一端部均位于导线环的上部,且以前后方向相间隔的方式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导线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杆(11)和第二导线杆(12)均设计成横截面呈圆形的棒状体。

9.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导线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座(2)上开有套合孔(23)、设置在导线座底部的且与套合孔相贯通的穿孔(24)以及导向孔(25),该穿孔(24)的下端口连接有保护盖(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鱼线轮的导线环结构,包括有导线环(1),该导线环(1)上具有用来引导渔线的通孔(a),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环(1)上还开有与该通孔(a)相连通的引线通道(b),以允许渔线沿自身的径向运动经该引线通道(b)进入到该通孔(a)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环(1)包括有第一导线杆(11)和第二导线杆(12),该第一导线杆(11)和第二导线杆(12)的一端部均设计成定位在一导线座(2)上的连接段(c),该第一导线杆(11)和第二导线杆(12)的另一端部相互靠近并具有间距,以形成所述的引线通道(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线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杆(11)和第二导线杆(12)上均设计有与连接段相衔接的倾斜段,该第一导线杆(11)上的倾斜段(d)和第二导线杆(12)上的倾斜段(d)以自下而上相互远离的方式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线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杆(11)上的倾斜段(d)和第二导线杆(12)上的倾斜段(d)在前后方向上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健军邱建波朱会徐林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海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