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球成像和远近视成因的仿真演示教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2600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教育演示教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眼球成像和远近视成因的仿真演示教具,包括光源模块、透镜模块、人眼模块、人脑模块和底座模块;光源模块包括光源面板,光源面板包括可成像光源与三线平行激光光源;透镜模块包括透镜;人眼模块包括成像小孔、晶状体和视网膜;人脑模块包括大脑模型,大脑模型包括视觉分区,视觉分区上设有视觉分区光源;视觉分区与视网膜间连接灯带;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直观演示透镜对远近视眼的矫正作用;高度仿真的人眼结构能够模拟眼球各部分结构对眼球成像的调节作用,能够强调大脑皮层才是视觉形成的位置这一教学点,演示中无需频繁更换各类教具,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球成像和远近视成因的仿真演示教具


[0001]本技术适用于教育演示教具
,提供了一种眼球成像和远近视成因的仿真演示教具。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远近视成因教学过程中,经常通过多种教具的配合使用对学生进行更加直观的演示教学,其中必要的如发光光源、屈光透镜、成像屏等。而市面上眼球成像和远近视成因的仿真教具的结构普遍过于单一,模型不仅不能清晰演示光线在眼球内部的传播路径,也无法演示眼球内部瞳孔、睫状肌、晶状体等结构的调节功能,展示远近视眼成因时,不能与矫正镜相互配合演示。市面上的眼球成像和远近视成因仿真教具没有设置大脑模型,学生容易误认为物像在视网膜上形成是视觉形成的终点,忽视了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才是视觉形成的位置。
[0003]综上可知,现有仿真远近视成因的教具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球成像和远近视成因的仿真演示教具,其功能全面;高度仿真的人眼模型与三线平行激发光源配合使用能够清晰演示光线在眼球内部的传播路径以及矫正镜对光线的会聚和发散作用,与可成像光源配合使用能够清晰演示光经过晶状体等结构的折射后会在视网膜上呈现一个上下颠倒的像;通过简单实用的可拆卸更换的透镜改变演示条件,能直观呈现矫正镜对远近视眼的矫正作用;高度仿真的人眼模型能够演示眼球内部结构对眼球成像的调节功能,通过可调节曲率的晶状体能够展示远近视成因;通过改变成像小孔的通光量,能够演示弱光环境和强光环境中瞳孔的调节功能;通过人脑模块的发光电路,能够突出视觉信号由视网膜传导至大脑视觉中枢的环节,强调了大脑皮层视觉中枢才是视觉形成的位置这一教学点。模块化的整体设计无需频繁更换各类教具,可以缩减教学演示时间,眼球结构的动态演示设计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眼球结构变化,可以显著提升教学质量。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眼球成像和远近视成因的仿真演示教具,包括:光源模块、透镜模块、人眼模块和人脑模块;
[0006]所述光源模块包括光源面板;所述光源面板的正面设有可成像光源与三线平行激光光源;
[0007]所述透镜模块包括透镜座,透镜座上设置透镜;
[0008]所述人眼模块包括脉络膜壳;所述脉络膜壳的外部前端设置虹膜壳,所述虹膜壳中间设置成像小孔;所述脉络膜壳内部前端设置晶状体;所述脉络膜壳后方设置视网膜;
[0009]所述人脑模块包括大脑模型;所述大脑模型后方设有视觉分区;所述视觉分区上设有视觉分区光源;所述视觉分区与视网膜之间连接灯带。
[0010]进一步的,所述教具还包括底座模块,所述底座模块包括一个滑动组件和四组升降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轨,所述滑轨与滑块滑动连接;所述滑轨的底部固定连接若干个底座;所述每组升降组件均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部固定连接滑块的顶部;所述支撑杆内部套接能够上下运动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顶部分别与光源面板、透镜座、球形壳和大脑模型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上下运动的方式为:所述支撑杆的内部设置中空腔;支撑杆的上部设置齿轮槽与中空腔连通,齿轮槽中设置可转动的齿轮;伸缩杆上设置齿条,齿条与齿轮啮合。
[0012]进一步的,所述人眼模块包括巩膜壳;所述巩膜壳的内部设置脉络膜壳;所述脉络膜壳的外部前端设置虹膜壳,所述虹膜壳中间设置成像小孔,所述虹膜壳前方设置角膜壳;所述脉络膜壳的内部前端设置睫状体,所述睫状体内部设置晶状体槽;所述晶状体槽内部设置晶状体;所述晶状体四周与睫状体固定连接;所述脉络膜壳内部后方设置视网膜。
[0013]进一步的,所述睫状体、脉络膜壳、巩膜壳内部分别设置一级导管孔、二级导管孔和三级导管孔;所述晶状体边缘固定连接导管,所述导管依次穿过一级导管孔、二级导管孔和三级导管孔;所述导管固定连接注射剂;所述晶状体、导管和注射器内部含有透明液体。
[0014]进一步的,所述虹膜壳中央设有两个牵拉带孔;所述虹膜壳上对称设置两条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两个限位杆;所述成像小孔的两侧分别设有遮光片;所述遮光片后方固定连接牵拉带;所述遮光片和牵拉带嵌入安装在凹槽内;所述牵拉带穿出牵拉带孔;所述遮光片上均设置两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限位杆对应嵌套连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透镜座上边缘设置透镜槽;所述透镜槽上设置透镜;所述透镜包括凸透镜和凹透镜。
[001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近视成因仿真演示教具,该教具在光源模块上设置光源面板,光源面板的正面设有可成像光源与三线平行激光光源;透镜模块上设置透镜;人眼模块包括巩膜壳,巩膜壳内部套接脉络膜壳,脉络膜壳的前端从外向内依次设置晶状体和视网膜;人脑模块包括大脑模型,大脑模型后方设有视觉分区,视觉分区上设有视觉分区光源;视觉分区与视网膜之间连接灯带;教具实际使用时,通过调节滑动组件与升降组件使各模块到达一定位置,光源模块发出光源,依次经过角膜壳、成像小孔和晶状体、玻璃体,最终在视网膜上投射为一个与原光源上下颠倒的图像或会聚成焦点,此时灯带与视觉分区光源开启,完成眼球成像演示;通过推拉注射器,调节晶状体曲度,移动眼球模型至图像清晰,完成远近视眼成因演示;通过安装透镜,移动眼球模型至图像清晰,完成远近视眼矫正演示;通过牵拉牵拉带孔,改变成像小孔通光量,完成瞳孔调节演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整套装置功能全面,高度仿真的人眼模型与三线平行激发光源配合使用能够清晰演示光线在眼球内部的传播路径,与可成像光源配合使用能够清晰演示光经过晶状体等结构的折射后会在视网膜上呈现一个上下颠倒的像;通过简单实用的可拆卸更换的透镜改变演示条件,能直观呈现矫正镜对远近视眼的矫正作用;高度仿真的人眼模型能够演示眼球内部结构对眼球成像的调节功能,通过可调节的晶状体能够展示远近视成因;通过改变成像小孔的通光量,能够演示弱光环境和强光环境中瞳孔的调节功能;人脑模块的设置能够生动形象的表达出视觉信号由视网膜传导至大脑视觉中枢的环节,强调了大脑皮层视觉中枢才是视觉形成的位置这一教学点。模块化的整体设计无需频繁更换各类教具,可以缩
减教学演示时间,眼球结构的动态演示设计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眼球结构变化,可以显著提升教学质量。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光源模块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透镜模块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透镜模块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人眼模块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巩膜壳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人眼模块四瓣结构剖面图;
[0024]图8是人脑模块结构示意图;
[0025]图9是底座模块结构示意图;
[0026]在图中:1

