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5000米极深井测井绞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92380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15000米极深井测井绞车系统,包括设置在地面上且位于油井上方的支撑装置、天滑轮、井口装置、地滑轮、主绞车和动力绞车;主绞车包括第一机架、滚筒、第一传动装置和第一刹车机构;动力绞车包括第二机架、驱动轮、第二传动装置和第二刹车机构;驱动轮上设置有用于缠绕测井电缆的绳槽。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15000米极深井测井绞车系统,能够减小测井电缆在缠绕至绞车滚筒上时的测井电缆张力,进而减小对绞车滚筒产生的力,使绞车滚筒容量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整体体积不变甚至减小,从而能够使得滚筒的容量和强度满足缠绕15000米的测井电缆强度的需求,进而满足15000米的测井作业需求。井作业需求。井作业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15000米极深井测井绞车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油井测试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15000米极深井测井绞车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井深的不断增加,测井作业使用的承荷探测测井电缆需要随之加长,那么测井电缆自重和弹性变形会越来越大,所以不得不将测井电缆直径加粗,目前万米测井车最常用的承荷探测测井电缆直径为12.4mm或12.7mm,如果井深超过万米,可能需要使用直径更粗(Φ13.9mm)的测井电缆,目前常规结构的万米测井绞车滚筒容量一般为:Φ12.7mm测井电缆缠绕10500m,如果滚筒容量加大,测井电缆对滚筒两侧挡板的力会加大,强度上受不了,所以现有技术的第一个问题是容量无法满足超过10000米井深测井作业的需要。
[0003]与上述缺点对应的,就是现有技术的绞车滚筒强度问题,因为测井作业越深,井下的测井电缆自重会增加,连上井下仪器后,滚筒上测井电缆的张力就会非常大,约7吨左右;另外,由于测井滚筒上测井电缆的长度太长,所以缠绕圈数和缠绕层数都比较大(一般为80圈,45层左右),所以测井电缆张力累积之后对测井滚筒的筒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5000米极深井测井绞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地面上且位于油井上方的支撑装置(101)、设置在支撑装置(101)顶部的天滑轮(102)、设置在油井井口处的井口装置(103)、设置在井口装置(103)上端侧部的地滑轮(104)、用来缠绕测井电缆(106)的主绞车(105)和用来承受测井电缆(106)和井下仪器(108)的载荷的动力绞车(107);所述主绞车(105)包括第一机架(201)、设置在第一机架(201)上的滚筒(202)、与滚筒(202)传动连接的第一传动装置和用于对滚筒(202)进行制动的第一刹车机构(203);所述动力绞车(107)包括第二机架(301)、设置在第二机架(301)上的驱动轮(302)、设置在驱动轮(302)上的第二传动装置和驱动轮(302)上的一套第二刹车机构(303);驱动轮(302)上设置有用于缠绕测井电缆(106)的绳槽(307);测井电缆(106)缠绕在滚筒(202)上,测井电缆(106)的自由端依次绕过驱动轮(302)、地滑轮(104)和天滑轮(102),并穿过井口装置(103)延伸至油井的内部,且端部与井下仪器(108)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15000米极深井测井绞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302)、第二传动装置、第二刹车机构(303)的数量均为一个。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15000米极深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成权郭康华陈峰张炳军贾鑫杨新宏桑九波彭学光罗生强谢毅熊丽君蒋磊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华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