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润滑的金属型材挤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2489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润滑的金属型材挤压模具,包括U形箱,所述U形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U形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机电箱,所述机电箱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正反转电机,所述支撑板的底面固定镶嵌有轴承,通过在U形箱的左、右两侧设置储液箱,储液箱内部可以储存一定量的润滑液,并且通过设置水泵,这样可以将储液箱内部的润滑液进行抽取并通过第一软性引流管软性和第二软性引流管将润滑液进行引流对材挤压模具进行连续润滑,解决了现有技术通过在模具和坯料表面涂抹润滑剂时,润滑效果不佳,无法进行连续润滑,模具表面镀层容易在成形过程中逐渐磨损脱离的问题。在成形过程中逐渐磨损脱离的问题。在成形过程中逐渐磨损脱离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润滑的金属型材挤压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金属型材挤压模具
,具体为一种连续润滑的金属型材挤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挤压是金属型材、棒材和管材的重要生产工艺,在挤压过程中,模具与坯料之间的摩擦力难以避免,当摩擦力的方向与坯料的流动方向相反时,摩擦力会阻碍材料的流动,增加挤压力,并使坯料变形不均,影响挤出构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严重的摩擦会导致模具磨损或增加模具表面处理的费用,降低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成本,降低摩擦力的常见方法包括:在模具和坯料表面涂抹固体或液体润滑剂,现有技术通过在模具和坯料表面涂抹润滑剂时,润滑效果不佳,无法进行连续润滑,模具表面镀层易在成形过程中逐渐磨损脱离。
[0003]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连续润滑的金属型材挤压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润滑的金属型材挤压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技术通过在模具和坯料表面涂抹润滑剂时,润滑效果不佳,无法进行连续润滑,模具表面镀层易在成形过程中逐渐磨损脱离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8]一种连续润滑的金属型材挤压模具,包括U形箱,所述U形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U形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机电箱,所述机电箱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正反转电机,所述支撑板的底面固定镶嵌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内螺纹管,所述内螺纹管的顶端与正反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内螺纹管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的外表面和底座的内壁均固定镶嵌有润滑孔;
[0009]所述U形箱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储液箱,两个所述储液箱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的远离水泵的一端贯穿储液箱并延伸至储液箱的内部,两个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分别固定连通有第一软性引流管和第二软性引流管,所述第一软性引流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与升降板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所述第二软性引流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与底座的正面固定连通。
[001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U形箱的下方设有两个防滑板,两个所述防滑板的上表面均与U形箱的底面固定连接。
[0011]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储液箱相互远离的一面均固定镶嵌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的形状为矩形。
[001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储液箱的进料口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0013]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机电箱的前方设有警示牌,所述警示牌的背面与机电箱的正面固定连接。
[0014]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U形箱的内壁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升降板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该连续润滑的金属型材挤压模具,通过在U形箱的左、右两侧设置储液箱,储液箱内部可以储存一定量的润滑液,并且通过设置水泵,这样可以将储液箱内部的润滑液进行抽取并通过第一软性引流管软性和第二软性引流管将润滑液进行引流对材挤压模具进行连续润滑,解决了现有技术通过在模具和坯料表面涂抹润滑剂时,润滑效果不佳,无法进行连续润滑,模具表面镀层易在成形过程中逐渐磨损脱离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U形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U形箱正视图的剖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防护箱侧视图的剖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挤压板的正视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底座正视图的剖视图。
[0023]图中:1、U形箱;2、底座;3、支撑板;4、机电箱;5、警示牌;6、第一软性引流管;7、第二软性引流管;8、防滑板;9、储液箱;10、正反转电机;11、轴承;12、内螺纹管;13、螺纹杆;14、升降板;15、盖板;16、滑槽;17、滑块;18、观察窗;19、密封盖;20、防护箱;21、水泵;22、导管;23、挤压板;24、润滑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连续润滑的金属型材挤压模具,包括U形箱1,U形箱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底座2,U形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支撑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机电箱4,机电箱4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正反转电机10,支撑板3的底面固定镶嵌有轴承11,轴承11的内圈固定连接有内螺纹管12,内螺纹管12的顶端与正反转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内螺纹管12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3,螺纹杆1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板14,升降板14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盖板15,盖板15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挤压板23,挤压板23的外表面和底座2的内壁均固定镶嵌有润滑孔24;
[0026]U形箱1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储液箱9,两个储液箱9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护箱20,防护箱20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水泵21,水泵21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导管22,导管22的远离水泵21的一端贯穿储液箱9并延伸至储液箱9的内部,两个水泵21的输出端分别固定连通有第一软性引流管6和第二软性引流管7,第一软性引流管6远离水泵21的一端与升降板14的上表面固定连通,第二软性引流管7远离水泵21的一端与底座2的正面固定连通。
[0027]U形箱1的下方设有两个防滑板8,两个防滑板8的上表面均与U形箱1的底面固定连接,通过在U形箱1的底面设置防滑板8,这样可以防止U形箱1随意的滑动,两个储液箱9相互远离的一面均固定镶嵌有观察窗18,观察窗18的形状为矩形,通过在储液箱9的表面设置观察窗18,这样便于工作人员查看储液箱9内部的润滑液余量,储液箱9的进料口螺纹连接有密封盖19,密封盖19的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通过在储液箱9上设置密封盖19,这样可以对储液箱9进行封闭。
[0028]机电箱4的前方设有警示牌5,警示牌5的背面与机电箱4的正面固定连接,警示牌5具有一定的警示效果,这样可以提示工作人员规范操作,防止出现意外,U形箱1的内壁开设有两个滑槽16,两个滑槽16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17,两个滑块17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升降板14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通过滑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润滑的金属型材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U形箱(1),所述U形箱(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底座(2),所述U形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机电箱(4),所述机电箱(4)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正反转电机(10),所述支撑板(3)的底面固定镶嵌有轴承(11),所述轴承(11)的内圈固定连接有内螺纹管(12),所述内螺纹管(12)的顶端与正反转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内螺纹管(12)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3),所述螺纹杆(1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板(14),所述升降板(14)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盖板(15),所述盖板(15)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挤压板(23),所述挤压板(23)的外表面和底座(2)的内壁均固定镶嵌有润滑孔(24);所述U形箱(1)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储液箱(9),两个所述储液箱(9)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护箱(20),所述防护箱(20)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水泵(21),所述水泵(21)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导管(22),所述导管(22)的远离水泵(21)的一端贯穿储液箱(9)并延伸至储液箱(9)的内部,两个所述水泵(21)的输出端分别固定连通有第一软性引流管(6)和第二软性引流管(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漆江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瑞星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