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箍片材、卡箍及卡箍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3654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卡箍片材、卡箍以及卡箍组件,包括主体部和延伸部,主体部具有用于穿装形成卡箍的穿装孔、用于调节卡箍的径向力的第一孔部、第二孔部,其中,该卡箍片材加宽了主体部的宽度至15mm,并重新定义了第一孔部、第二孔部的尺寸以及两者的相对位置,与现有的同类弹簧卡箍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卡箍片材制成的卡箍能够在其内圈形成规整圆形、对圆管产生均匀的径向力的同时,有效地提高该卡箍的抱紧力,使得汽车运行的安全性可进一步得到提高,也使得该卡箍的可适用范围更广。也使得该卡箍的可适用范围更广。也使得该卡箍的可适用范围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卡箍片材、卡箍及卡箍组件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卡箍片材、卡箍及卡箍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弹簧卡箍是一种常用的汽车用配件,可用于对汽车上的管路等进行连接,弹簧卡箍依靠其自身的材料及形状产生抱紧力,从而抱紧圆管。为使弹簧卡箍更便于使用,一些弹簧卡箍还配有拉环,拉环使得弹簧卡箍保持在预张开的状态,从而可更方便地装配到圆管上。通常这样的弹簧卡箍的抱紧力有限,为了使弹簧卡箍能够适用于更多场景,并保障汽车运行时的安全性,有必要提高弹簧卡箍的抱紧力。
[0003]通常来说,加宽、加厚卡箍能够提高其抱紧力。然而,弹簧卡箍还需要能够在其自身的形状结构及夹紧力的作用下,使得其内圈能够形成与相应的圆管的管径相适配的规整圆形,从而在安装上之后,弹簧卡箍的内圈能够对相应管径的圆管产生均匀、理想的径向力,这样一来,才能够很好地抱紧圆管,承受足够的水压等。可见,对于弹簧卡箍的尺寸精度有着较高的要求,难以通过简单调整来实现其抱紧力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更高抱紧力且易于装配的卡箍以及卡箍组件,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卡箍片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呈长方形片状;以及延伸部,呈条形片状且宽度小于所述主体部,一端连接在所述主体部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中部,其中,所述主体部具有:第一孔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连接所述延伸部的一端;穿装孔,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以及第二孔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中部且靠近所述穿装孔,所述卡箍片材的长度为118.8~119.2mm,厚度为1.74~1.84mm,所述主体部的宽度为14.8~15.2mm,所述第一孔部为水滴形孔,其长度为16.3~16.7mm,所述第二孔部为圆角的等腰三角形孔,其长度为14.8~15.2mm,底边长度为3.8~4.2mm,所述第一孔部的较小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孔部的较小的一端相向设置,该两端之间的间距为13.8~14.2mm。
[0006]本技术提供的卡箍片材,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第一孔部的一端半径为1.8~2.2mm,另一端半径为0.8~1.2mm,所述第二孔部的角部的半径为0.8~1.2mm,所述第一孔部的较大的一端到所述延伸部的端部的距离为35.8~36.2mm,所述第二孔部到所述穿装孔的靠近所述第二孔部的端部的距离为2.8~3.2mm。
[0007]本技术提供的卡箍片材,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穿装孔包括:圆角的梯形孔;以及两个端部呈圆形的条形孔,分别连接在所述梯形孔的底边的两侧,两个所述条形孔之间形成条状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的端部呈圆形。
[0008]本技术提供的卡箍片材,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穿装孔的长度为31.3~31.7mm,最窄处的宽度为6.8~7.2mm,最宽处的宽度为8.8~9.2mm,所述穿装孔的一端到所述主体部的一端的距离为2.8~3.2mm,所述限位凸起的延伸长度为8.1~
8.5mm,宽度为2.8~3.2mm,所述限位凸起的端部的半径为1.3~1.7mm。
[0009]本技术提供的卡箍片材,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延伸部包括依次连接的过渡部分、延伸部分以及延伸端部,所述过渡部分连接在所述延伸部分以及所述主体部的一端之间,所述延伸端部的宽度为6.8~7.2mm,所述延伸部分从其连接所述过渡部分的一端到其连接所述延伸端部的一端,其宽度逐渐变小,所述延伸部分的连接所述过渡部分的一端的宽度为7.6~8mm。
[0010]本技术提供的卡箍片材,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主体部的靠近所述延伸部的两个角部为圆角,其圆角半径为1mm,所述主体部的远离所述延伸部的两个角部为倒角,其倒角尺寸为1mm
×
45
°
,所述延伸端部的角部为倒角,其倒角尺寸为1mm
×
45
°

[0011]本技术提供的卡箍片材,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卡箍片材由51CrV4钢带制成。
[00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卡箍,其特征在于:由上述的卡箍片材加工制成,该卡箍具有:卡箍本体,呈圈状,具有交合部,所述交合部由该卡箍片材的延伸部通过其穿装孔交合配合而形成;以及两个夹持耳,从所述交合部向所述卡箍本体的外侧延伸,用于辅助释放或张开该卡箍。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卡箍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的卡箍;以及夹扣,夹持在所述卡箍的两个夹持耳上,使该卡箍保持张开状态。
