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腔可视洗胃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3885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腔可视洗胃管,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胃管主体,所述胃管主体的内部设有吸引腔和冲洗腔,所述吸引腔和冲洗腔之间互不连通,且均沿胃管延伸方向贯穿胃管主体;靠近胃管主体头部的管壁上设有第二吸引腔,所述第二吸引腔与胃管主体内部吸引腔连通,且与胃管主体头部之间呈Y形结构,胃管主体内的冲洗腔中还安装微型摄像头,所述吸引腔内设有螺旋凹槽以提高抽吸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双腔结构,缩短冲洗时间,洗胃效果更好,效率更高。效率更高。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腔可视洗胃管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双腔可视洗胃管。

技术介绍

[0002]洗胃管是抢救急性药物、毒物或者食物中毒的关键性急救措施之一,洗胃的目的是彻底清除自服或者误服的毒物,是抢救服毒者生命的关键。现有的洗胃术均是通过人工盲探法,即将胃管置入患者胃部后,再以人工或者机械辅助的方式抽吸一定量的洗胃液,并通过胃管注入胃部,借助洗胃液的溶解功能将存留于胃中的药物、毒物或者食物清洗排出体外。
[0003]现有的洗胃管仅是一个简单的单腔硅胶管,这样的结构有很多不足:第一,单腔结构的胃管进水和出水都通过一个管路,通过该管路将溶解液注入患者胃部,待溶解过后再通过该管路抽吸出来,即进水时无法出水,出水时无法进水,这样极大的浪费了抢救的时间;第二,简单的单腔硅胶管无法观察存留于胃中的药物、毒物或者食物是否被清洗干净,并且还很难判断存留于胃中的药物、毒物和食物是否进入肠道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单腔洗胃管存在的胃管进水和出水都通过一个管路,通过该管路将溶解液注入患者胃部,待溶解过后再通过该管路抽吸出来,即进水时无法出水,出水时无法进水,这样极大的浪费了抢救的时间,以及简单的单腔硅胶管无法观察存留于胃中的药物、毒物或者食物是否被清洗干净,并且还很难判断存留于胃中的药物、毒物和食物是否进入肠道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双腔可视洗胃管。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双腔可视洗胃管,包括胃管主体,所述胃管主体的内部设有吸引腔和冲洗腔,所述吸引腔和冲洗腔之间互不连通,且均沿胃管延伸方向贯穿胃管主体;所述胃管主体靠近末端的侧壁上间隔设有吸引孔,所述吸引孔与吸引腔连通,靠近胃管主体头部的管壁上设有第二吸引腔,所述第二吸引腔与胃管主体内部吸引腔连通,且与胃管主体头部之间呈Y形结构;所述胃管主体内的冲洗腔中还设有摄像头通道,用以安装微型摄像头。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胃管主体的管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刻度,刻度起始端设在胃管主体末端。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引腔内部设有螺旋凹槽,所述胃管主体尾部管壁外也设有螺旋凹槽。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微型摄像头通过导线与洗胃管外部的可视屏幕相连。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线安装在冲洗腔内摄像头通道内,一端与摄像头连接,另一端穿出胃管主体管壁与可视屏幕相连。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胃管主体内分设吸引腔和冲洗腔,能够实现一边进水的同时,还能够向外抽吸胃内容物,能够对患者胃部进行反复冲洗,使得存留于胃部的药物、毒物或者食物被冲洗干净;通过在冲洗腔内设置微型摄像头,并通过导向与可视屏幕连接,能够实时监测胃管尾端是否到达胃里,胃内容物是否被清洗干净,此外若微型摄像头被胃内容物污染,还能够通过向冲洗腔内注入液体来冲洗镜头;通过在吸引腔内设置螺旋凹槽,便于在负压抽吸的时候,形成逆时针的旋转涡流,提高吸引效率,在胃管尾部外侧管壁上也设置螺旋凹槽,能够避免吸引时,胃管与胃黏膜贴附,堵塞吸引孔。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左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胃管主体1、冲洗腔2、吸引腔3、微型摄像头4、摄像头通道5、导线6、第二吸引腔7、吸引孔8。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6]请参阅图1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腔可视洗胃管的技术方案:
