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音混凝土建筑板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3572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隔音混凝土建筑板材,外板体与内板体为相互平行的刚性薄板且之间的两侧分别垂直固定有刚性分隔板,分隔板之间在外板体上依次固定设有隔离板、隔音阻尼毡层、真空层,隔离板内部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降噪空腔,真空层内部镶嵌有等距离排列的吸音棉球,真空层远离隔音阻尼毡层一面与内板体固定,内板体远离外体板一面还固定有混凝土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降噪空腔对噪音进行折射及隔音阻尼毡层和真空层的阻挡,以及真空层内吸音棉球的吸附,能够有效对噪音进行隔断和吸附;且刚性的内、外板体配合两侧的分隔板及混凝土层,可提高整体的结构强度而不易断裂和破损,具有隔音效果好、重量轻、结构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特点。长的特点。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音混凝土建筑板材


[0001]本技术属于混凝土板材
,具体涉及一种隔音效果好、重量轻、结构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隔音混凝土建筑板材。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板材是预制的配筋混凝土板式构件,在房屋建筑中主要分为墙板、楼板和屋面板,这三种板有时可以互相通用。目前,混凝土板材主要分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两大类,也有应用如钢丝网、钢纤维或其他纤维等构成的混凝土板材。
[0003]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然后以波的形式在一定的介质(如固体、液体、气体)中进行传播,而较为嘈杂的环境会影响到人们休息,从而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传统的混凝土建筑板材隔音效果差,往往需要后续通过增加隔音层来提高隔音效果,造成不仅施工工期长、工程造价高,而且整体的使用寿命也较短。
[0004]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混凝土建筑板材隔音效果差的问题,有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泡沫颗粒的方式形成发泡混凝土板材,虽然具有一定的隔音效果且可减轻重量,但隔音能力仍然不足,而且还存在强度低、防火性能差的问题。另外,还有在混凝土层上或混凝土层间黏贴泡沫吸音层、吸音棉层以及中空的填充层,并在填充层内填充珍珠棉或蜂窝结构,然后通过结合至少前述两种吸音层来达到隔音降噪的目的;虽然隔音效果较传统混凝土建筑板材及发泡混凝土板材都有较大的提高,但由于各层之间通过黏贴结构相互连接,而部分隔音层结构的强度较低乃至存在变形较大的问题,因此整体黏贴结合后存在着结构强度不高、容易分层剥离的问题,导致板材的使用寿命较低。为此,现有技术中还有通过在混凝土板材中部设置中空的装配槽,然后在装配槽内插接由前述隔音层构成的降噪组件,从而保证整体结构强度的同时,也能有效的提高隔音效果;但由于降噪组件插接在刚性的装配槽内,降噪组件难以与装配槽的槽壁紧密贴合,因此不仅作用在混凝土板材的作用力降噪组件不能分担,使得混凝土板材的承载能力同比降低,导致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断裂和局部破损的问题,而且噪声还容易在刚性的混凝土板材内传导,导致隔音降噪效果仍然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隔音效果好、重量轻、结构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隔音混凝土建筑板材。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外板体、内板体,所述外板体与内板体为相互平行的刚性薄板且之间的两侧分别垂直固定连接有刚性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之间在外板体上依次固定设置有隔离板、隔音阻尼毡层、真空层,所述隔离板的内部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降噪空腔,所述真空层内部镶嵌有等距离排列的吸音棉球,所述真空层远离隔音阻尼毡层的一面与内板体固定连接,所述内板体远离外板体的一面还固定设置有混凝土层。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08]1、本技术通过在外板体、内板体及分隔板合围的空腔内,依次固定设置隔离
板、隔音阻尼毡层、真空层,以隔离板内部的降噪空腔对噪音进行折射,降低噪音传播;进一步以隔音阻尼毡层和真空层对噪音进行阻挡,以及真空层内的吸音棉球对噪音进行吸附,从而形成多重隔音吸音结构,能够有效对噪音进行隔断和吸附,可避免噪音传播进入建筑内部而影响内部人员正常的工作和休息。特别是在真空层上设置隔音纤维层及降噪层,还可再次对噪音进行阻断和吸收,从而进一步提高隔音效果。
[0009]2、本技术通过在刚性的内、外板体两侧分别垂直固定设置刚性的分隔板,使得结构强度较低的隔离板、隔音阻尼毡层及真空层紧密的相互贴合在空腔内,不仅各隔音层可分担并传导作用在混凝土层的作用力以提高整体的承重能力,而且紧密贴合的结构在两侧分隔板的约束下可避免出现层间滑移错位及分层剥离的问题,从而可提高整体的结构强度,板材使用过程中不易出现断裂和破损,因此可提高使用寿命长。
[0010]3、本技术以刚性的外板体、内板体及分隔板模块化结合形成骨架,然后通过内部空腔内的各隔音层形成隔音结构,而骨架由各刚性层分体连接而成,故而相互连接面之间必然存在缝隙,因此连接面会削弱噪音在各刚性模块之间的传导,结合各隔音层的隔断和吸附,相较混凝土板材中设置装配槽的结构,可有效提高板材整体的隔音效果。
[0011]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注浆效率高、使用要求低、注浆管提取容易、充填质量稳定可靠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3]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4]图3为图2之A

