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疮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2813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疮贴,包括粘接纸,柔性且具有观察口,粘接纸包括层叠连接的基层、粘贴层和防粘层;保护盖和连接组件,连接组件位于观察口的外侧且沿观察口的周向分布于基层背对粘贴层的一面,保护盖为柔性且通过连接组件与粘接纸可拆卸连接,保护盖与基层相邻的一面设置有泡沫敷芯,压疮贴使用状态下,泡沫敷芯设置于观察口的内侧且夹设于保护盖和患者皮肤之间。该压疮贴通过沿观察口周向分布的连接组件实现保护盖与粘接纸的可拆卸连接,保护盖可从容易位置撕开,方便调节观察口打开的位置和大小,观察伤口愈合情况,不仅如此,更换泡沫敷贴时,仅需将保护盖从粘接纸上分开,无需将粘接纸从患者皮肤上撕下,避免对患者皮肤造成伤害。患者皮肤造成伤害。患者皮肤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疮贴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压疮贴。

技术介绍

[0002]压疮贴在临床上主要是运用治疗褥疮比较合理的一种方式,病人由于长时间不能活动,容易出现褥疮,而压疮贴的医用敷料可直接贴到患处,方便伤口吸收敷料处的药物,达到辅助治疗伤口的作用,同时还能对伤口进行保护,防止药物流失,避免伤口上的药物被去除掉,不仅如此,使用压疮贴后,能够给患处提供赶紧的环境,预防细菌的侵入,防止褥疮的液体流出导致交叉感染以达到抑制细菌的效果。
[0003]现有技术中,为了方便观察伤口愈合情况,避免频繁更换压疮贴,公告号为CN212592709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压疮贴,包括粘贴层,粘贴层上设有粘性薄膜;粘贴层的中部设有观察口,观察口上对应其形状覆盖有U形盖,U形盖的中部设有泡沫敷芯,观察口处设置有使U形盖打开和关闭的自封结构,自封结构包括设置在粘贴层的凹扣和相对设置在U形盖上的凸扣,凹扣与凸扣相互匹配。该压疮贴采用凹扣与凸扣形成的自封结构,能够不影响压疮贴的粘性,可通过观察口直接换药,便于观察压疮部位皮肤或破溃创面的愈合情况,减少反复撕拉压疮贴给病人带来的伤害。
[0004]但是上述压疮贴固定贴合于患者皮肤上后,由于U形盖的其中一条边与粘贴层固定连接,导致U形盖的打开位置和方向固定,并且U形盖通过凸扣和凹扣与粘接层连接,使得U形盖的打开幅度固定,即无法控制观察口的外露尺寸;不仅如此,由于人体皮肤表面为曲面,采用凸扣和凹扣使得U形盖和粘接层连接稳固性差,当粘接层粘贴于患者表面皮肤后,凹扣容易变形,凸扣难以与凹扣形成稳定的连接,导致U形盖容易从粘接层上脱落了;此外,泡沫敷芯更换时,需要将整个粘接层从患者皮肤上撕下,容易刺激患者伤病部位,操作不慎,容易给病人带来伤害。
[0005]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压疮贴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方便从不同角度打开观察口且可调节观察口打开尺寸、保证泡沫敷芯与伤口接触保证疗效同时便于更换泡沫敷芯并避免更换过程中刺激患者皮肤的压疮贴。
[0007]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压疮贴,包括:
[0008]粘接纸,所述粘接纸为柔性且具有观察口,所述粘接纸包括沿自身厚度方向依次层叠连接的基层、粘贴层和防粘层;
[0009]保护盖和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位于所述观察口的外侧且沿所述观察口的周向分布于所述基层背对所述粘贴层的一面,所述保护盖为柔性且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粘接纸可拆卸连接,所述保护盖与所述基层相邻的一面设置有泡沫敷芯,所述压疮贴使用状态下,所述泡沫敷芯设置于所述观察口的内侧且夹设于所述保护盖和患者皮肤之间。
[0010]优选的,为了方便保护盖与粘接纸的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保护盖和所述基层之间的粘扣带。
[0011]优选的,为了避免泡沫敷芯脱落松动,所述泡沫敷芯固定于所述保护盖上。
[0012]优选的,为了观察泡沫敷芯的敷药状况,所述保护盖为透明的保护膜。
[0013]优选的,为了保证患者皮肤与空气接触,有利于创面干燥和愈合,避免敷药部位闷热潮湿,所述保护盖上设置有透气通孔,所述透气通孔设置于所述泡沫敷芯的周向外缘和所述观察口的周向内壁之间。
[0014]优选的,为了方便撕开保护盖,所述保护盖背对所述观察口的一侧设置有牵引件,所述牵引件与所述保护盖的周向外缘紧邻设置。
[0015]优选的,为了便于从不同的角度位置撕开保护盖,所述牵引件为一体成型于所述保护盖上且为柔性的牵引片,所述牵引片沿所述保护盖的周向设置。
[0016]优选的,为了便于从不同的角度位置撕开保护盖,所述保护盖包括牵引部,所述牵引部设置于所述保护盖的周向外缘且围设于所述粘接纸的外侧。
[0017]优选的,为了包围患者褥疮部位,所述基层为闭环状。
[0018]优选的,为了保证粘接强度同时避免粘接面积过大,影响患者皮肤的透气,所述基层周向外缘与所述基层周向内壁的间距为5

