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驱体共沉淀反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三元材料前驱体合成
,特别涉及一种前驱体共沉淀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具备价格较低、性能稳定且容量与安全性相对均衡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数码产品、动力电源和储能装置的锂离子电池中。工业上常用镍钴锰盐溶液、碱溶液、氨溶液通入反应釜中,利用共沉淀法制备镍钴锰三元材料前驱体。考虑到层状三元材料的粒度分布、材料结构对于电池的能量密度、稳定性有极大的影响作用,而三元材料对于前驱体结构、粒度具有继承性。在前驱体的生产过程中,反应釜内的搅拌桨搅动原料液,促进固液两相分散或均匀混合,物料在反应釜内的微观混合效果好,使得溶质离子可均匀混合,进而保证反应釜内空间整体的过饱和度均匀,反应釜内晶体成核与生长状态可控,利于制备出理想结构与粒度分布的前驱体。
[0003]搅拌桨作为反应釜的核心部件,通常分为轴流桨、径流桨和混合桨。轴流桨能使原料液在反应釜内循环流动,实现主体对流扩散,促进固液悬浮效果,使原料液在反釜范围内均匀混合,适合于黏度低、流量大的场合。径流桨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驱体共沉淀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转动设置的第一搅拌桨(1),所述第一搅拌桨(1)包括同轴相连的上搅拌部(11)和下搅拌部(12),所述上搅拌部(11)包括双曲面叶轮(111)和若干呈辐射状分布于所述双曲面叶轮(111)的导流叶片(112);所述下搅拌部(12)包括锥形叶轮(121)和若干倾斜设于所述锥形叶轮(121)的倾斜叶片(1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驱体共沉淀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根进料管(2),全部所述进料管(2)的出口沿径向与所述倾斜叶片(122)相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驱体共沉淀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应釜(3),所述第一搅拌桨(1)可转动设于所述反应釜(3)的底部,所述下搅拌部(12)的高度与直径之比等于所述反应釜(3)的椭圆底(31)的短轴与长轴之比。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前驱体共沉淀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搅拌部(11)高度是所述下搅拌部(12)高度的二至四倍。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前驱体共沉淀反应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明昭,陈旭东,孙豪,杨灵伟,张涛,李婷婷,宫川敏夫,孙伟丽,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