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1709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焊装置,涉及焊接装置技术领域,解决了焊接装置的焊枪与焊缝不贴合,导致虚焊、焊接质量差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车体、摆臂和焊枪,摆臂与车体转动连接,焊枪位于摆臂上,摆臂沿车体的行走方向逐渐向远离车体轴线的方向延伸;摆臂上设置有导向轮,导向轮相较于车体的轴线倾斜设置,车体在U肋内行走时,导向轮能朝向远离车体轴线的方向拉动摆臂,以使焊枪的出丝位置与焊缝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车体在U肋内部沿底板行走时,转动的导向轮能够朝向远离车体轴线的方向拉动摆臂,即将摆臂朝向U肋的侧板方向拉动,使焊枪的出丝位置与焊缝贴合对准,防止焊枪的出丝位置接触不到焊缝,导致虚焊,从而提高焊接质量。从而提高焊接质量。从而提高焊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焊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焊接
,尤其是涉及一种内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U肋是传统桥梁钢结构系列化标准部件,在桥梁钢结构中大量应用。参见图1所示,图1是U肋一个构造单元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将侧板101与底板102焊接。U肋截面尺寸小,且为细长结构,考虑到焊接难度,传统技术中U肋侧板与底板间的焊缝均采用外部单面焊接,内侧不施焊,这种焊接工艺相对简单,但是焊接质量较差,容易出现焊缝质量问题。
[0003]为了提高焊接质量,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些从U肋内部进行焊接的装置,该焊接装置包括焊枪,送丝装置位于U肋外部为焊接装置送丝,该焊接装置能够在U肋内部行走,利用焊枪从U肋内部进行焊接。
[0004]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0005]1、U肋在生产时焊缝存在一定的变形、弯曲,焊接装置在U肋内部行走时,焊枪位置固定,焊枪难以完全贴合焊缝,存在虚焊的问题,影响了焊接质量。
[0006]2、送丝装置位于U肋外部,为U肋内部行走的焊接装置送丝,焊丝伸出长度较多,导致焊丝浪费,且焊接装置拉扯焊丝容易导致送丝不均匀、焊丝易打结、断丝。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焊接装置的焊枪与焊缝不贴合,导致虚焊、焊接质量差的技术问题

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9]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内焊装置,包括车体、摆臂和焊枪,其中:
[0010]所述摆臂与所述车体转动连接,所述焊枪位于所述摆臂上,所述摆臂沿所述车体的行走方向逐渐向远离所述车体轴线的方向延伸;
[0011]所述摆臂上设置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相较于所述车体的轴线倾斜设置,所述车体在U肋内行走时,所述导向轮能朝向远离所述车体轴线的方向拉动所述摆臂,以使所述焊枪的出丝位置与焊缝贴合。
[0012]优选的,所述摆臂的底部设置有吸附部,所述吸附部用于在所述车体行走时使所述摆臂与U肋的底板贴合。
[0013]优选的,所述车体上设置有转动件,所述车体的尾端侧部固定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上形成有环形腔,所述环形腔竖直设置;所述转动件固定连接有柱体,所述柱体延伸至所述环形腔内,并能沿所述环形腔在竖直平面内转动;
[0014]所述转动件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摆臂的背离所述焊枪的一端位于所述限位槽内,并与所述限位槽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槽用于限制所述摆臂在水平面上的转动角度。
[0015]优选的,所述车体上设置有座体和弹性部,其中:所述座体固定在车体上,所述弹性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座体内,另一端抵靠在转动件的上表面,用于推动所述转动件与U肋的底板贴合。
[0016]优选的,所述摆臂上设置有竖直调节组件,所述竖直调节组件包括导向槽、滑块和调节螺杆,其中:
[0017]所述导向槽固定于所述摆臂上,并竖直设置,所述滑块与所述导向槽滑动连接,所述焊枪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调节螺杆竖直设置,并与所述滑块螺纹连接,转动所述调节螺杆能带动所述滑块在竖直方向上往复移动。
[0018]优选的,所述摆臂上设置有转动调节组件,所述转动调节组件包括连接柱和卡箍,其中:
[0019]所述连接柱固定于所述滑块上,且水平设置,所述卡箍与所述焊枪相连接,所述卡箍上形成有卡接腔,所述连接柱伸入所述卡接腔内并与所述卡箍相连接;
[0020]所述卡箍具有开口侧,所述开口侧与所述卡接腔相连通,调节所述开口侧的大小能调节所述卡接腔的大小,以使所述卡箍带动所述焊枪在竖直平面内以所述连接柱为轴心转动。
[0021]优选的,所述车体上设置有焊丝盘和送丝机构,其中:
[0022]所述焊丝盘上缠绕有焊丝,所述送丝机构与所述焊枪之间、所述送丝机构与所述焊丝盘之间均通过送丝管相连接,所述送丝机构用于将所述焊丝传送至所述焊枪内。
[0023]优选的,所述送丝机构包括固定架、主动轮、压紧轮和焊丝导向架,其中:
[0024]所述主动轮连接有驱动装置,并在所述固定架上可转动的设置;所述压紧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架上,并位于所述主动轮的上方,所述主动轮能带动所述压紧轮转动,并拉动两者之间的焊丝移动;
[0025]两个所述焊丝导向架分别位于所述主动轮的进丝侧和出丝侧,所述焊丝导向架内形成有走丝腔,用于输送焊丝。
[0026]优选的,所述车体的尾端固定有至少两个第一限位支架,所述第一限位支架对称设置于所述车体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限位支架的背离所述车体轴线的一端设置有滚轮;
[0027]和/或,所述摆臂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支架,所述第二限位支架关于所述车体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二限位支架的背离所述车体轴线的一端连接有伸长臂,所述伸长臂的靠近所述焊枪的一端设置有滚轮,所述第二限位支架在所述摆臂上的位置可调节的设置,进而调节所述第二限位支架与所述车体轴线之间的距离。
[0028]优选的,所述车体的中部设置有第三限位支架,所述第三限位支架的背离所述车体轴线的一端设置有滚轮;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三限位支架中,其中之一在所述车体上固定设置,其中另一为活动限位支架,所述活动限位支架通过弹性连接组件与所述车体活动连接,所述弹性连接组件包括固定导槽、滑动部和弹性件,其中:
[0029]所述固定导槽固定于所述车体上,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固定导槽滑动连接,所述活动限位支架与所述滑动部相连接,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为固定端,其另一端与所述滑动部相抵靠,进而调节所述活动限位支架上的所述滚轮距所述车体轴线之间的距离。
[0030]本技术提供的内焊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车体能够在U肋内行走,每个车体可单独进退,随时补焊;摆臂与车体转动连接,焊枪位于摆臂上,摆臂底
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4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焊装置,能够提高U肋内的焊接质量。
[0048]下面结合图2