A向局部视图;
[0015]图4为图2之B

B向局部视图;
[0016]图中:1

外板体,2

隔离板,3

隔音阻尼毡层,4

凹槽,5

分隔板,6

固定杆,7

混凝土层,8

内板体,9

隔音纤维层,10

降噪层,11

吸音棉球,12

固定板,13

真空层,14

降噪空腔,15

加固钢筋Ⅱ,16

加固钢筋Ⅰ,17

石棉板,18

防水层,19

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技术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8]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外板体1、内板体8,所述外板体1与内板体8为相互平行的刚性薄板且之间的两侧分别垂直固定连接有刚性的分隔板5,所述分隔板5之间在外板体1上依次固定设置有隔离板2、隔音阻尼毡层3、真空层13,所述隔离板2的内部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降噪空腔14,所述真空层13内部镶嵌有等距离排列的吸音棉球11,所述真空层13远离隔音阻尼毡层3的一面与内板体8固定连接,所述内板体8远离外板体1的一面还固定设置有混凝土层7。
[0019]所述外板体1上间隔垂直固定设置有至少两根固定杆6,所述固定杆6依次贯穿隔离板2、隔音阻尼毡层3、真空层13、降噪层10、隔音纤维层9、内板体8及混凝土层7且延伸至混凝土层7的外部,所述固定杆6在混凝土层7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
[0020]所述固定杆6贯穿并延伸至混凝土层7外部的部分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固定板12设置有与固定杆6上的外螺纹配合的螺纹孔,所述固定板12与固定杆6螺纹啮合的连接。外板体上设置依次贯穿隔离板、隔音阻尼毡3、真空层、降噪层、隔音纤维层、内板体及混凝土层的固定杆,并配合固定板,不仅可防止各隔音层之间出现滑移错位及分层问题,而且固定杆和固定板还能有效对雨水进行隔断,避免雨水渗透入外板体的内部而导致板材受潮。
[0021]如图2所示,所述分隔板5之间在真空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音混凝土建筑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板体(1)、内板体(8),所述外板体(1)与内板体(8)为相互平行的刚性薄板且之间的两侧分别垂直固定连接有刚性的分隔板(5),所述分隔板(5)之间在外板体(1)上依次固定设置有隔离板(2)、隔音阻尼毡层(3)、真空层(13),所述隔离板(2)的内部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降噪空腔(14),所述真空层(13)内部镶嵌有等距离排列的吸音棉球(11),所述真空层(13)远离隔音阻尼毡层(3)的一面与内板体(8)固定连接,所述内板体(8)远离外板体(1)的一面还固定设置有混凝土层(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隔音混凝土建筑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体(1)上间隔垂直固定设置有至少两根固定杆(6),所述固定杆(6)依次贯穿隔离板(2)、隔音阻尼毡层(3)、真空层(13)、降噪层(10)、隔音纤维层(9)、内板体(8)及混凝土层(7)且延伸至混凝土层(7)的外部,所述固定杆(6)在混凝土层(7)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隔音混凝土建筑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6)贯穿并延伸至混凝土层(7)外部的部分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固定板(12)设置有与固定杆(6)上的外螺纹配合的螺纹孔,所述固定板(12)与固定杆(6)螺纹啮合的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隔音混凝土建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波管力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