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用CMOS光学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4180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工业用CMOS光学模组,包括壳体,壳体的下方设置有组装板,组装板的上侧设置有光学模组本体,壳体上设置有平衡机构和限位机构,平衡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顶端的功能帽,功能帽的内表面顶端设置有吊柱,通过设置平衡机构,当壳体或功能帽受到撞击时,壳体可通过缓冲弹簧对撞击力进行抵消,从而对组装板上的光学模组本体进行防护,此时,拉丝底端的平衡球会在套眼和万向球的作用下进行摆动,并降低壳体的摇晃程度,从而使壳体快速恢复至静止状态,同时,防脱柱、碰撞板、挤压弹簧和配重条的设置,可对较大程度的撞击进行缓冲,通过设置限位机构,方便工作人员快速对功能帽进行安装和拆卸。工作人员快速对功能帽进行安装和拆卸。工作人员快速对功能帽进行安装和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用CMOS光学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
,具体的,涉及一种工业用CMOS光学模组。

技术介绍

[0002]CMOS,即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是制造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用的一种技术或用这种技术制造出来的芯片,是电脑主板上的一块可读写的RAM芯片。因为可读写的特性,所以在电脑主板上用来保存BIOS设置完电脑硬件参数后的数据,这个芯片仅仅是用来存放数据的。电压控制的一种放大器件,是组成CMOS数字集成电路的基本单元。
[0003]中国技术公开号为CN213279856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工业用CMOS光学模组,“该工业用CMOS光学模组,通过安装板靠近安装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球,以及第一内球、支撑柱、第二内球、第二套球、保护壳和弹簧之间的配合设置,当保护壳受到撞击时,保护壳带动支撑柱,带动第一内球在第一套球内转动,使得支撑板带动弹簧伸缩,当受到轻微撞击时进行四方面的缓冲,保护光学模组主体内部的元器件”,然而,当撞击力作用在保护壳上时,保护壳会持续性的发生晃动,难以快速恢复至静止状态,从而导致保护壳的稳定性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工业用CMOS光学模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一种工业用CMOS光学模组,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工业用CMOS光学模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下方设置有组装板,所述组装板的上侧设置有光学模组本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平衡机构和限位机构,所述平衡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顶端的功能帽,所述功能帽的内表面顶端设置有吊柱,所述吊柱的底端设有套眼,所述套眼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万向球,所述万向球与套眼滚动连接,所述万向球的外表面上设有拉丝,所述拉丝的底端设置有平衡球,所述组装板上开设有组装孔,所述吊柱与功能帽连接,所述拉丝的一端与万向球连接,且拉丝的另一端与平衡球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平衡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底端的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壳体连接,且缓冲弹簧的另一端与组装板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平衡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外表面上的防脱柱,所述防脱柱的外表面上缠绕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的一端与壳体连接,且挤压弹簧的另一端与碰撞板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防脱柱的外侧设有碰撞板,所述碰撞板与防脱柱滑动连接,所述碰撞板的底端设有配重条。
[0009]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两侧的套头,所述套头呈U形结构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套头的内表面两侧设置有第一下弯齿板和第二下弯齿板,所述第一下弯齿板与第二下弯齿板均与套头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功能帽两侧的插块,所述插块的内侧设置有
第一上弯齿板和第二上弯齿板。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上弯齿板与第二上弯齿板均与插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上弯齿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牵引件。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牵引件上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外表面上缠绕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第一牵引件连接,且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牵引件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第二下弯齿板与第一下弯齿板之间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下弯齿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牵引件,所述第二牵引件与限位柱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牵引件与第二牵引件均呈T形结构设置。