15mm。
[0019]综上所述,本技术压疮贴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沿观察口周向分布的连接组件实现保护盖与粘接纸的可拆卸连接,保护盖可从容易位置撕开,方便调节观察口打开的位置和大小,观察伤口愈合情况,不仅如此,更换泡沫敷贴时,仅需将保护盖从粘接纸上分开,无需将粘接纸从患者皮肤上撕下,避免对患者皮肤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的爆炸示意图;
[0022]图3是图1另一视角的爆炸示意图;
[0023]图4是图1的正视图;
[0024]图5是图1的A

A向剖面图;
[0025]图6是本技术观察口部分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0028]图9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0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1是图10的爆炸示意图;
[0031]图12是图10另一视角的爆炸示意图;
[0032]图中:100、粘接纸;101、观察口;102、基层;103、粘贴层;104、防粘层;200、保护盖;201、透气通孔;202、牵引部;300、连接组件;301、子贴;302、母贴;400、泡沫敷芯;500、牵引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4]第一实施例
[0035]如图1

图6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压疮贴,包括:
[0036]粘接纸100,粘接纸100为柔性且具有观察口101,粘接纸100包括沿自身厚度方向依次层叠连接的基层102、粘贴层103和防粘层104;
[0037]保护盖200和连接组件300,连接组件300位于观察口101的外侧且沿观察口101的周向分布于基层102背对粘贴层103的一面,保护盖200为柔性且通过连接组件300与粘接纸100可拆卸连接,保护盖200与基层102相邻的一面设置有泡沫敷芯400,压疮贴使用状态下,泡沫敷芯400设置于观察口101的内侧且夹设于保护盖200和患者皮肤之间。
[0038]具体的,基层102和粘贴层103的形状尺寸相同,均为矩形框结构,使得基层102的内侧和粘贴层103的内侧形成观察口101,粘贴层103主要由具有粘性的粘接胶构成,而防粘层104为矩形的离型纸,起到隔离粘贴层103粘接胶的作用,防粘层104覆盖观察口101,且基层102、粘贴层103和防粘层104三者的周向外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疮贴,其特征在于,包括:粘接纸,所述粘接纸为柔性且具有观察口,所述粘接纸包括沿自身厚度方向依次层叠连接的基层、粘贴层和防粘层;保护盖和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位于所述观察口的外侧且沿所述观察口的周向分布于所述基层背对所述粘贴层的一面,所述保护盖为柔性且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粘接纸可拆卸连接,所述保护盖与所述基层相邻的一面设置有泡沫敷芯,所述压疮贴使用状态下,所述泡沫敷芯设置于所述观察口的内侧且夹设于所述保护盖和患者皮肤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疮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保护盖和所述基层之间的粘扣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疮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敷芯固定于所述保护盖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疮贴,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为透明的保护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囡陈昌红孙丽萍薛玉吕琦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