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型汇流条的制造方法及管型汇流条技术

技术编号:3791572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型汇流条的制造方法及管型汇流条,管型汇流条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准备形成有中空的第一材料的第一管型材料;准备形成有中空且与所述第一材料不同的第二材料的第二管型材料;使用第三材料镀覆所述第一管型材料;以及接合所述第一管型材料的一面和所述第二管型材料的一面,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不同材料和管型,可以降低重量和成本,并且可以暴露部分铜材料。可以暴露部分铜材料。可以暴露部分铜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型汇流条的制造方法及管型汇流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汇流条,尤其涉及一种管型汇流条的制造方法及通过该方法制造的汇流条。

技术介绍

[0002]汇流条(Busbar)是一种传递电能的介质,其比具有相同截面积的电缆可以传递更多的电流,因此汇流条用于电动车辆(EV)等中的部分高压连接或用作未来汽车的电气架构的关键部件。
[0003]即,随着EV/FCEV等环保车辆的增加,电子部件的增加是车辆开发的趋势,因此汇流条的应用也在增加且其形状和类型也在多样化。
[0004]尤其,随着高功率类部件的集成化和高效化,在汇流条连接方式中插入式连接方式备受关注。
[0005]目前,插入式汇流条是通过镀覆棒型汇流条来使用。
[0006]图1是传统的棒型汇流条10,在加工棒型Cu材料之后,进行镀覆的后处理。
[0007]因此,露出的外表面全部由镀覆材料制成,并且整体使用铜材料,因此尽管在车辆中的应用范围增加,但在重量和成本方面是不利的。
[0008]以上
技术介绍
中所记载的内容旨在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背景,并且可能包括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未知的非现有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0]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型汇流条的制造方法及管型汇流条,该管型汇流条具有可以通过不同的材料和管型来降低重量和成本并且可以暴露部分铜材料的特征。
[0011](二)技术方案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管型汇流条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准备形成有中空的第一材料的第一管型材料;准备形成有中空且与所述第一材料不同的第二材料的第二管型材料;使用第三材料镀覆所述第一管型材料;以及接合所述第一管型材料的一面和所述第二管型材料的一面。
[0013]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接合所述第一管型材料的一面和所述第二管型材料的一面的步骤中,通过旋转摩擦焊接(Rotary Friction Welding,RFW)接合所述第一管型材料的一面和所述第二管型材料的一面。
[0014]其中,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材料为铜(Cu),所述第二材料为铝(Al),所述第三材料为银(Ag)。
[0015]另外,准备所述第一管型材料的步骤包括切割和加工所述第一管型材料的步骤,准备所述第二管型材料的步骤包括切割所述第二管型材料的步骤。
[0016]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切割和加工所述第一管型材料的步骤中,加工形成阶梯部以使所述第一管型材料的另一面的直径小于一面的直径。
[0017]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型材料的一面和所述第二管型材料的一面的直径相同。
[0018]此外,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对通过所述旋转摩擦焊接而在所述第一管型材料的一面和所述第二管型材料的一面之间形成的焊接部进行加工。
[0019]另外,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对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管型材料的所述阶梯部的区域的外表面进行加工。
[0020]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通过对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管型材料的所述阶梯部的区域的外表面进行加工的步骤,使所述第三材料脱落,从而暴露所述第一管型材料的第一材料。
[0021]另外,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对完成加工的所述管型汇流条进行脱脂处理。
[0022]另外,所述第一材料可以为铜(Cu),所述第二材料可以为铝(Al),所述第三材料可以为银(Ag)。
[0023]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管型汇流条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型材料,一端部由第一材料形成;以及第二管型材料,由与所述第一材料不同的第二材料形成,所述第一管型材料的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管型材料的一端部通过旋转摩擦焊接而接合。
[0024]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型材料的另一端部形成为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管型材料的一端部的阶梯部,所述阶梯部通过在所述第一材料上镀覆与所述第一材料不同的第三材料而形成。
[0025]其中,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材料为铜(Cu),所述第二材料为铝(Al),所述第三材料为银(Ag)。
[0026](三)有益效果
[002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管型汇流条的制造方法及管型汇流条,管型汇流条由不同材料构成,并且被制成中空管型,从而可以比传统的棒型汇流条减少约30%的重量,因此可以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0028]图1示出传统的棒型汇流条。
[0029]图2至图8依次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管型汇流条的制造过程。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100:管型汇流条
ꢀꢀꢀꢀꢀꢀꢀꢀꢀꢀꢀꢀꢀꢀꢀ
100

1:第一材料部
[0032]100

2:第二材料部
ꢀꢀꢀꢀꢀꢀꢀꢀꢀꢀꢀꢀꢀ
100

3:第三材料部
[0033]110:第一管型材料
ꢀꢀꢀꢀꢀꢀꢀꢀꢀꢀꢀꢀꢀ
111:已加工的第一管型材料
[0034]112:已镀覆的第一管型材料
ꢀꢀꢀꢀꢀ
120:第二管型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操作优点以及实施本专利技术所要达到的目的,需要参照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附图及附图中记载的内容。
[0036]在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时,将减少或省略可能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主旨的公知技术或重复描述。
[0037]图2至图8依次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管型汇流条的制造过程。
[0038]以下,参照图2至图8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管型汇流条的制造方法及管型汇流条。
[0039]本专利技术旨在可通过不同的材料而不是单一的铜材料来降低重量和成本,并且与传统的棒型不同,通过制造管型汇流条降低重量和成本。
[0040]首先,如图2所示,准备第一管型材料110和第二管型材料120。
[0041]即,准备各自形成有中空的第一管型材料110和第二管型材料120,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第一管型材料的第一材料是铜(Cu)材料,因此第一管型材料110是铜管,并且第二管型材料的第二材料是铝(Al)材料,因此第二管型材料120被设置为铝管。
[0042]如图3所示,切割第二管型材料120以符合汇流条规格,由此准备已切割的第二管型材料121。可以看出,已切割的第二管型材料121形成有第一中空O1。
[0043]然后,如图4所示,切割第一管型材料110以符合汇流条规格,由此准备已加工的第一管型材料111。如图5所示,可以看出,已加工的第一管型材料111也形成有中空O2。
[0044]如图所示,铜材料的已加工的第一管型材料111被加工形成阶梯部111

1,其一端的直径对应于已切割的第二管型材料121的直径,另一端的直径小于一端的直径。
[0045]然后,在已加工的第一管型材料111的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型汇流条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准备形成有中空的第一材料的第一管型材料;准备形成有中空且与所述第一材料不同的第二材料的第二管型材料;使用第三材料镀覆所述第一管型材料;以及接合所述第一管型材料的一面和所述第二管型材料的一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型汇流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合所述第一管型材料的一面和所述第二管型材料的一面的步骤中,通过旋转摩擦焊接接合所述第一管型材料的一面和所述第二管型材料的一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型汇流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材料为铜(Cu),所述第二材料为铝(Al),所述第三材料为银(Ag)。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型汇流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准备所述第一管型材料的步骤包括切割和加工所述第一管型材料的步骤,准备所述第二管型材料的步骤包括切割所述第二管型材料的步骤。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型汇流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切割和加工所述第一管型材料的步骤中,加工形成阶梯部以使所述第一管型材料的另一面的直径小于一面的直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型汇流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型材料的一面和所述第二管型材料的一面的直径相同。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型汇流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对通过所述旋转摩擦焊接在所述第一管型材料的一面和所述第二管型材料的一面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炳秀林栽善金琪荣徐宗德
申请(专利权)人:起亚株式会社阿发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