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波形检测的联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1984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流波形的检测领域,尤指一种用于波形检测的联接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引导部限制了腕带神经刺激仪的位置,能够将第一导电体与电极片对应,从而能够引导腕带神经刺激仪输出的刺激电流,通过第二导电体输出到示波器上,以此解决电极表面被划伤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效果在于第一导电体设有多个,在各个电极片与多个第一导电体分别一一对应的情况下,构成回路的那一刻,作为示波器检测点的第二导电体就有电流流过,相较于采用示波器探测针的点对点测试,省去了不少的检测动作,从而提高检测效率。从而提高检测效率。从而提高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波形检测的联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流波形的检测领域,尤指一种用于波形检测的联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属于周围神经电刺激治疗技术,由于经皮神经电刺激法具备非创伤性、非侵入式、易操作、耐受较好、作用短暂、无副作用及价格低廉等优点,使得其成为临床应用研究的热点,并被广泛应用,例如基于经皮神经电刺激法而产生的各种神经电刺激疗仪。
[0003]腕戴神经刺激仪是一种小巧的穿戴式电刺激设备,将其佩戴在手腕上,通过手腕周边紧贴的电极片,按一定规则刺激手部分布的正中神经、桡神经和/或尺神经。这些神经的电刺激已被显示对各种疾病提供治疗益处,这些疾病包括但不限于运动障碍(包括但不限于原发性震颤、帕金森震颤、体位性震颤和多发性硬化症)、泌尿科疾病、胃肠道疾病、心脏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等。
[0004]检索到的专利文献1是一种腕带神经刺激仪,这种腕带神经刺激仪在出厂前,需要进行波形检测,用于提高品质良率,而出厂检验所使用的示波器为通用型的,通过示波器探测针检测两个电极之间的输出波形,从而确保腕带神经刺激仪在出厂时的使用功效是否符合出厂标准。
[0005]但是,这种示波器的通用型,缺少了与腕带神经刺激仪配对使用的专用性,每次都是先调节后示波器的输入阻抗后,再将示波器探测针搭在待检测电极上进行检测,同时,这种腕带神经刺激仪是包含有多个电极,在对单个腕带神经刺激仪进行测试时,这种测试方式会加剧了耗费时长。
[0006]还有的是,电极表面是光滑柔软的,在人工介入的测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示波器探测针在电极表面滑动的情况,而示波器探测针是带尖端,该尖端会划伤电极表面,从而影响产品的合格率。
[0007]上述专利文献1的申请号为CN202111055529.X。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波形检测的联接装置,能够提升检测效率,同时还能规避电极表面受到损害的情况。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波形检测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0010]主体,具有引导部和第二导电体,腕带神经刺激仪沿引导部落入到检测面上,检测面上有多个第一导电体,第一导电体与腕带神经刺激仪的电极片相抵并与第二导电体电连接,第二导电体与示波器探测针相连,腕带神经刺激仪任一电极片输出的刺激电流经过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回流到另一个电极片上。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引导部限制了腕带神经刺激仪的位置,能够将第一导
电体与电极片对应,从而能够引导腕带神经刺激仪输出的刺激电流,通过第二导电体输出到示波器上,以此解决电极表面被划伤的问题;
[0012]本技术的另一个效果在于第一导电体设有多个,在各个电极片与多个第一导电体分别一一对应的情况下,构成回路的那一刻,作为示波器检测点的第二导电体就有电流流过,相较于采用示波器探测针的点对点测试,省去了不少的检测动作,从而提高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0014]图2是本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体的立体图。
[0016]图4是本实施例主体的立体图。
[0017]图5是本实施例的使用原理的示意图。
[0018]附图标号说明:2

定位槽;3

第一导电体;4

第二导电体;
[0019]5‑
第一电极片;6

第二电极片;7

第三电极片;8

第四电极片;9

螺丝孔;10

压合块;11

把手;12

主机;13

腕带;14

本体;15

挡片;16

负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4所示:
[0021]联接机构主要是替代示波器探测针直接与电极片接触,避免电极表面划伤。
[0022]联接机构包含有本体14,本体14上有检测面,检测面设有对应腕带13神经刺激仪的定位槽2,定位槽2的边沿形成了腕带13在平铺到定位槽2内时,使电极片与第一导电体3对应的引导部,这样一来,定位槽2的边沿限制了腕带13的落入能够使第一导电体3与电极片之间是接触的,能够导电,相较于传统的测试过程中,规避了电极表面被划伤的风险。
[0023]在上述实施例中,主体上设有与第二导电体4电连接的第一导电体3,第二导电体4是连接在示波器探测针上,其中,第一导电体3至少设有两个,并且,只有任意一个第一导电体3是与其它的第一导电体3电连接;
[0024]如图5所示,为了使本具体实施例的解释更为清楚,需要结合申请号CN202111055529.X腕带13神经刺激仪的专利文献1作进一步的说明,腕带13神经刺激仪中设置在其底座的第一电极片5是共极性的电极,在测试时,该第一电极片5以及其他的任意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6、第三电极片7、第四电极片8)结合第一导电体3、第二导电体4构成回路,也就是说,该其他的任意一电极片,输出的刺激电流经过第一导电体3后,缘于第二导电体4与第一导电体3之间具有电连接的关系,第一导电体3上的刺激电流流入到第一电极片5上,构成这种回路的方式,实用性强,省去了较多的检测动作;
[0025]为了进一步提升这个检测效率,如省去对示波器输入阻抗的调整,可以增加多个负载16,负载16是设置在主体内,其一端与电极片6或者电极片7或者电极片8电相连,另一端与电极片5电连接,具体地,这个负载16的阻值为700Ω,与人体身上的阻值相近,测试出的电流更贴合真实情况,当然,这个阻值仅为示例性说明,可以试具体情况而选择。
[0026]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导电体3设置在定位槽2内,并且该第一导电体3是可以活动
的,这样的实施方式,是为了提高产品的使用范围,如,腕带13神经刺激仪不同型号上的腕带13,其尺寸也会有所改变,那么,第一导电体3可以活动的方式,就能确保第一导电体3与不同尺寸腕带13上的电极片能够接触。
[0027]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导电体3为导电滑块,检测面上还设有挡片15,挡片15是往导电滑块方向延伸,如此一来,导电滑块被限制在定位槽2内;
[0028]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延伸仅限于限位,而导电滑块的顶端位于挡片15的上方;
[0029]还需要说明的是,对应第一电极片5的第一导电体3为导通铜柱。
[0030]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导电滑块的表面设有螺丝孔9,通过螺丝孔9嵌入在螺丝孔9内与定位槽2的内部相抵,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确保调整了导电滑块的位置后,是不松动的。
[0031]在上述实施例中,还包含有压合块10,该压合块10与检测面、腕带13神经刺激仪对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波形检测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联接示波器探测针与腕带神经刺激仪,以构成导通的回路,包括:主体,具有引导部和第二导电体,腕带神经刺激仪沿引导部落入到检测面上,检测面上有第一导电体,第一导电体与腕带神经刺激仪的电极片相抵并与第二导电体电连接,第二导电体与示波器探测针相连,其中,第一导电体至少设有两个,并且,只有任意一个第一导电体是与其它的第一导电体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波形检测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导电体可以通过负载与第二导电体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波形检测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引导部为包围腕带神经刺激仪的定位槽。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子杰叶兵王柏通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范斯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