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2556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无线充电设备,包含发射线圈和发射驱动板,还包含中空框体、顶板、隔风板与散热装置。中空框体包含相向设置的第一面与第二面,第一面包含第一外表面与第一内表面,第二面包含第二外表面与第二内表面,发射线圈置于第一外表面,发射驱动板置于第二外表面;顶板用于覆盖置于第一外表面的发射线圈,并与第一外表面相贴合;隔风板设置于第一内表面与第二内表面之间,隔风板与第一内表面形成第一风道,隔风板与第二内表面形成第二风道。隔风板与第二内表面形成第二风道。隔风板与第二内表面形成第二风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充电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提升充电功率和充电速度的高功率车载无线充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车载无线充电过程中,无线充电设备和手机等移动设备都会产生很多热量,导致设备升温。一般地,主要发热部分包含无线充电设备里的发射线圈和发射驱动板,以及移动设备里的接收线圈、电池和其它电子器件。
[0003]手机等移动设备通常有一个温度阈值,当移动设备的温度超过它时,则会导致充电停止或者降额。另外,手机等移动设备的电池容量当前呈现变大的趋势,同时用户又有缩短无线充电的时长要求。这样愈发加剧了充电过程中的热量产生。更多的热量导致更高的温度,进而影响到设备的充电性能、寿命和用户的使用体验。
[0004]当前市售的车载高功率(50W及以上)无线充电设备一般都配有通风孔,风机能通过它给手机等移动设备送风。但通风孔的存在不仅破坏了无线充电设备对液体和灰尘的防护完整性,而且也不利于汽车主机厂对外观的要求。此外,更重要的是当前的无线充电设备在系统结构堆叠方式上存在弊端,移动设备和无线充电设备的发射线圈及发射驱动板在散热路径上重叠。这就使得发热源的热效应彼此存在耦合,不利于在限定空间里实现无线充电设备本身的散热和其协同移动设备的散热。
[0005]有鉴于此,如何发展一种可消除以上公知技术缺陷的无线充电设备,实为该领域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设备,可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一或多个缺陷。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设备,包含发射线圈和发射驱动板,其特征在于,无线充电设备还包含:中空框体,包含相向设置的第一面与第二面,第一面包含第一外表面与第一内表面,第二面包含第二外表面与第二内表面,发射线圈置于第一外表面,发射驱动板置于第二外表面;顶板,用于覆盖置于第一外表面的发射线圈,并与第一外表面相贴合;隔风板,设置于第一内表面与第二内表面之间,隔风板与第一内表面形成第一风道,隔风板与第二内表面形成第二风道;以及散热装置。
[0008]依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顶板内铺有导电线路,导电线路用以屏蔽电磁干扰。
[0009]依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第一内表面设有第一翅片,第一翅片为高导热率翅片。
[0010]依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第二内表面设有第二翅片,第二翅片为高导热率翅片。
[0011]依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还包含底板,用于覆盖置于第二外表面的发射驱动
板。
[0012]依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空框体为高导热率、顶板为高导热率顶板、底板为高导热率底板。
[0013]依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空框体包含能够拆卸的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第一面与第二面分别位于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
[0014]依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还包含凸台,所述凸台设于所述第一外表面上,并与所述顶板相贴合。
[0015]依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散热装置包括风扇,风扇的输出气流沿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吹出。
[0016]依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散热装置还包括热管,热管设于第一外表面与发射线圈之间。
[0017]依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散热装置还包括热电制冷器,热电制冷器设于顶板与第一外表面之间。
[0018]依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散热装置还包括热电制冷器,热电制冷器设于顶板与第一外表面之间,热电制冷器热面与热管相贴合。
[0019]依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热电制冷器数量为两个,分别设于第一外表面上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0020]依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热电制冷器数量为两个,分别设于第一外表面上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0021]依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隔风板为低导热率隔风板。
[0022]依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隔风板为塑料隔风板或玻璃纤维环氧树脂隔风板。
[0023]本技术提供的无线充电设备,在限定空间里实现无线充电设备本身的散热并最大化地协同移动设备进行散热,提升无线充电设备的充电功率和充电速度,同时杜绝液体和灰尘侵入无线充电设备,也满足汽车整车厂对外观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设备的外观示意图,其中移动设备放置在无线充电设备的顶板上;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设备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设备的顶板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设备的等效热路图;
[0030]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设备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1]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2]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设备等效热路图。
[0033]本技术的额外方面和优点将部分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将从描述中变得显然,或者可以通过本技术的实践而习得。
具体实施方式
[0034]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技术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0035]在介绍这里所描述和/或图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时,用语“一个”、“一”、“该”、“所述”和“至少一个”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术语“包含”、“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此外,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字限制。
[0036]请参照图1至图5,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设备1,用以对移动设备2进行快速无线充电,图1是无线充电设备1的外观示意图,其中移动设备2放置在无线充电设备1的顶板101上,图2是无线充电设备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无线充电设备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无线充电设备1的顶板101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无线充电设备1的等效热路图。
[0037]如图1至图5所示,无线充电设备1可承载移动设备2,并对其进行无线充电,具体地,移动设备2内设置有接收线圈和其它电子模组(未图示),无线充电设备1包含发射驱动板11与发射线圈12,发射驱动板11能转换外部电能为发射线圈12所用,同时在无线充电设备1运作时完成功能检测和控制,发射线圈12能接收发射驱动板11输出的电能,并和移动设备2的接收线圈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设备,包含发射线圈和发射驱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设备还包含:中空框体,包含相向设置的第一面与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包含第一外表面与第一内表面,所述第二面包含第二外表面与第二内表面,所述发射线圈置于所述第一外表面,所述发射驱动板置于所述第二外表面;顶板,用于覆盖置于所述第一外表面的所述发射线圈,并与所述第一外表面相贴合;隔风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内表面之间,所述隔风板与所述第一内表面形成第一风道,所述隔风板与所述第二内表面形成第二风道;以及散热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内铺有导电线路,所述导电线路用以屏蔽电磁干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表面设有第一翅片,所述第一翅片为高导热率翅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表面设有第二翅片,所述第二翅片为高导热率翅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底板,用于覆盖置于所述第二外表面的所述发射驱动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框体为高导热率中空框体,所述顶板为高导热率顶板,所述底板为高导热率底板。7.根据权利要求1

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框体包含能够拆卸的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框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林金杨胜毅葛浩然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