[0017]实施例一:
[0018]根据图1所示,包括胃管主体1,胃管主体1内部设有互不连通的冲洗腔2和吸引腔3,冲洗腔2呈月牙状从胃管主体1头部贯穿至胃管主体尾部,吸引腔3呈圆筒状也贯穿胃管主体,胃管主体1外侧管壁上设有刻度,刻度起始端设在胃管主体的末端,通过胃管表面设置的刻度,能够确认胃管插入的深度;在冲洗腔2内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摄像头通道5,摄像头通道5用于安装微型摄像头4,以观察患者胃内情况,微型摄像头4通过设置在摄像头通道内的导线6与洗胃管外部的可视屏幕相连,导线6的输出端从胃管主体1管壁一侧穿出,通过在冲洗腔内设置微型摄像头,以便在将胃管插入患者胃部的过程中,利于微型摄像头在观察患者体内具体情况,并通过外部可视屏幕来观察胃管尾端是否到达胃里,此外该微型摄像头是安装在冲洗腔内,若微型摄像头被胃内容物污染,还能够通过向冲洗腔内注入液体来冲洗镜头。
[0019]参见图1和图2,胃管主体1靠近尾端的管壁上间隔设有吸引孔8,且吸引孔8与吸引腔3连通,当胃管尾部插入患者胃内后,既可通过吸引孔8从侧面抽吸胃内容物,也能够通过吸引腔3从内向外抽吸,提高抽吸效率,并且在吸引孔8附近的胃管主体外管壁上设有螺旋凹槽,这样的设置,能够避免在对胃内容物进行吸引时,胃管与胃粘膜贴附,从而堵塞吸引孔;靠近胃管主体头部的管壁上还设有第二吸引腔7,且第二吸引腔7与胃管主体内吸引腔3连通,第二吸引腔7与胃管主体1头部之间组成Y形结构,当从胃内向外抽吸时,通过吸引腔3或者第二吸引腔7均可向外排出,并且在吸引腔3和第二吸引腔7内均设有螺旋凹槽,这样在利用负压抽吸胃内容物时,在吸引腔3及第二吸引腔7内形成逆时针的旋转涡流,缩短了抽吸时间,加快了对胃内容物的吸引,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0020]具体使用时,将洗胃管尾端,即带有吸引孔的一端插入至患者胃部,在插入过程中
通过微型摄像头来探测胃内情况,并通过可视屏幕进行实时观测,通过冲洗腔向患者胃部注水清洗,并通过吸引腔尾部及吸引孔来向外抽吸留存胃内容物,并经由吸引腔头部及第二吸引腔排出体外,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双腔结构,将出水管路和进水管路分开,能够进行反复清洗,缩短冲洗时间,洗胃效果更好,效率更高,并且在冲洗腔内还安装有微型摄像头,并通过可视屏幕来实时监测存留于胃内的药物、毒物及食物是否清洗干净。
[0021]实施例二:
[0022]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之上,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在所述第二吸引腔内也设置螺旋凹槽,这样将胃内容物通过第二吸引腔内排出时,也能够通过负压效应,在第二吸引腔内形成逆时针的旋转涡流,更进一步的提高吸引效率。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腔可视洗胃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胃管主体,所述胃管主体的内部设有吸引腔和冲洗腔,所述吸引腔和冲洗腔之间互不连通,且均沿胃管延伸方向贯穿胃管主体;所述胃管主体靠近末端的侧壁上间隔设有吸引孔,所述吸引孔与吸引腔连通,靠近胃管主体头部的管壁上设有第二吸引腔,所述第二吸引腔与胃管主体内部吸引腔连通,且与胃管主体头部之间呈Y形结构;所述胃管主体内的冲洗腔中还设有摄像头通道,用以安装微型摄像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胃管,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欢欢刘金阁李绍磊安军锋吕然博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印何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