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无人驾驶型搜救灭火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4445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0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海上无人驾驶型搜救灭火艇,属于海上船艇领域,包括船体,船体甲板上端面且位于船头处固定设有快拆法兰盘,快拆法兰盘上可拆卸的设有消防水炮;船体甲板上端面且位于船尾处固定设有两摆臂机构,两摆臂机构端部上固定设有桨叶转筒。本申请的海上无人驾驶型搜救灭火艇,具有后端桨叶高度可调节、便于船只下水、避免桨叶损坏、可无人驾驶用于海上搜救巡逻、救援成本低的优点,通过设置的摆臂机构的安装以及其对桨叶转筒的角度调节,相较于传统的人为对船体进行下推以及固定设置的桨叶转筒,设置的摆臂机构可调整桨叶在不同水位高度上的启动,实现通过桨叶的转动辅助船只快速下水且保护了桨叶不被沙滩磕碰损坏。只快速下水且保护了桨叶不被沙滩磕碰损坏。只快速下水且保护了桨叶不被沙滩磕碰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上无人驾驶型搜救灭火艇


[0001]本申请属于海上船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上无人驾驶型搜救灭火艇。

技术介绍

[0002]水面无人船艇,简称无人船艇,是一种水面船艇,主要通过智能控制,实现自主航行,无人船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到船舶设计、通信传输、环境感知、数据融合、运动控制、人机交互、人工智能等多个专业领域,与传统船舶相比,无人船艇具有诸多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无人驾驶可以降低人员涉水风险、可以降低有害现场接触风险、无需登船驾驶,降低人员劳动强度等。
[0003]海上救援技术的发展也是不可或缺的,能否在短时间内发现落水目标,并实时展开救援,是衡量海上救援技术的重要标准之一。
[0004]传统的海上救援方式主要包括大型船舶搜救、空中救援等,但是其救援调用成本高且大型搜救船出发耗时长,船只到达较慢,同时传统船只搜救均需要在搜救船只上配备大量的消防人员以用于应对一些小型船只的起火等紧急海难,缺乏快速性的搜救安排,同时当遭遇船只上存在爆炸物时,传统的消防船只无法靠近海难船只,导致救援速度受到影响;
[0005]现有的小型船舶在水面上的动力源大多是利用安装在船只尾端的螺旋桨叶的转动与水发生反作用力来推动其航行,而现有的桨叶式的小型船只在下水时,桨叶角度无法调整,为了避免桨叶在岸上与地面发生剐蹭造成损坏,需要将桨叶拆下并人为在岸上对船只进行下推至水中一米至一米五左右的深度,同时人员也需要下水至腰部的位置,然后对桨叶进行二次安装,并使船只的桨叶完全接触水面才能实现对船只的推进,进而才能完成对船只的下水操作,由于地区不同,因此水平面的高度也不尽相同,驾驶人员在推船下水时,可能会面临岸边水位浅,离岸水位较深的问题,造成船只难以推进、推进距离远且桨叶难以安装的问题,不仅操作繁琐同时人身安全隐患大,因此,提出一种海上无人驾驶型搜救灭火艇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海上无人驾驶型搜救灭火艇,具有后端桨叶高度可调节、便于船只下水、避免桨叶损坏、可无人驾驶用于海上搜救巡逻、救援成本低的优点。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海上无人驾驶型搜救灭火艇,包括一船体,所述船体甲板上端面且位于船头处固定设有一快拆法兰盘,所述快拆法兰盘上可拆卸的设有一消防水炮;
[0008]所述船体甲板中段上端面固定架设有一撑架,所述撑架上架设有一卫星雷达模组,所述船体甲板上端面且位于船尾处固定设有两摆臂机构,两所述摆臂机构一端均沿船体横向向外部延伸且所述摆臂机构端部上固定设有一桨叶转筒。
[0009]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船体甲板上端面且位于船头处开设有一第一船舱,所述第一船舱舱口处设有一可密闭开合的舱门。
[0010]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船体甲板上端面焊接设有一二级竖撑,所述二级竖撑与所述撑架交接且上端部共同架设有一撑板,所述卫星雷达模组安装于所述撑板上端面,所述卫星雷达模组的前端处电连接设有一搜索灯,所述搜索灯角度可转动,所述撑板上端面设有两且于所述卫星雷达模组电连接。
[0011]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船体甲板上端面开设有一第二船舱,所述第二船舱舱口处设有一可密闭开合的舱门。
[0012]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两所述摆臂机构均包括一个安装于所述船体甲板上端面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固定设有一电机座,所述电机座上斜撑设有一推杆电机,所述推杆电机输出端连接设有一电机推杆,所述电机推杆前端垂直穿设有一转轴且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一一级摆臂。
