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人工耳蜗术后加压固定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3738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打印人工耳蜗术后加压固定支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支具主体,所述支具主体依据患者头部参数3D打印制作而成,所述支具主体一侧设有加压机构,所述加压机构位于患者植入手术所在部位上,所述支具主体两侧设有耳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该支具采用3D打印,非常贴和患者身体,且该支具上设有很多空隙,支具非常轻便且透气性很好,患者可以长时间佩戴,加压机构的压力能够调节,可以根据实际恢复情况,调节加压机构的压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该支具佩戴脱取非常方便,且不会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该支具能够在多种场景使用,可有效的防护患者的手术部位,有效减轻外部挤压或者碰撞带来的伤害。伤害。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人工耳蜗术后加压固定支具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3D打印人工耳蜗术后加压固定支具。

技术介绍

[0002]小儿先天性耳聋是一种耳鼻喉科较为常见的先天性疾病,人工耳蜗植入术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装置,由体外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转换为一定编码形式的电信号,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兴奋听神经来恢复或重建聋人的听觉功能。
[0003]人工耳蜗术后,手术切口周围需要加压包扎,利于伤口消肿、快速愈合及患者恢复。由于患儿年龄常为1

10岁、头围尺寸差异大,因此术后常用固定方法为纱布缠绕加压固定,目前常用的方法为纱布缠绕结合敷料加压包扎,患儿感觉不适、对纱布拉扯,造成敷料移位、固定压力丧失、甚至人工耳蜗脱出,严重影响了手术效果。
[0004]因此,亟需设计一种人工耳蜗术后加压固定支具,实现人工耳蜗术后敷料的牢固加压固定,促进伤口消肿及愈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3D打印人工耳蜗术后加压固定支具。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3D打印人工耳蜗术后加压固定支具,包括支具主体,所述支具主体依据患者头部参数3D打印制作而成,所述支具主体一侧设有加压机构,所述加压机构位于患者植入手术所在部位上,所述支具主体两侧设有耳罩。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依据患者头部参数3D打印制作的头盔形支具,可以非常贴合患者的头部,尺寸不会过大过小,通过加压机构可为患者头部手术部位施加压力,对其压迫消肿,辅助修复,整体装置非常轻便贴合,头盔形支具能够起到固定的作用,且能防止外部挤压手术部位。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具主体上均匀设置有空隙。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减轻支具的重量,同时使得支具的透气性非常好,患者可以长时间佩戴,且不会影响到支具的防护作用。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压机构中部设有凹槽,所述加压机构四周设有螺纹,所述加压机构底部设有加压软垫,所述加压机构一侧设有通道一,所述耳罩一侧设有通道二。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加压机构可以调节压力大小,根据术后恢复情况,可以调节加压机构的压力大小,不用一直都处于高压状态,患者不适感强烈,凹槽可以放置人工耳蜗的体外机构,并通过通道一与通道二使得人工耳蜗的体外机构之间能够连接,使得恢复期也能正常使用人工耳蜗,提升患者的体验感。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具主体两侧设有魔术贴。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魔术贴可以进一步加固支具,可用于患者外出时或者简单运动时,防止支具意外脱落。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具主体背部镂空,所述支具主体背部设有2根弹性绷带。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具主体背部镂空,防止患者夜间休息产生不适,2根弹性绷带便于支具佩戴和脱取。
[0016]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的该支具采用3D打印,非常贴和患者身体,且该支具上设有很多空隙,支具非常轻便且透气性很好,患者可以长时间佩戴,加压机构的压力能够调节,可以根据实际恢复情况,调节加压机构的压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该支具佩戴脱取非常方便,且不会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该支具能够在多种场景使用,可有效的防护患者的手术部位,有效减轻外部挤压或者碰撞带来的伤害。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3D打印人工耳蜗术后加压固定支具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3D打印人工耳蜗术后加压固定支具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耳罩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加压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支具主体;101、空隙;102、魔术贴;2、加压机构;201、凹槽;202、螺纹;203、加压软垫;204、通道一;3、耳罩;301、通道二;4、弹性绷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5]实施例:
[0026]如图1

4所示,一种3D打印人工耳蜗术后加压固定支具,包括支具主体1,支具主体1依据患者头部参数3D打印制作而成,支具主体1一侧活动连接有加压机构2,加压机构2位于患者植入手术所在部位上,支具主体1两侧固定设有耳罩3。
[0027]在本实施例中,在人工耳蜗术后,医护人员将提前制作好的支具主体1佩戴在患者的头部,再使用加压机构2对植入手术部位施加压力,促进该部位消肿,佩戴过程中,对患者手术部位有加固防护的作用,利于术后修复。
[0028]支具主体1上均匀固定设置有空隙101。
[0029]在本实施例中,在患者佩戴支具过程中,空隙101能够减轻支具的重量,同时能够
增加透气性,使患者能够长时间佩戴,提升患者的佩戴舒适感。
[0030]加压机构2中部固定设有凹槽201,加压机构2四周固定设有螺纹202,加压机构2底部固定可拆卸连接有加压软垫203,加压机构2一侧固定设有通道一204,耳罩3一侧固定设有通道二301。
[0031]在本实施例中,在植入手术后,医护人员可通过旋转加压机构2调整加压机构2的压力,后期可根据恢复情况,适当减轻压力,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在患者佩戴支具过程中,可将人工耳蜗的体外机构放置在凹槽201中,正常使用其功能。
[0032]支具主体1两侧可拆卸连接有魔术贴102。
[0033]在本实施例中,在患者佩戴支具工程中,可根据实际场景需求,如简单的体育活动,可使用魔术贴102加固支具,防止支具意外脱落。
[0034]支具主体1背部镂空,支具主体1背部固定设有2根弹性绷带4。
[0035]在本实施例中,在患者晚间休息时,可佩戴支具直接入睡,患者后脑勺部分可枕在枕头上休息,进一步增强了支具的适用范围,非常实用,在支具的佩戴脱取过程中,可使用支具背部镂空处的弹性绷带,将支具临时掰开,可有效避免佩戴过程中,支具剐蹭到患者的手术伤口,造成术后二次伤害。
[0036]工作原理:通过依据患者的头部数据参数,3D打印一个头盔形支具,支具背部镂空,并在头盔形支具上设置加压机构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人工耳蜗术后加压固定支具,其特征是:包括支具主体(1),所述支具主体(1)依据患者头部参数3D打印制作而成,所述支具主体(1)一侧设有加压机构(2),所述加压机构(2)位于患者植入手术所在部位上,所述支具主体(1)两侧设有耳罩(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人工耳蜗术后加压固定支具,其特征是:所述支具主体(1)上均匀设置有空隙(1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人工耳蜗术后加压固定支具,其特征是:所述加压机构(2)中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祎周赛男成松一许锐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零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