[001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0016]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平衡机构,在使用时,当壳体或功能帽受到撞击时,壳体可通过缓冲弹簧对撞击力进行抵消,从而对组装板上的光学模组本体进行防护,此时,拉丝底端的平衡球会在套眼和万向球的作用下进行摆动,并降低壳体的摇晃程度,从而使壳体快速恢复至静止状态,有效提高壳体的稳定性,同时,防脱柱、碰撞板、挤压弹簧和配重条的设置,可对较大程度的撞击进行缓冲,从而对壳体以及光学模组本体进行二次防护;
[0017]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限位机构,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可直接将功能帽两侧的插块插入套头内,此时,插块内侧滑动的第一上弯齿板和第二上弯齿板会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分别与第一下弯齿板和第二下弯齿板啮合,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快速对功能帽进行安装和固定,同时,工作人员还能通过第一牵引件和第二牵引件快速对功能帽进行拆卸。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侧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局部结构剖视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局部结构侧视图;
[0023]图5为本技术A处结构放大图;
[0024]图中:1、壳体;2、组装板;21、光学模组本体;3、平衡机构;31、功能帽;32、吊柱;33、套眼;34、万向球;35、拉丝;36、平衡球;37、缓冲弹簧;38、防脱柱;381、挤压弹簧;39、碰撞板;391、配重条;4、限位机构;41、套头;42、第一下弯齿板;43、第二下弯齿板;44、插块;45、第一上弯齿板;451、第一牵引件;452、限位柱;453、复位弹簧;46、第二上弯齿板;461、第二牵引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实施例一
[0027]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工业用CMOS光学模组,包括壳体1,壳体1的
下方设置有组装板2,组装板2的上侧设置有光学模组本体21,壳体1上设置有平衡机构3和限位机构4,平衡机构3包括设置在壳体1顶端的功能帽31,功能帽31的内表面顶端设置有吊柱32,吊柱32的底端设有套眼33,套眼33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万向球34,万向球34与套眼33滚动连接,万向球34的外表面上设有拉丝35,拉丝35的底端设置有平衡球36,组装板2上开设有组装孔,吊柱32与功能帽31连接,拉丝35的一端与万向球34连接,且拉丝35的另一端与平衡球36连接。
[0028]平衡机构3包括设置在壳体1底端的缓冲弹簧37,缓冲弹簧37的一端与壳体1连接,且缓冲弹簧37的另一端与组装板2连接,平衡机构3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外表面上的防脱柱38,防脱柱38的外表面上缠绕有挤压弹簧381,防脱柱38的外侧设有碰撞板39,碰撞板39与防脱柱38滑动连接,碰撞板39的底端设有配重条391,挤压弹簧381的一端与壳体1连接,且挤压弹簧381的另一端与碰撞板39连接,本技术通过设置平衡机构3,在使用时,当壳体1或功能帽31受到撞击时,壳体1可通过缓冲弹簧37对撞击力进行抵消,从而对组装板2上的光学模组本体21进行防护,此时,拉丝35底端的平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用CMOS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下方设置有组装板(2),所述组装板(2)的上侧设置有光学模组本体(21),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平衡机构(3)和限位机构(4),所述平衡机构(3)包括设置在壳体(1)顶端的功能帽(31),所述功能帽(31)的内表面顶端设置有吊柱(32),所述吊柱(32)的底端设有套眼(33),所述套眼(33)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万向球(34),所述万向球(34)与套眼(33)滚动连接,所述万向球(34)的外表面上设有拉丝(35),所述拉丝(35)的底端设置有平衡球(3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用CMOS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机构(3)包括设置在壳体(1)底端的缓冲弹簧(37),所述缓冲弹簧(37)的一端与壳体(1)连接,且缓冲弹簧(37)的另一端与组装板(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用CMOS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机构(3)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外表面上的防脱柱(38),所述防脱柱(38)的外表面上缠绕有挤压弹簧(38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业用CMOS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柱(38)的外侧设有碰撞板(39),所述碰撞板(39)与防脱柱(38)滑动连接,所述碰撞板(39)的底端设有配重条(39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志博杨忠俊刘峰肖文华林慧贞赵隽玮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博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