[0013]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两所述摆臂机构均还包括一个安装于所述船体甲板上端面的安装座,所述上端面斜撑设有一连接转杆,所述连接转杆前端垂直转动穿设有一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两端共同转动连接有一二级摆臂,所述二级摆臂与所述一级摆臂一端通过两个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一级摆臂与二级摆臂呈三角状交叉连接。
[0014]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级摆臂呈U型且具有倒角设置,所述二级摆臂内壁两侧承接设有若干加强轴,所述桨叶转筒下端部通过一个安装盘固定于所述二级摆臂的端部外壁上。
[0015]总体而言,通过本申请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
[0016]1.本申请的海上无人驾驶型搜救灭火艇,通过设置的摆臂机构可用于调节桨叶转筒的安装高度,通过设置的桨叶转筒可用于安装桨叶并与水面接触对船体提供推力,通过电信号控制调节电机推杆的不同推出距离,当使用者将船体推入水中并通过控制摆臂机构的角度调节使得桨叶转筒下降时,只需要控制桨叶转筒略微接触水面便可驱动桨叶转筒上的桨叶进行转动,通过桨叶的转动可对船体提供一定的推力使得船体自行前行,当船体前进一段距离后,便可通过再次控制摆臂机构下降桨叶转筒的高度,进而可使得安装在桨叶转筒上的桨叶与水的接触面积更多,使得桨叶对船只的推力更大,相较于传统的人为对船体进行下推以及固定设置的桨叶转筒,设置的摆臂机构可调整桨叶在不同水位高度上的启动,实现通过桨叶的转动辅助船只快速下水且保护了桨叶不被沙滩磕碰损坏。
[0017]2.本申请的海上无人驾驶型搜救灭火艇,通过设置在船体甲板上的卫星雷达模组、GPS模块以及搜索灯,配合设置在第一船舱、第二船舱内的电池动力源与信号控制设备组件,实现船体在水面上自主行进并将位置信息传输至信号接收中心,进而实现可通过人为操作进行船体在水面上的主动行进完成无人驾驶,当海面上遭遇到船体着火等海难时,人员便可操控多艘灭火船体快速向海难船只靠近,随后便可通过设置在船头处的快拆法兰盘、消防水炮对遇难船只进行灭火,完成无人灭火,相较于传统的大型船舶的消防救火,通过使用小型的搜救灭火艇,不仅机动性更高,救援速度更快,同时无人驾驶的操作使得即使遇到带有爆炸物的遇难船只也能快速灭火且大大降低了消防人员的人身安全、使用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申请船体整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申请消防水炮、撑架、卫星雷达模组、摆臂机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申请摆臂机构主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申请快拆法兰盘、消防水炮在船体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2]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船体;2、第一船舱;3、第二船舱;4、撑架;41、二级竖撑;42、撑板;5、卫星雷达模组;51、GPS模块;6、搜索灯;7、摆臂机构;71、支撑座;72、电机座;73、推杆电机;74、电机推杆;741、转轴;75、一级摆臂;751、第二转轴;76、安装座;77、连接转杆;78、第三转轴;79、二级摆臂;791、加强轴;8、桨叶转筒;81、安装盘;9、快拆法兰盘;10、消防水炮。
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无人驾驶型搜救灭火艇,包括一船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甲板上端面且位于船头处固定设有一快拆法兰盘(9),所述快拆法兰盘(9)上可拆卸的设有一消防水炮(10);所述船体(1)甲板中段上端面固定架设有一撑架(4),所述撑架(4)上架设有一卫星雷达模组(5),所述船体(1)甲板上端面且位于船尾处固定设有两摆臂机构(7),两所述摆臂机构(7)一端均沿船体(1)横向向外部延伸且所述摆臂机构(7)端部上固定设有一桨叶转筒(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无人驾驶型搜救灭火艇,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甲板上端面且位于船头处开设有一第一船舱(2),所述第一船舱(2)舱口处设有一可密闭开合的舱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无人驾驶型搜救灭火艇,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甲板上端面焊接设有一二级竖撑(41),所述二级竖撑(41)与所述撑架(4)交接且上端部共同架设有一撑板(42),所述卫星雷达模组(5)安装于所述撑板(42)上端面,所述卫星雷达模组(5)的前端处电连接设有一搜索灯(6),所述搜索灯(6)角度可转动,所述撑板(42)上端面设有两(52)且于所述卫星雷达模组(5)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无人驾驶型搜救灭火艇,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甲板上端面开设有一第二船舱(3),所述第二船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绍山房沂娜葛红霞徐宇航韩山山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金广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