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携带的岩土工程状态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7761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23
本技术公开一种便于携带的岩土工程状态监测装置,监测装置本体活动设于箱体内,箱盖活动扣设在箱体开口端,箱盖顶面设有提手;箱盖底端设有多个防护机构,箱盖底端垂直设有多个限位孔,防护机构的限位杆为“T”形杆并滑动设于限位孔内且杆端向外延伸,限位弹簧抵接的设于限位孔内的限位杆后端,箱盖扣合在箱体时限位杆的杆端抵紧监测装置本体顶面,监测装置本体底面与箱体间还设有底垫。本技术在箱盖上设置多个由限位弹簧支撑并可抵紧监测装置本体的防护机构,同时在监测装置本体底面与箱体间设置底垫,从而可对监测装置本体形成包裹式的防护,避免监测装置本体存储及携带时受损,具有结构简单、防护效果好、便于携带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岩土工程,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防护效果好的便于携带的岩土工程状态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1、岩土工程状态监测是为研究岩土体及岩土体相关的工程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安装或埋设仪器设备,对岩土体或工程结构物的稳定性性状及变化规律进行动态测试的技术操作。因此,要想了解岩土工程的状态并获得相关的数据,往往需要工作人员实地考察和携带监测仪器设备进行监测,如沉降监测装置就是岩土工程状态监测过程中常用的一种设备,沉降监测装置一般包括用于跟随地面一同沉降的重力块,以及用于跟随重力块一同移动的指针、带有沉降距离的测量尺等活动结构。但是,现有的岩土工程状态监测仪器设备大多以泡沫箱包装,或者在塑料箱内设置减振垫的形式进行防护包装,虽然能够满足短距离携带或试验室环境储存、运输,但对于野外、工地作业时的携带、储存及运输而言,现有的岩土工程状态监测仪器的防护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2、1、现有技术中岩土工程状态监测装置的防护效果差,在对监测装置进行存放时容易因装置本身缺少防护结构或防护效果较差,导致在野外、工地等复杂环境下装置容易因碰撞等而造成损坏,影响施工进度;

3、2、现有技术中的岩土工程状态监测装置大多仅考虑搬运的问题,而没有设置携带结构或包装体积较大,导致工作人员需要远距离携带时非常不方便,从而使得外出监测时的便捷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构简单、防护效果好的便于携带的岩土工程状态监测装置。

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箱体、箱盖、监测装置本体,所述监测装置本体活动设置于箱体内,所述箱盖活动扣设在箱体的开口端,所述箱盖的顶面设置有提手;所述箱盖的底端间隔设置有多个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限位杆、限位弹簧,所述箱盖的底端间隔垂直设置有多个限位孔,所述限位杆为“t”形杆并滑动设置于限位孔内且杆端向外延伸,所述限位弹簧两端抵接的设置于限位孔内的限位杆后端,所述箱盖扣合在箱体时限位杆的杆端抵紧监测装置本体的顶面,所述监测装置本体的底面与箱体之间还设置有底垫。

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4、1、本技术通过在箱盖上设置多个由限位弹簧支撑并可抵紧监测装置本体的防护机构,同时在监测装置本体底面与箱体间设置底垫,从而可对监测装置本体形成上下夹持的包裹式防护,可有效避免监测装置本体由于外界挤压、碰撞等因素导致受损,而且还可避免监测装置本体在携带时发生晃动而与箱体产生碰撞而受损的问题,满足了野外、工地等恶劣环境下的可靠作业要求。

5、2、本技术箱盖上设置的多个防护机构,可各自独立的抵紧监测装置本体,从而相较整体式缓冲结构可有效缓冲作用于监测装置本体的局部冲击,而且还能有效抵紧监测装置本体的非平整表面,从而可缓解乃至避免整体式缓冲结构易造成监测装置本体的凸出部应力过大的问题。

6、3、本技术还在箱盖上设置便于手持携带的提手,以此可方便移动搬运监测装置本体,特别是适合长距离携带,进一步的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特别是在箱盖两侧铰接加固板,并通过螺钉ⅱ将加固板与箱体形成可拆卸的固定连接结构,既能使箱盖与箱体形成可靠连接以保护监测装置本体,而且也能避免传统箱盖的铰接连接由于存在间隙导致其上的防护机构与监测装置本体摩擦及碰撞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对监测装置本体的防护效果。