图11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0049]参见图1所示,图1是U肋一个构造单元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将侧板101与底板102焊接。现有技术中,焊枪直接固定在车体上,由于U肋在生产时存在一定的变形、弯曲,因此,现有技术中的焊接装置在U肋内部行走时,焊枪位置固定,焊枪难以完全贴合焊缝。
[0050]如图2

图11所示,图3和图4中的箭头方向为使用时车体100的前进方向。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焊装置,包括车体100、摆臂1和焊枪2,其中:摆臂1与车体100转动连接,焊枪2位于摆臂1上,摆臂1沿车体100的行走方向逐渐向远离车体100轴线的方向延伸;摆臂1上设置有导向轮3,导向轮3相较于车体100的轴线倾斜设置,车体100在U肋内行走时,导向轮3能朝向远离车体100轴线的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摆臂和焊枪,其中:所述摆臂与所述车体转动连接,所述焊枪位于所述摆臂上,所述摆臂沿所述车体的行走方向逐渐向远离所述车体轴线的方向延伸;所述摆臂上设置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相较于所述车体的轴线倾斜设置,所述车体在U肋内行走时,所述导向轮能朝向远离所述车体轴线的方向拉动所述摆臂,以使所述焊枪的出丝位置与焊缝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的底部设置有吸附部,所述吸附部用于在所述车体行走时使所述摆臂与U肋的底板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设置有转动件,所述车体的尾端侧部固定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上形成有环形腔,所述环形腔竖直设置;所述转动件固定连接有柱体,所述柱体延伸至所述环形腔内,并能沿所述环形腔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所述转动件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摆臂的背离所述焊枪的一端位于所述限位槽内,并与所述限位槽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槽用于限制所述摆臂在水平面上的转动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设置有座体和弹性部,其中:所述座体固定在车体上,所述弹性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座体内,另一端抵靠在转动件的上表面,用于推动所述转动件与U肋的底板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上设置有竖直调节组件,所述竖直调节组件包括导向槽、滑块和调节螺杆,其中:所述导向槽固定于所述摆臂上,并竖直设置,所述滑块与所述导向槽滑动连接,所述焊枪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调节螺杆竖直设置,并与所述滑块螺纹连接,转动所述调节螺杆能带动所述滑块在竖直方向上往复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上设置有转动调节组件,所述转动调节组件包括连接柱和卡箍,其中:所述连接柱固定于所述滑块上,且水平设置,所述卡箍与所述焊枪相连接,所述卡箍上形成有卡接腔,所述连接柱伸入所述卡接腔内并与所述卡箍相连接;所述卡箍具有开口侧,所述开口侧与所述卡接腔相连通,调节所述开口侧的大小能调节所述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树慧张礼高胡帮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领科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