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4267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器组件,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壳体,PCB板,板端连接器,以及双向连接器,连接器壳体包括安置腔、设于安置腔一侧的固定腔、以及设于安置腔一侧并且连接固定腔的连接插头,连接插头开设有插接腔,插接腔的一端连通固定腔;PCB板设置在安置腔内,板端连接器连接于PCB板,双向连接器的一端设于固定腔、另一端插设于板端连接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板端连接器配合不便的问题,通过双向连接器配合板端连接器,连接器壳体上集成了标准对插的FAK连接插头,通用性好。通用性好。通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连接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0002]连接器是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接触的一种部件。其作用是: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连接器是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顺着电流流通的通路观察,你总会发现有一个或多个连接器。连接器形式和结构是千变万化的,随着应用对象、频率、功率、应用环境等不同,有各种不同形式的连接器。
[0003]现有连接器在汽车行业使用中,连接器使用也十分广泛,包括芯片供电,视频传输,信号传输等等。在视频传输连接器使用中,一般包括板端连接器和直头连接器配合使用。现有的连接器组件由于不同型号摄像头的连接结构不同,在插接使用中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影响设备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解决了现有板端连接器配合不便的问题,通过双向连接器配合板端连接器,连接器壳体上集成了标准对插的FAK连接插头,通用性好的连接器组件。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壳体,PCB板,板端连接器,以及双向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壳体包括安置腔、设于安置腔一侧的固定腔、以及设于安置腔一侧并且连接固定腔的连接插头,所述连接插头开设有插接腔,所述插接腔的一端连通所述固定腔;所述PCB板设置在安置腔内;所述板端连接器包括插接套筒、设于插接套筒内的绝缘座、以及插设在绝缘座内的接电元件,所述插接套筒与接电元件均连接于PCB板,所述绝缘座设有接电固定槽,所述接电固定槽内开设有张力避让槽,所述绝缘座的一端设有插接端口,所述插接端口的一端连通至张力避让槽,所述接电元件包括装配端、接电端、以及导电接触端,所述装配端用于装配在接电固定槽内,所述导电接触端位于张力避让槽、并朝向插接端口;所述双向连接器包括合金套筒、绝缘体、以及接电端子,所述合金套筒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端、固定端、以及第二端;所述第二端用于插入至插接端口,所述固定端固定在固定腔内,所述第一端朝向插接腔延伸。
[0006]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连接插头通过一体成型在连接器壳体上,所述连接器壳体的一端设有连接外沿,所述连接插头的外沿设有插接卡扣和插接导向条。
[0007]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插接套筒包括固定套、设于固定套下端的接电焊盘、以及设于固定套上端的张力接触部,所述固定套的外径开设有固定卡槽;所述绝缘座包括座体、及设于座体外径的固定卡块,所述固定卡块的一端卡入至固定卡槽内。
[0008]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固定套与接电焊盘和张力接触部通过片状金属一体冲压形成,所述接电焊盘设有多个、并呈环向均布在固定套的下侧;所述张力接触部设
有多个、并呈环向均布在固定套的上侧;所述接电焊盘用于焊接在PCB板上;所述张力接触部由下朝上逐渐扩张;所述张力接触部的顶端设有接触导电弯头。
[0009]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固定卡块设有多个、并呈环向围绕在座体的外径,所述固定卡块与座体的外径之间开设有紧固卡槽,所述固定卡槽的内壁面开设有紧固卡扣,所述紧固卡扣用于配合紧固卡槽。
[0010]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插接端口的开口处设有内倒角以及外倒角,所述内倒角设置在插接端口的内径,所述外倒角设置在插接端口的外径;
[0011]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装配端的外径朝外凸起有紧配凸台,所述紧配凸台用于配合在接电固定槽内。
[0012]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接电端包括接电引脚、以及引脚焊盘,所述接电引脚朝接电端的一侧延伸,所述引脚焊盘用于接电端焊接在PCB板,所述接电引脚用于连接PCB板;
