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树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3424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树池结构,由树池、集水沟、蓄水模块组成,树池两侧及人行道上设置集水沟,集水沟内设有沸石滤料,且树池两侧设有蓄水模块,集水沟设于蓄水模块上方且集水沟与蓄水模块连接处底部设有开孔,雨水通过集水沟收集、净化后排入蓄水模块内,在蓄水模块中实现下渗、溢流,与现有生态树池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的优点在于:扩大了生态树池的汇水范围,可充分收集人行道雨水;具有雨水口的收水功能,可作为车行道雨水口的替代设施;提高了生态树池的雨水净化效果,解决了传统生态树池维护难得问题;赋予了生态树池的径流总量控制功能,能够削减暴雨峰值流量,能够有效缓解道路积水问题;提高了生态树池的雨水利用效果。池的雨水利用效果。池的雨水利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树池结构


[0001]本技术是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树池结构,属于树池


技术介绍

[0002]树池是城市中必不可少的绿化节点。现有的普通树池缺少生态理念,普遍存在空间狭窄、土壤条件差、排蓄能力弱方面问题,且一般高于地面,当下雨时,雨水无法自然流入,无法承担雨水收集、消纳、调蓄、净化的功能。
[0003]生态树池因其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应用灵活且具备雨水收集利用功能,在道路建设、片区改造等各项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现有得生态树池的建设理念相似,包括种植土层、砂滤层、蓄水层、排水管线、苗木等,在实际应用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0004]1、雨水收集范围小,现有的生态树池基本采用点状汇水方式,汇水范围仅局限于树池及周边区域,无法覆盖整个人行道及车行道,大部分道路雨水大部分仍然需要通过雨水口排除,雨水调蓄、净化的效率差;
[0005]2、径流总量控制能力弱,现有的生态树池的主要功能集中在树池上,缺少了对道路雨水径流总量控制的整体考虑,大部分生态树池没有径流总量控制功能,无法实现雨水污染削减以及雨水峰值削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树池结构,所述树池(1)设于人行道上,所述人行道一侧设有路缘石,其特征在于:所述树池(1)上设有铸铁板(11),该铸铁板(11)顶部与人行道齐平,且铸铁板(11)下方设有种植土层(12),所述种植土层(12)下方设有素土(13),所述树池(1)四周及两侧人行道上设有集水沟(2),所述树池(1)两侧下方设有蓄水模块(3),所述集水沟(2)设于蓄水模块(3)上方且集水沟(2)与蓄水模块(3)连接处底部设有开孔,所述集水沟(2)上方设有铸铁篦子(21),所述树池(1)四周的集水沟(2)内设有若干个溢流口(22),该溢流口(22)与蓄水模块(3)连通,所述集水沟(2)内装填有沸石滤料(23),所述蓄水模块(3)内设有溢流管(31),该溢流管(31)与市政雨水管网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树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树池(1)结构为边长0.8m的正方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鹏贵侯雷吴连丰王开春黄黛诗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