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材外压挤毁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2123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材外压挤毁实验装置,它包括压力釜和封堵部件;其中,所述压力釜中设有用于放置管材的内腔以及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安装口;所述封堵部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安装口中并用于封堵所述安装口;所述封堵部件的外侧壁上设有外螺牙部和外分隔槽;所述安装口的内壁上设有内分隔槽以及内螺牙部;所述封堵部件用于当所述外螺牙部与所述内分隔槽对齐且所述内螺牙部与所述外分隔槽对齐时插入所述安装口中,并在插入到位后转动所述封堵部件以使所述外螺牙部和所述内螺牙部配合进而使所述封堵部件锁紧连接在所述安装口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快速拆装,能够提高更换管材的效率,节省更换管材的时间,进而能够提高实验效率。验效率。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材外压挤毁实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管材外压挤毁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一些管材,例如无缝钢管、石油套管等需要进行外压挤毁实验以检测管材的性能是否合格。公开号为CN203908878U的中国专利中披露了一种石油管外压挤毁强度检测试验装置,其中包括外压腔本体、外压腔密封堵头、压紧螺柱、上密封堵头和下密封堵头。所述上密封堵头和所述下密封堵头用于堵住管材,将被堵住的管材放入所述外压腔本体中,然后用所述外压腔密封堵头堵住所述外压腔本体,再然后用所述压紧螺柱压住所述外压腔密封堵头。
[0003]在一根管材实验结束后更换下一根管材时,首先需要将所述压紧螺柱拆卸下来,然后才能够更换管材。但是,所述压紧螺柱是通过螺纹旋拧连接在所述外压腔本体上的,拆卸和安装所述压紧螺柱时均需要旋拧所述压紧螺柱,旋拧所述压紧螺柱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并且工作量较大,因此会导致更换管材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严重影响了实验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管材外压挤毁实验装置,它能够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材外压挤毁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压力釜(1)和封堵部件(100);其中,所述压力釜(1)中设有用于放置管材(2)的内腔(3)以及与所述内腔(3)连通的安装口(4);所述封堵部件(100)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安装口(4)中并用于封堵所述安装口(4);所述封堵部件(100)的外侧壁上设有外螺牙部(5)和外分隔槽(6);所述安装口(4)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牙部(5)对应的内分隔槽(7)以及与所述外分隔槽(6)对应的内螺牙部(8);所述封堵部件(100)用于当所述外螺牙部(5)与所述内分隔槽(7)对齐且所述内螺牙部(8)与所述外分隔槽(6)对齐时插入所述安装口(4)中,并在插入到位后转动所述封堵部件(100)以使所述外螺牙部(5)和所述内螺牙部(8)配合进而使所述封堵部件(100)锁紧连接在所述安装口(4)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外压挤毁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分隔槽(6)和所述外螺牙部(5)分别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外分隔槽(6)和所述外螺牙部(5)沿所述封堵部件(100)的周向依次交替分布;所述内分隔槽(7)和所述内螺牙部(8)分别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内分隔槽(7)和所述内螺牙部(8)沿所述安装口(4)的周向依次交替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外压挤毁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全销(9);其中,所述封堵部件(100)上的外螺牙部(5)与所述安装口(4)中的内螺牙部(8)配合时所述外分隔槽(6)与对应的所述内分隔槽(7)对齐并组合形成插孔(10);所述安全销(9)用于插入所述插孔(10)中以便锁定所述封堵部件(100)相对所述压力釜(1)的角度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外压挤毁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与所述管材(2)连接并封堵住所述管材(2)以使所述管材(2)中形成密闭的管腔(13)的堵头装置,所述内腔(3)用于容纳被所述堵头装置封堵住的管材(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材外压挤毁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装置包括上堵头(14)、下堵头(15)和锁紧螺杆(16);其中,所述上堵头(14)用于与所述管材(2)的上端部相连并堵住所述管材(2)的上端管口;所述下堵头(15)用于与所述管材(2)的下端部相连并堵住所述管材(2)的下端管口;所述锁紧螺杆(16)位于所述管材(2)的内侧,所述锁紧螺杆(16)的一端部与所述上堵头(14)螺纹连接,所述锁紧螺杆(16)的另一端部与所述下堵头(15)螺纹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雷明王燕萍李珺龚宇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常宝钢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