[0013]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导电接触端包括喇叭部、以及缩颈部,所述导电接触端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用于喇叭部和缩颈部提供张合力,所述喇叭部用于连接器插入时朝下缩颈部导向。
[0014]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固定端内设有限位台阶,所述限位台阶上安装有密封圈,所述绝缘体的一端将密封圈压紧密封抵接在限位台阶上。
[0015]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固定端内设有定位台阶,所述绝缘体设有定位环,所述定位台阶与定位环用于装配在定位腔内。
[0016]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绝缘体内设有插槽,所述接电端子包括紧配端、以及第一导电端和第二导电端,所述紧配端用于插设在插槽内,所述第一导电端穿过密封圈、并朝向插接腔延伸,所述第二导电端朝向对插腔延伸;所述第二导电端的一端插入至导电接触端。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相比现有的连接器,本技术设置连接器壳体作为PCB板的安装,并在连接器壳体上设置了连接插头,进而将板端连接器连接在PCB板上,双向连接器安装在连接插头上用于配合板端连接器的连接,形成的转接结构,后续在使用中,只需要直接配合连接器壳体上的连接插头即可,适用于不同型号板端连接器转换成标准的连接插头使用,通用性好,尤其适合车载连接器使用,耐用性好,插接方便;解决了现有板端连接器配合不便的问题,通过双向连接器配合板端连接器,连接器壳体上集成了标准对插的FAK连接插头,通用性好。具体是,设置了连接器壳体,PCB板,板端连接器,以及双向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壳体包括安置腔、设于安置腔一侧的固定腔、以及设于安置腔一侧并且连接固定腔的连接插头,所述连接插头开设有插接腔,所述插接腔的一端连通所述固定腔;所述PCB板设置在安置腔内。以上结构适用于车载连接器使用,结构通用性好,转接方便,导电传输数据稳定性好。
[0019]板端连接器包括插接套筒、设于插接套筒内的绝缘座、以及插设在绝缘座内的接电元件,所述插接套筒与接电元件均连接于PCB板,所述绝缘座设有接电固定槽,所述接电固定槽内开设有张力避让槽,所述绝缘座的一端设有插接端口,所述插接端口的一端连通至张力避让槽,所述接电元件包括装配端、接电端、以及导电接触端,所述装配端用于装配在接电固定槽内,所述导电接触端位于张力避让槽、并朝向插接端口;插接套筒与接电元件
配合用于连接器导电接触传输数据,绝缘座将插接套筒与接电元件绝缘隔离,保证安全性,绝缘体内设置了张力避让槽,张力避让槽用于导电接触端插接时起到张力避让作用,进而保证连接器在插接时接触的稳定性和精度;解决了现有连接器在使用中存在接触不稳定的问题,在接电元件位于绝缘体内设置了导电接触端,导电接触端在接电时具有张力性,通过张力避让槽可以起到张力避让作用,保证了连接器插接时的稳定性。
[0020]双向连接器包括合金套筒、绝缘体、以及接电端子,所述合金套筒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端、固定端、以及第二端;所述第二端用于插入至插接端口,所述固定端固定在固定腔内,所述第一端朝向插接腔延伸。采用合金套筒作为外部结构,配合内部接电端子一同进行导电接触,接电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壳体,所述连接器壳体包括安置腔、设于安置腔一侧的固定腔、以及设于安置腔一侧并且连接固定腔的连接插头,所述连接插头开设有插接腔,所述插接腔的一端连通所述固定腔;PCB板,所述PCB板设置在安置腔内;板端连接器,所述板端连接器包括插接套筒、设于插接套筒内的绝缘座、以及插设在绝缘座内的接电元件,所述插接套筒与接电元件均连接于PCB板,所述绝缘座设有接电固定槽,所述接电固定槽内开设有张力避让槽,所述绝缘座的一端设有插接端口,所述插接端口的一端连通至张力避让槽,所述接电元件包括装配端、接电端、以及导电接触端,所述装配端用于装配在接电固定槽内,所述导电接触端位于张力避让槽、并朝向插接端口;双向连接器,所述双向连接器包括合金套筒、绝缘体、以及接电端子,所述合金套筒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端、固定端、以及第二端;所述第二端用于插入至插接端口,所述固定端固定在固定腔内,所述第一端朝向插接腔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插头通过一体成型在连接器壳体上,所述连接器壳体的一端设有连接外沿,所述连接插头的外沿设有插接卡扣和插接导向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套筒包括固定套、设于固定套下端的接电焊盘、以及设于固定套上端的张力接触部,所述固定套的外径开设有固定卡槽;所述绝缘座包括座体、及设于座体外径的固定卡块,所述固定卡块的一端卡入至固定卡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与接电焊盘和张力接触部通过片状金属一体冲压形成,所述接电焊盘设有多个、并呈环向均布在固定套的下侧;所述张力接触部设有多个、并呈环向均布在固定套的上侧;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承志焦秋兰滕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信翰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