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天贵专利>正文

一种锅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3655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厨房用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锅夹,包括锅夹主体,锅夹主体的前端铰接有上夹头和下夹头,上夹头和下夹头之间形成夹紧间隙,上夹头和下夹头之间相互抵靠,推动下夹头/上夹头,上夹头和下夹头均摆动并相互靠近,从而让夹紧间隙减小;锅夹主体上铰接有把手,把手与下夹头联动,驱动把手,上夹头和下夹头之间相互靠近;包括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作用在把手/下夹头/上夹头上,把手未受外力作用,弹性复位件让把手、下夹头和上夹头处于展开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夹持部位为大敞口,使用者操作简单且夹紧效果好的锅夹。使用者操作简单且夹紧效果好的锅夹。使用者操作简单且夹紧效果好的锅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夹


[0001]本技术属于厨房用品
,特指一种锅夹。

技术介绍

[0002]锅把手是锅具上最重要的组成部件之一,一般采用螺钉固定的结构安装在锅体上,不管是端拿锅体还是翻炒锅内的食物,都离不开锅把手的帮助,但是在大火烹饪时,火苗往往会迅速上串而灼烧到锅把手,致锅把手烧焦变形,这使得具有固定式把手的锅体的使用寿命的提高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故逐渐被市场所淘汰。目前,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可快速拆卸把手的锅体。
[0003]如中国专利号CN201721344391.4,一种可拆卸锅把手,包括:手柄,其一端端部下方有夹爪座,夹爪座上有台阶,夹爪座与手柄之间设夹爪槽,其中部下方有空腔和让位腔,空腔和让位腔之间通过锁芯孔连通;手压把,安装在手柄上,其一端穿过夹爪槽向外延伸、另一端有锁扣安装座,手压把上有锁芯让位腔;开合钮,设在空腔内且安装在手柄上,其上有按钮;锁芯,其一端安装在开合钮的下端、另一端穿设在锁芯孔内;锁扣,安装在锁扣安装座朝向锁芯孔的一侧侧面上,其上设锁孔,锁孔与锁芯配合;夹爪板,其一端固定在手压把上、另一端向下翻折而形成夹爪,夹爪与夹爪座相对应。该专利产品可以解决夹住锅体的效果,但是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只有外侧的夹爪运动,因此展开状态下,给锅具进入的敞口不够大,因此使用者对准有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夹持部位为大敞口,使用者操作简单且夹紧效果好的锅夹。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锅夹,包括锅夹主体,锅夹主体的前端铰接有上夹头和下夹头,上夹头和下夹头之间形成夹紧间隙,上夹头和下夹头之间相互抵靠,推动下夹头/上夹头,上夹头和下夹头均摆动并相互靠近,从而让夹紧间隙减小;
[0007]锅夹主体上铰接有把手,把手与下夹头联动,驱动把手,上夹头和下夹头之间相互靠近;
[0008]包括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作用在把手/下夹头/上夹头上,把手未受外力作用,弹性复位件让把手、下夹头和上夹头处于展开状态。
[0009]所述下夹头上设置有推动部,上夹头设置有与所述推动部配合的受力部,下夹头转动并通过推动部驱动受力部,从而让上夹头和下夹头同步转动。
[0010]所述推动部为台阶部,所述受力部为限位台阶部上的挡壁,台阶部与挡壁之间时刻抵靠。
[0011]所述弹性复位件一端抵靠在上夹头上、另一端抵靠在锅夹主体上。
[0012]包括锁定件,锁定件滑动设置在锅夹主体上,锁定件上设置有卡勾,所述把手上设
置有与所述卡勾配合的卡槽;卡勾勾住卡槽,把手保持收拢状态,与此同时,上夹头和下夹头靠近。
[0013]包括复位弹簧,复位弹簧推动卡勾卡紧在卡槽上;驱动锁定件,卡勾从卡槽脱离,把手复位。
[0014]所述卡槽侧边设置开口,卡勾设置有斜面,驱动把手,卡勾在斜面的作用下顺势进入开口内并锁紧卡槽。
[0015]所述下夹头上设置有活动槽,把手前端固定有定位轴,定位轴在活动槽内滑动。
[0016]所述锅夹主体包括上主体和下主体,上主体和下主体之间形成安装腔室。
[0017]所述把手上设置有凹槽,把手处于展开状态,下主体的侧壁伸入凹槽内,让把手和下主体连接位置更为连续。
[0018]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0019]1、本技术采用上夹头和下夹头联动的方式,让两者可以同步展开和汇拢,从而让展开状态下上夹头和下夹头形成大敞口,该敞口优选为V形,V形敞口可以适合更多壁厚的锅具,大敞口可以让使用者更快对准锅具,而且联动的方式上夹头和下夹头之间汇拢更为快速,从而实现快速对准并快速夹紧的效果。
[0020]2、本技术的所述卡槽侧边设置开口,卡勾设置有斜面,驱动把手,卡勾在斜面的作用下顺势进入开口内并锁紧卡槽。通过自上而下的锁紧方式,让斜面可以更为起到效果,卡勾可以快速锁定卡槽。
[0021]3、本技术所述把手上设置有凹槽,把手处于展开状态,下主体的侧壁伸入凹槽内,通过插接的方式让把手可以稳定的安置在下主体上,把手不会晃动,方便使用者抓握。而且下主体的侧壁伸入凹槽内让把手和下主体连接位置更为连续,连接的位置不会夹手。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的收拢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4]图3是本技术的收拢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5]图4是本技术的收拢状态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图4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图6是本技术的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8]图7是本技术的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9]图8是本技术的展开状态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0]图9是图8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1]图10是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之一;
[0032]图11是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之二。
[0033]图中:1