光源模块;11

光源面板;111

可成像光源;112

三线平行激光光源;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球成像和远近视成因的仿真演示教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模块、透镜模块、人眼模块和人脑模块;所述光源模块包括光源面板;所述光源面板的正面设有可成像光源与三线平行激光光源;所述透镜模块包括透镜座,透镜座上设置透镜;所述人眼模块包括巩膜壳,巩膜壳内部套接脉络膜壳;所述脉络膜壳前端从外向内依次设置成像小孔和晶状体;所述脉络膜壳后方设置视网膜;所述人脑模块包括大脑模型;所述大脑模型后方设有视觉分区;所述视觉分区上设有视觉分区光源;所述视觉分区与球形壳之间连接灯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球成像和远近视成因的仿真演示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远近视成因仿真演示教具还包括底座模块,所述底座模块包括一个滑动组件和四组升降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轨,所述滑轨与滑块滑动连接;所述滑轨的底部固定连接若干个底座;所述每组升降组件均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部固定连接滑块的顶部;所述支撑杆内部套接能够上下运动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顶部分别与光源面板、透镜座、巩膜壳和大脑模型的底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眼球成像和远近视成因的仿真演示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上下运动的方式为:所述支撑杆的内部设置中空腔;支撑杆的上部设置齿轮槽与中空腔连通,齿轮槽中设置可转动的齿轮;伸缩杆上设置齿条,齿条与齿轮啮合。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茗暄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