[0014]本技术提供的卡箍组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夹扣包括:夹持部,具有夹持用缺口,所述卡箍的两个所述夹持耳分别与该夹持用缺口的相对的两个内侧壁相抵接;以及拉环,与所述夹持部连接,供用户拆卸所述夹扣,所述夹持部的宽度为14.8~15.2mm。
[0015]技术作用与效果
[0016]根据本技术的卡箍片材、卡箍以及卡箍组件,包括主体部和延伸部,主体部具有用于穿装形成卡箍的穿装孔、用于调节卡箍的径向力的第一孔部、第二孔部,其中,该卡箍片材的主体部的宽度为14.8~15.2mm,其宽度大于现有技术中同类弹簧卡箍的宽度,并且其第一孔部、第二孔部的尺寸以及两者的相对位置与现有的同类弹簧卡箍不同,与现有的同类弹簧卡箍相比,本技术的卡箍片材制成的卡箍能够在其内圈形成规整圆形、对圆管产生均匀的径向力的同时,有效地提高该卡箍的抱紧力,使得汽车运行的安全性可进一步得到提高,该卡箍的可适用范围也更广。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卡箍片材的主视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卡箍片材带尺寸标注的主视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卡箍片材的剖视图;
[002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卡箍的主视图;
[002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卡箍的侧视图;
[0022]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夹扣的立体透视图;
[0023]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夹扣的主视图;
[0024]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夹扣带尺寸标注的主视图;
[0025]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夹扣带尺寸标注的后视图;
[0026]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夹扣带尺寸标注的的侧视图;
[0027]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卡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2是本技术对比例二中卡箍片材带尺寸标注的主视图。
[0029]附图标记:
[0030]卡箍片材10;主体部11;第一孔部111;第二孔部112;穿装孔113;梯形孔1131;条形孔1132;限位凸起113a;延伸部12;过渡部分121;延伸部分122;延伸端部123;卡箍30;卡箍主体31;交合部311;夹持耳32;夹扣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箍片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呈长方形片状;以及延伸部,呈条形片状且宽度小于所述主体部,一端连接在所述主体部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中部,其中,所述主体部具有:第一孔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连接所述延伸部的一端;穿装孔,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以及第二孔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中部且靠近所述穿装孔,所述卡箍片材的长度为118.8~119.2mm,厚度为1.74~1.84mm,所述主体部的宽度为14.8~15.2mm,所述第一孔部为水滴形孔,其长度为16.3~16.7mm,所述第二孔部为圆角的等腰三角形孔,其长度为14.8~15.2mm,底边长度为3.8~4.2mm,所述第一孔部的较小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孔部的较小的一端相向设置,该两端之间的间距为13.8~14.2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箍片材,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孔部的一端半径为1.8~2.2mm,另一端半径为0.8~1.2mm,所述第二孔部的角部的半径为0.8~1.2mm,所述第一孔部的较大的一端到所述延伸部的端部的距离为35.8~36.2mm,所述第二孔部到所述穿装孔的靠近所述第二孔部的端部的距离为2.8~3.2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箍片材,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穿装孔包括:圆角的梯形孔;以及两个端部呈圆形的条形孔,分别连接在所述梯形孔的底边的两侧,两个所述条形孔之间形成条状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的端部呈圆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箍片材,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穿装孔的长度为31.3~31.7mm,最窄处的宽度为6.8~7.2mm,最宽处的宽度为8.8~9.2mm,所述穿装孔的一端到所述主体部的一端的距离为2.8~3.2mm,所述限位凸起的延伸长度为8.1~8.5mm,宽度为2.8~3.2mm,所述限位凸起的端部的半径为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东张宇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沃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