7、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防护效果好、便于携带的特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携带的岩土工程状态监测装置,包括箱体(1)、箱盖(2)、监测装置本体(3),所述监测装置本体(3)活动设置于箱体(1)内,所述箱盖(2)活动扣设在箱体(1)的开口端,所述箱盖(2)的顶面设置有提手(4);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2)的底端间隔设置有多个防护机构(5),所述防护机构(5)包括限位杆(501)、限位弹簧(502),所述箱盖(2)的底端间隔垂直设置有多个限位孔(201),所述限位杆(501)为“T”形杆并滑动设置于限位孔(201)内且杆端向外延伸,所述限位弹簧(502)两端抵接的设置于限位孔(201)内的限位杆(501)后端,所述箱盖(2)扣合在箱体(1)时限位杆(501)的杆端抵紧监测装置本体(3)的顶面,所述监测装置本体(3)的底面与箱体(1)之间还设置有底垫(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携带的岩土工程状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5)还包括防护壳(503),所述防护壳(503)为一端收口的空心圆柱体,所述防护壳(503)嵌入在限位孔(201)内,所述限位杆(501)滑动设置于防护壳(503)内且杆端自收口处向外延伸,所述限位弹簧(502)活动设置于防护壳(503)内,所述限位弹簧(502)的自由长度大于限位杆(501)后端面至限位孔(201)底面的距离,或者限位弹簧(502)的自由长度大于限位杆(501)后端面至防护壳(503)底部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便于携带的岩土工程状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503)远离收口的另一端为敞口结构或平底的封闭结构,所述防护壳(503)的外圆面近收口一侧同轴固定设置有连接环(504),所述连接环(504)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孔,所述连接环(504)通过穿过连接孔的螺钉Ⅰ(505)与箱盖(2)的底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便于携带的岩土工程状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503)远离收口的另一端为敞口结构,所述防护壳(503)外圆面的敞口侧同轴固定设置有连接环(504),所述箱盖(2)的顶端设置有连通限位孔(201)的凹槽(202),所述凹槽(202)内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所述连接环(504)上下贴合的设置于凹槽(202)内的固定板(7)底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便于携带的岩土工程状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501)的杆端顶部黏性连接有缓冲块(8)。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便于携带的岩土工程状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本体(3)的侧面与箱体(1)之间还设置有防碰撞凸块(9),所述防碰撞凸块(9)黏性连接在箱体(1)的内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便于携带的岩土工程状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2)的两端铰接有加固板(11),所述加固板(11)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箱体(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通孔对应的螺孔,所述加固板(11)通过穿过通孔与螺孔的螺钉Ⅱ(12)与箱体(1)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便于携带的岩土工程状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2)的顶面上对称固定设置有固定块(13),两固定块(13)平行设置有同轴的转轴孔,两固定块(13)的转轴孔之间安装有转轴(14),所述提手(4)的两侧固定连接或滑动套接在转轴(14)的外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便于携带的岩土工程状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4)沿长度方向的一侧或两侧固定设置有金属片(15),所述箱盖(2)的顶面上固定设置有可与金属片(15)相配合的磁铁(1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携带的岩土工程状态监测装置,包括箱体(1)、箱盖(2)、监测装置本体(3),所述监测装置本体(3)活动设置于箱体(1)内,所述箱盖(2)活动扣设在箱体(1)的开口端,所述箱盖(2)的顶面设置有提手(4);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2)的底端间隔设置有多个防护机构(5),所述防护机构(5)包括限位杆(501)、限位弹簧(502),所述箱盖(2)的底端间隔垂直设置有多个限位孔(201),所述限位杆(501)为“t”形杆并滑动设置于限位孔(201)内且杆端向外延伸,所述限位弹簧(502)两端抵接的设置于限位孔(201)内的限位杆(501)后端,所述箱盖(2)扣合在箱体(1)时限位杆(501)的杆端抵紧监测装置本体(3)的顶面,所述监测装置本体(3)的底面与箱体(1)之间还设置有底垫(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携带的岩土工程状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5)还包括防护壳(503),所述防护壳(503)为一端收口的空心圆柱体,所述防护壳(503)嵌入在限位孔(201)内,所述限位杆(501)滑动设置于防护壳(503)内且杆端自收口处向外延伸,所述限位弹簧(502)活动设置于防护壳(503)内,所述限位弹簧(502)的自由长度大于限位杆(501)后端面至限位孔(201)底面的距离,或者限位弹簧(502)的自由长度大于限位杆(501)后端面至防护壳(503)底部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便于携带的岩土工程状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503)远离收口的另一端为敞口结构或平底的封闭结构,所述防护壳(503)的外圆面近收口一侧同轴固定设置有连接环(504),所述连接环(504)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孔,所述连接环(504)通过穿过连接孔的螺钉ⅰ(505)与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杰成词峰雍伟勋肖经光胡经魁顾兢杨继华万迪军胡龙张俊彭勇胜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