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配电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4320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压配电盒,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面固定安装配重底座,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进线管,所述箱体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出线管,所述箱体的顶面通过合页铰接安装盖板,所述箱体的内部两侧壁均固定安装有线路夹具,所述箱体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孔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有利于做到对电器元件线路的有效整理,使得在出现故障时可以快速排查维修线路,提高维修效率。提高维修效率。提高维修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配电盒


[0001]本技术涉及配电盒
,具体为一种高压配电盒。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得到迅猛发展。通常在大功率的整车电力下运行,电压高达700VDC以上,电流高达400A,对高压配电系统的设计及高压零组件的选用有巨大挑战。市面上存在的高压配电盒大都沿用工业高压配电箱的设计理念,其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都满足不了汽车的要求;
[0003]现有高压配电盒内部设置有较多的高压电器元件,每个高压电器元件都配备有自身线路,当高压配电盒内部设置的高压电器元件较多时,高压配电盒内部的电器元件线路也现对应的增多,较多的线路会使得高压配电盒内部显得十分杂乱,会产生电器元件线路相互叠加的情况,相互叠加的电器元件线路不利于高压配电盒内部散热,从而影响高压配电盒内部元件工作,同时在高压配电盒内部元件出现问题时,会因为内部线路过于杂乱,从而导致不能快速的寻找到问题线路,使得维系人员的维修速度减慢,降低维修效率;高压配电盒由于内部电器元件线路过多,因而在高压配电盒的表面设置的出线口就会较多,但在高压配电盒内部元器件的使用时,往往会出现电器元件线路与出线口数量不对应的情况产生,使得产生多余的出线口,不常用的出线口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容易产生腐蚀损伤,对后期高压电器元件线路的使用安装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配电盒,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配电盒,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面固定安装配重底座,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进线管,所述箱体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出线管,所述箱体的顶面通过合页铰接安装盖板,所述箱体的内部两侧壁均固定安装有线路夹具,所述箱体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孔洞。
[0005]优选的,所述合页的数量为两个。
[0006]优选的,若干个所述进线管包括滑块,所述滑块固定安装在进线管的表面两侧,与滑块相配套的所述滑槽固定安装在进线管与箱体的侧壁相接处,所述滑块的末端与滑槽的内壁相贴合,且所述进线管与出线管结构相同。
[0007]优选的,所述进线管与出线管一一相对设置。
[0008]优选的,所述线路夹具包括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内部两侧壁上,所述线路夹具的内部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的一端,两个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在两个挡板的一侧,两个所述挡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两个半圆夹具。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箱的一侧开设有开口可供挡板移动。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线路夹具实现对高压电器元件线路的限位,使得高压电器元件的线路排列整齐有序,有利于提高
在发生故障时,对故障线路的寻找与排查,加快故障维修速度,提高高压配电盒使用寿命;本技术进线管与出线管可滑动,实现对不常用进线管与出线管的管口保护,有效避免进线管与出线管产生损伤,有利于保障后期进线管与出线管的使用。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整体示意图之一;
[0012]图2为本技术剖面图之一;
[0013]图3为本技术剖面图之一中的局部图;
[0014]图4为本技术剖面图之二;
[0015]图5为本技术整体示意图之二。
[0016]图中:1、配重底座;2、箱体;3、合页;4、盖板;5、孔洞;6、进线管;601、滑槽;602、滑块;7、出线管;8、线路夹具;801、固定箱;802、挡板;803、弹簧;804、半圆夹具。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工作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压配电盒,包括箱体2,箱体2的底面固定安装配重底座1,箱体2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进线管6,箱体2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出线管7,箱体2的顶面通过合页3铰接安装盖板4,箱体2的内部两侧壁均固定安装有线路夹具8,箱体2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孔洞5。
[0019]本实施例中,合页3的数量为两个。
[0020]本实施例中,若干个进线管6包括滑块602,滑块602固定安装在进线管6的表面两侧,与滑块602相配套的滑槽601固定安装在进线管6与箱体2的侧壁相接处,滑块602的末端与滑槽601的内壁相贴合,且进线管6与出线管7结构相同。
[0021]本实施例中,进线管6与出线管7一一相对设置。
[0022]本实施例中,线路夹具8包括固定箱801,固定箱801固定安装在箱体2的内部两侧壁上,线路夹具8的内部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803的一端,两个弹簧803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在两个挡板802的一侧,两个挡板80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两个半圆夹具804。
[0023]本实施例中,固定箱801的一侧开设有开口可供挡板802移动。
[0024]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和优点:该种配电盒在使用时,工作过程如下:
[0025]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确定配重底座1的位置,安装好高压配电盒,打开盖板4,将高压配电盒的电器元件固定放置在箱体2内部,将高压电器元件的线路有序的夹持在线路夹具8上,使得高压电器元件的线路在箱体2的内部位置固定,从而解决现有高压配电盒内部摆放杂乱的问题,有利于在高压配电盒内部元件出现问题时,对高压电器元件线路进行快速排查,加快维修速度减慢,提高维修效率;高压电器元件的线路有序的夹持在线路夹具8上以后,将其分别放置在对应的进线管6与出线管7内,当存在不常用的进线管6与出线管7时,可推动进线管6与出线管7,使得滑块602在滑槽601上进行滑动,从而使得不
常用的进线管6与出线管7可移动到箱体2的内部,有效加强对进线管6和出线管7的保护,进而解决不常用出线口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产生损伤的问题,有利于保障在后期对进线管6与出线管7的使用,避免损伤,提高使用效率,保障高压配电盒使用寿命,箱体2的一侧设置孔洞5,使得高压配电盒可以进行散热。
[002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配电盒,包括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底面固定安装配重底座(1),所述箱体(2)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进线管(6),所述箱体(2)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出线管(7),所述箱体(2)的顶面通过合页(3)铰接安装盖板(4),所述箱体(2)的内部两侧壁均固定安装有线路夹具(8),所述箱体(2)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孔洞(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配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页(3)的数量为两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配电盒,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进线管(6)包括滑块(602)以及滑槽(601),所述滑块(602)固定安装在进线管(6)的表面两侧,与滑块(602)相配套的所述滑槽(601)固定安装在进线管(6)与箱体(2)的侧壁相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利鑫张小俊肖森李晓宇张元元白宇郝锐郭朝鑫安家骏张申锐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