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性强的陶粒混凝土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3234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震性强的陶粒混凝土墙板,涉及陶粒混凝土墙板技术领域,包括墙板本体一和拼接子板,所述墙板本体一包括抗折肋板、减震弹簧、上缓冲板、下缓冲板、金属网片、防火岩棉板、发泡混凝土、陶粒层、轻质外饰板一和轻质外饰板二,且抗折肋板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两端连接有金属网片,所述抗折肋板的上方衔接有上缓冲板,且抗折肋板的下方衔接有下缓冲板,所述防火岩棉板设置于金属网片远离上缓冲板的一面。该抗震性强的陶粒混凝土墙板通过在抗折肋板两侧设置弹性的上缓冲板、下缓冲板,使得墙板本体一具有一定的抗震性,在满足轻质的条件下延长墙板的使用寿命,提高墙板的使用安全性。提高墙板的使用安全性。提高墙板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性强的陶粒混凝土墙板


[0001]本技术涉及陶粒混凝土墙板
,具体为一种抗震性强的陶粒混凝土墙板。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最为常见的建筑材料,是构成建筑物支撑的基础,在混凝土中常见的有陶粒混凝土,陶粒混凝土是以陶粒代替石子作为混凝土的骨料,而其作为填充物可以填充到墙板内部。
[0003]如申请号为CN202020788647.63的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保温结构的陶粒混凝土轻质墙板。该技术通过推动隔音板移动,隔音板会带动梯形卡块在梯形卡槽内滑动,当梯形卡块与梯形卡槽完全重合时,隔音板与板体会相互结合构成卡合结构,随后在隔音板远离板体的一侧粘连有墙面,实现了该机构阻隔声音的功能,从而提高了该机构在使用时的适用性。但是没有缓冲能力,在受到较大震动时不能够保证其抗震性以及稳定性。
[000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抗震性强的陶粒混凝土墙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震性强的陶粒混凝土墙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震性强的陶粒混凝土墙板,包括墙板本体一和拼接子板,所述墙板本体一包括抗折肋板、减震弹簧、上缓冲板、下缓冲板、金属网片、防火岩棉板、发泡混凝土、陶粒层、轻质外饰板一和轻质外饰板二,且抗折肋板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两端连接有金属网片,所述抗折肋板的上方衔接有上缓冲板,且抗折肋板的下方衔接有下缓冲板,所述防火岩棉板设置于金属网片远离上缓冲板的一面,且防火岩棉板远离金属网片的一面设置有发泡混凝土,所述发泡混凝土的内部填充有陶粒层,且发泡混凝土对称分布有两个,两个所述发泡混凝土的外部分别设置有轻质外饰板一和轻质外饰板二,所述拼接子板连接于墙板本体一的右端。
[0007]进一步的,所述抗折肋板呈波浪状,且上缓冲板、抗折肋板和下缓冲板呈一体化结构。
[0008]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网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金属网片之间通过减震弹簧弹性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网片、防火岩棉板和发泡混凝土长度一致,所述轻质外饰板一和轻质外饰板二分别呈“ㄇ”和倒“ㄇ”状。
[0010]进一步的,所述拼接子板的内侧设置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夹持臂。
[0011]进一步的,所述夹持臂呈
“┘”
状,且拼接子板的内表面通过转杆与夹持臂左端转
动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拼接子板的右侧衔接有拼接母板,且拼接母板的内表面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拼接母板的右侧设置有墙板本体二。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震性强的陶粒混凝土墙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抗震性强的陶粒混凝土墙板,通过在抗折肋板两侧设置弹性的上缓冲板、下缓冲板,使得墙板本体一具有一定的抗震性,在满足轻质的条件下延长墙板的使用寿命,提高墙板的使用安全性。
[0014]1、本技术抗折肋板呈波浪状设计,当受到地震的激励时,材质为聚氨酯橡胶的上缓冲板、下缓冲板可对抗折肋板的水平荷载进行分担,从而消耗地震输入能量,达到抗震效果。
[0015]2、本技术金属网片可对墙板本体一整体加强,使墙板本体一受到震动或撞击后不易断裂;设置的防火岩棉板,可以使墙板本体一具有防火、保温效果,轻质外饰板一和轻质外饰板二形成全包围结构,能使墙板本体一更加美观。