锅夹主体;11

上主体;12

下主体;2

上夹头;21

挡壁;
[0034]29

弹性复位件;3

下夹头;31

台阶部;32

活动槽;4

把手;41

定位轴;42

凹槽;43

卡槽;431

开口;5

锁定件;51

卡勾;511

斜面;59

复位弹簧;9

锅具;L

夹紧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见图1

11所示:
[0036]一种锅夹,包括锅夹主体1,锅夹主体1的前端铰接有上夹头2和下夹头3,上夹头2和下夹头3之间形成夹紧间隙L,上夹头2和下夹头3之间相互抵靠,推动下夹头2/上夹头3,上夹头2和下夹头3均摆动并相互靠近,从而让夹紧间隙L减小;上夹头2和下夹头3上设置有软垫或胶木垫等垫体,垫体未在附图中标示,垫体进行接触锅体。如图2

5所示,上夹头2和下夹头3处于收拢状态;如图6

9所示,上夹头2和下夹头3处于展开状态,优选为上夹头2和下夹头3之间的夹紧间隙L呈现V形。
[0037]锅夹主体1上铰接有把手4,把手4与下夹头3联动,驱动把手4,上夹头2和下夹头3之间相互靠近;包括弹性复位件29,弹性复位件29作用在把手4/下夹头3/上夹头2上,把手4未受外力作用,弹性复位件29让把手4、下夹头3和上夹头2处于展开状态。操作时,使用者按下把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夹,其特征在于:包括锅夹主体(1),锅夹主体(1)的前端铰接有上夹头(2)和下夹头(3),上夹头(2)和下夹头(3)之间形成夹紧间隙(L),上夹头(2)和下夹头(3)之间相互抵靠,推动下夹头(3)/上夹头(2),上夹头(2)和下夹头(3)均摆动并相互靠近,从而让夹紧间隙(L)减小;锅夹主体(1)上铰接有把手(4),把手(4)与下夹头(3)联动,驱动把手(4),上夹头(2)和下夹头(3)之间相互靠近;包括弹性复位件(29),弹性复位件(29)作用在把手(4)/下夹头(3)/上夹头(2)上,把手(4)未受外力作用,弹性复位件(29)让把手(4)、下夹头(3)和上夹头(2)处于展开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头(3)上设置有推动部,上夹头(2)设置有与所述推动部配合的受力部,下夹头(3)转动并通过推动部驱动受力部,从而让上夹头(2)和下夹头(3)同步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部为台阶部(31),所述受力部为限位台阶部(31)上的挡壁(21),台阶部(31)与挡壁(21)之间时刻抵靠。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锅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29)一端抵靠在上夹头(2)上、另一端抵靠在锅夹主体(1)上。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锅夹,其特征在于:包括锁定件(5),锁定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天贵
申请(专利权)人:陈天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