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揿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4335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敷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揿针结构,包括基部、揿针组件和第一膜层;所述基部上开有用于容纳揿针组件的容纳腔;所述第一膜层用于将揿针组件可拆卸地固定于基部表面,所述第一膜层通过粘接剂将揿针组件固定于基部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第三膜层固定固定于基部表面时,揿针本体的头部穿过第三膜层伸入至容纳腔内,由容纳腔对揿针本体的头部进行收纳及保护,避免揿针本体裸露在外导致污染的问题;在第一膜层的作用下,能够方便将揿针组件从基部上转移至穴位上进行使用,转移后也能达到方便且快捷的将第一膜层与揿针组件脱离的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揿针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敷贴
,具体涉及一种揿针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揿针结构用于在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共同作用来治疗疾病,其既有穴位刺激作用,又通过皮肤组织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发挥明显的药理效应,因而具有双重治疗作用。
[0003]揿针是揿针结构不可缺少的结构,用于刺激穴位,揿针又称“颗粒型皮内针”、“揿钉型皮内针”,其由头部(针体)与尾部(环形的金属针圈)垂直连接组成,且针体细微(通常直径<0.25mm、长度<3~4mm),属于皮内针的一种。
[0004]目前的揿针结构存在不便于对揿针进行保护或保护效果不好以及不方便取用揿针和敷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揿针结构,以解决现有的揿针结构存在的不便于对揿针进行保护以及不方便取用揿针和敷贴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揿针结构,包括基部、揿针组件和第一膜层;
[0007]所述基部上开有用于容纳揿针组件的容纳腔;
[0008]所述第一膜层用于将揿针组件可拆卸地固定于基部表面。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膜层通过粘接剂将揿针组件固定于基部表面。
[0010]优选地,所述基部上设有避让位,所述第一膜层延伸至避让位。
[0011]优选地,所述基部朝向第一膜层的一面为离型纸面。
[0012]优选地,所述揿针组件包括揿针本体、第二膜层和第三膜层;
[0013]所述揿针本体包括头部和尾部;
[0014]所述揿针本体的头部穿过第三膜层伸入容纳腔内,所述揿针本体的尾部位于第二膜层和第三膜层之间。
[0015]优选地,所述第二膜层和/或所述第三膜层朝向揿针本体尾部的一面涂布有粘接剂。
[0016]优选地,所述第三膜层背离所述揿针本体尾部的一面涂布有粘接剂。
[0017]优选地,所述第一膜层包括第一分区、第二分区和第三分区;
[0018]所述第一分区位于避让位处;
[0019]所述第二分区用于将揿针组件可拆卸地固定于基部表面;
[0020]所述第三分区用于将第一膜层与揿针组件分离。
[0021]优选地,所述第二分区朝向基部的一面涂布有粘接剂。
[0022]优选地,所述第一分区和/或第二分区和/或第三分区上设置有区分标记。
[002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当第三膜层固定固定于基部表面时,揿针本体的头部穿过第三膜层伸入至容纳腔内,由容纳腔对揿针本体的头部进行收纳及保护,避免揿针本体裸露在外导致污染的问题,且在基部上开设容纳腔的方式,便于揿针本体的伸入和伸出,在需取用揿针时,能够达到快速将揿针本体从容纳腔内拔出的效果;在从避让位处捏住第一膜层,将第一膜层从基部上撕下,使揿针组件脱离基部后,将揿针组件中的揿针刺入穴位,然后捏住第三分区向上掀动,即可使第一膜层与揿针组件脱离,在第一膜层的作用下,能够方便将揿针组件从基部上转移至穴位上进行使用,转移后也能达到方便且快捷的将第一膜层与揿针组件脱离的效果。
[0024]综上,本技术能够实现快捷方便的将揿针进行保护以及取用揿针和敷贴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图1的后视图;
[0027]图3为本技术基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第一膜层的分区示意图;
[0029]图5为本技术图1的侧视爆炸图;
[0030]图6为本技术图1的侧视图;
[0031]图中:1、基部;10、容纳腔;11、避让位;2、第一膜层;20、第一分区;21、第二分区;22、第三分区;3、揿针本体;30、头部;31、尾部;4、第二膜层;5、第三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揿针结构,包括基部1、揿针组件和第一膜层2;
[0034]基部1上开有用于容纳揿针组件的容纳腔10;
[0035]第一膜层2用于将揿针组件可拆卸地固定于基部1表面。
[0036]值得说明的是,揿针组件包括揿针本体3,揿针本体3包括头部和尾部;
[0037]容纳腔10的尺寸大于揿针本体3的尺寸且小于基部1的尺寸,具体地,容纳腔10的竖切面为圆形,其直径大于揿针本体3头部30的直径,且小于基部1最窄处的长度;示例性地,容纳腔10的直径为1mm

10mm,优选地,容纳腔10的直径为3mm;
[0038]容纳腔10还可以为方形、三角形等形状;
[0039]容纳腔10可以为沉孔,也可以为通孔,优选地,容纳腔10为沉孔,沉孔的设计对揿针本体3的保护效果更好;
[0040]当容纳腔10为沉孔时,其朝向揿针本体3的一面为开口,以便揿针本体3的头部30的伸入。
[0041]本示例性地实施例中,当第一膜层2将揿针组件固定于基部1表面时,揿针本体3的头部30伸入至容纳腔10内,由容纳腔10对揿针本体3的头部30进行收纳及保护,避免揿针本体3裸露在外导致污染的问题,且在基部1上开设容纳腔10的方式,便于揿针本体3的伸入和伸出,在需取用揿针时,能够达到快速将揿针本体3从容纳腔10内拔出的效果。
[0042]示例性地,第一膜层2通过粘接剂将揿针组件固定于基部1表面。
[0043]值得说明的是,粘接剂为脲醛树脂胶粘剂、聚醋酸乙烯胶粘剂、聚丙烯酸树脂胶粘剂,聚丙烯酸树脂、聚氨酯胶粘剂、热熔胶粘剂、环氧树脂胶粘剂等。
[0044]图3为本技术基部的结构示意图;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基部1上设有避让位11,所述第一膜层2延伸至避让位11。
[0045]值得说明的是,基部1的边缘向内凹陷形成避让位11,或基部1的某个部位凸起,与基部1的其他部位结合形成避让位11;
[0046]示例性地,基部1在未凹陷前为长方体结构,凹陷后为U型结构;
[0047]示例性地,基部1在未凹陷前为圆柱体结构;
[0048]示例性地,避让位可以为弧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或异形等;
[0049]应当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以长方体的基部和长方形的避让位进行说明,不应理解为对基部和避让位的形状进行限制,其他形式的基部和避让位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50]本示例性地实施例中,在取用揿针组件时,从避让位11处捏住第一膜层2,将第一膜层2从基部1上撕下,即可将揿针组件与基部1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揿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部(1)、揿针组件和第一膜层(2);所述基部(1)上开有用于容纳揿针组件的容纳腔(10);所述第一膜层(2)用于将揿针组件可拆卸地固定于基部(1)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揿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层(2)通过粘接剂将揿针组件固定于基部(1)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揿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1)上设有避让位(11),所述第一膜层(2)延伸至避让位(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揿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1)朝向第一膜层(2)的一面为离型纸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揿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揿针组件包括揿针本体(3)、第二膜层(4)和第三膜层(5);所述揿针本体(3)包括头部(30)和尾部(31);所述揿针本体(3)的头部穿过第三膜层(5)伸入容纳腔(10)内,所述揿针本体(3)的尾部(31)位于第二膜层(4)和第三膜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赤诚联合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