[0016]3、本技术通过克服复位弹簧回弹使夹持臂沿转杆外部朝拼接子板横向中轴线方向转动,在两个夹持臂合拢时进入拼接母板内侧,实现复位弹簧回弹后两个夹持臂分别勾取一根支撑架,达到易于拼装的效果,提高该陶粒混凝土墙板在使用时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抗震性强的陶粒混凝土墙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抗震性强的陶粒混凝土墙板的墙板本体一和墙板本体二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种抗震性强的陶粒混凝土墙板的支撑架和拼接母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墙板本体一;101、抗折肋板;102、减震弹簧;103、上缓冲板;104、下缓冲板;105、金属网片;106、防火岩棉板;107、发泡混凝土;108、陶粒层;109、轻质外饰板一;110、轻质外饰板二;2、拼接子板;3、复位弹簧;4、夹持臂;5、转杆;6、墙板本体二;7、支撑架;8、拼接母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2]如图1所示,一种抗震性强的陶粒混凝土墙板,包括墙板本体一1和拼接子板2,墙板本体一1包括抗折肋板101、减震弹簧102、上缓冲板103、下缓冲板104、金属网片105、防火岩棉板106、发泡混凝土107、陶粒层108、轻质外饰板一109和轻质外饰板二110,且抗折肋板101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减震弹簧102,减震弹簧102的两端连接有金属网片105,金属网片105设置有两个,两个金属网片105之间通过减震弹簧102弹性连接,抗折肋板101的上方衔接有上缓冲板103,且抗折肋板101的下方衔接有下缓冲板104,抗折肋板101呈波浪状,且上缓冲板103、抗折肋板101和下缓冲板104呈一体化结构,抗折肋板101呈波浪状设计,当受到地震的激励时,材质为聚氨酯橡胶的上缓冲板103、下缓冲板104可对抗折肋板101的水平荷载进
行分担,从而消耗地震输入能量,达到抗震效果,防火岩棉板106设置于金属网片105远离上缓冲板103的一面,且防火岩棉板106远离金属网片105的一面设置有发泡混凝土107,发泡混凝土107的内部填充有陶粒层108,且发泡混凝土107对称分布有两个,两个发泡混凝土107的外部分别设置有轻质外饰板一109和轻质外饰板二110,金属网片105、防火岩棉板106和发泡混凝土107长度一致,轻质外饰板一109和轻质外饰板二110分别呈“ㄇ”和倒“ㄇ”状,拼接子板2连接于墙板本体一1的右端,金属网片105可对墙板本体一1整体加强,使墙板本体一1受到震动或撞击后不易断裂;设置的防火岩棉板106,可以使墙板本体一1具有防火、保温效果,轻质外饰板一109和轻质外饰板二110形成全包围结构,能使墙板本体一1更加美观。
[0023]如图2和图3所示,拼接子板2的内侧设置有复位弹簧3,且复位弹簧3的另一端连接有夹持臂4,夹持臂4呈
“┘”
状,且拼接子板2的内表面通过转杆5与夹持臂4左端转动连接,拼接子板2的右侧衔接有拼接母板8,且拼接母板8的内表面固定有支撑架7,拼接母板8的右侧设置有墙板本体二6,通过克服复位弹簧3回弹使夹持臂4沿转杆5外部朝拼接子板2横向中轴线方向转动,在两个夹持臂4合拢时进入拼接母板8内侧,实现复位弹簧3回弹后两个夹持臂4分别勾取一根支撑架7,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性强的陶粒混凝土墙板,包括墙板本体一(1)和拼接子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本体一(1)包括抗折肋板(101)、减震弹簧(102)、上缓冲板(103)、下缓冲板(104)、金属网片(105)、防火岩棉板(106)、发泡混凝土(107)、陶粒层(108)、轻质外饰板一(109)和轻质外饰板二(110),且抗折肋板(101)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减震弹簧(102),所述减震弹簧(102)的两端连接有金属网片(105),所述抗折肋板(101)的上方衔接有上缓冲板(103),且抗折肋板(101)的下方衔接有下缓冲板(104),所述防火岩棉板(106)设置于金属网片(105)远离上缓冲板(103)的一面,且防火岩棉板(106)远离金属网片(105)的一面设置有发泡混凝土(107),所述发泡混凝土(107)的内部填充有陶粒层(108),且发泡混凝土(107)对称分布有两个,两个所述发泡混凝土(107)的外部分别设置有轻质外饰板一(109)和轻质外饰板二(110),所述拼接子板(2)连接于墙板本体一(1)的右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性强的陶粒混凝土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折肋板(101)呈波浪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国平张响周磊磊刘力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豪丰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