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植入式生物传感器的一体式植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1531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植入式生物传感器的一体式植入装置,触发前,滑动座的底面抵住人体皮肤,按压主壳体,启动触发,主壳体带动固定座相对于滑动座向下运动,即滑动座相对于固定座向上滑移,凸起骨位从骨位滑槽的下端滑移至其上端,由于带针件的第一卡凸卡在骨位滑槽,所以相对于固定座不发生滑移,从而带针件相对于滑动座向下滑移,实现了扎针的动作;凸起骨位从骨位滑槽的下端滑移至其上端时,将带针件的第一卡凸顶出,弹簧开始自由释放,推动带针件做远离皮肤的运动实现拔针,滑动座顶壁边缘将第二卡凸向两侧推开,悬臂抵触梁失去对滑动座抵触作用,带针件到达上极限稳定位置,该结构采用一体式设计,不会误触发,结构稳定性好。性好。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植入式生物传感器的一体式植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传感器
,具体涉及用于植入式生物传感器的一体式植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随着糖尿病的发病率的不断升高,糖尿病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健康问题。
[0003]目前,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重要的一环,通过管理患者的血糖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并发症风险。业内技术了CGM(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连续血糖监测,通过葡萄糖传感器监测皮下组织液的葡萄糖浓度而间接反应血糖水平的监测技术,可提供连续、全面、可靠的全天血糖信息,了解血糖波动的趋势,发现不易被传统监测方法所探测的隐匿性高血糖和低血糖。
[0004]对于糖尿病群体来说,传统的指尖血糖仪存在有创、信息量有限、无法反映血糖波动及预警等缺点,已经满足不了部分人的需求,尤其是对血糖波动有着实时性传输要求的1型糖尿病患者及需要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意义重大。
[0005]出于对持续血糖监测的需要,需采用植入式生物传感器的植入装置将传感器植入人体皮下组织,测量组织液间的血糖浓度是现实中可用的连续监测手段,它的单次使用寿命是一到两周,大大的减轻了连续指尖采血和静脉采血的过程所带来的痛苦,目前市面上的此类植入装置有着用户使用操作复杂、植入过程时间长、推送装置容易误触发等问题,导致用户降低依从性和体验感。
[0006]现有技术的植入式生物传感器的得植入装置是分体式的,结构稳定性差,容易误触发。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鉴于上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稳固性好的用于植入式生物传感器的一体式植入装置。
[0008]用于植入式生物传感器的一体式植入装置,包括固定座,还包括滑动座、主壳体、带针件和弹簧;固定座包括第一底部环壁体、分割壁和上部的长方形框,长方形框的至少两个壁体设置有骨位滑槽;滑动座包括第二底部环壁体、顶壁和位于顶壁上的两个以上的卡接臂,顶壁设置有固定座过孔,固定座过孔内设置有两个凸起骨位;第一底部环壁体装配于第二底部环壁体内,长方形框穿过固定座过孔,长方形框相对于卡接臂可滑移设置,凸起骨位在骨位滑槽内上下可滑移设置;长方形框的上部可拆卸式连接主壳体;带针件内侧设置内卡爪,内卡爪卡住用于植入生物传感器电极的针,内卡爪卡卡住针座,针和针座一体化设置或可装配设置,针设置有凹腔或呈U型,传感器电极放在凹腔或U型腔内;带针件外侧设置
有两条第一悬臂卡接梁,第一悬臂卡接梁的下端外侧设置有第一卡凸;主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隔腔板,隔腔板设置有两个悬臂抵触梁,每个悬臂抵触梁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卡凸,带针件设置于长方形框的内侧,带针件的外侧和长方形框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滑移结构;触发前(发射传感器前),第一卡凸卡在骨位滑槽的顶端,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弹簧套在内卡爪的外侧,弹簧的上端抵住带针件的内底面,弹簧的下端抵住分割壁的顶面;两个第二卡凸分别抵触在滑动座的顶壁边缘;触发前,滑动座的底面抵住人体皮肤(一个端面时),按压(在主壳体的顶端施加压力)主壳体,启动触发(按压主壳体是触发前后的分界点),主壳体带动固定座相对于滑动座向下运动,与此对应,滑动座相对于固定座向上滑移,滑动座带动凸起骨位从骨位滑槽的下端滑移至其上端,由于第一卡凸卡在骨位滑槽的顶端,所以带针件相对于固定座不发生滑移,从而带针件相对于滑动座向下滑移,实现了扎针的动作,带针件上附带的植入用针扎入端面内,植入用针包裹的生物传感器电极扎入端面内,实现了扎针

生物传感器电极的植入动作;凸起骨位从骨位滑槽的下端滑移至其上端时,将带针件的第一卡凸顶出,弹簧脱离束缚,开始自由释放,推动带针件做远离固定座的运动,带针件做远离皮肤的运动实现拔针,滑动座顶壁边缘将第二卡凸向两侧推开,悬臂抵触梁失去对滑动座抵触作用,带针件的顶面抵住主壳体的底面时到达上极限位置。
[0009]优选的,凸起骨位设置在两个相对的卡接臂的内侧;凸起骨位外侧的卡接臂设置有卡接孔;触发前:两个第二卡凸分别抵触在滑动座的顶壁边缘,滑动座的顶壁的底面抵住固定座的分割壁的顶面,从而实现滑动座的固定;触发后:滑动座的卡接臂的顶面抵住固定座的隔腔板的底面,两个第二卡凸分别卡入两个卡接孔,从而实现滑动座的固定。
[0010]优选的,长方形框相对于卡接臂可滑移设置为:长方形框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竖条,卡接臂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条形槽,第一竖条卡在第一条形槽内,第一竖条相对于第一条形槽可滑移设置。
[0011]优选的,带针件的外侧和长方形框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滑移结构为:带针件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竖条,长方形框的内壁设置有第二条形槽,第二竖条卡在第二条形槽内,第二竖条相对于第二条形槽可滑动设置。
[0012]优选的,长方形框的上部可拆卸式连接主壳体为:主壳体包括上盖和主腔体,上盖扣合在主腔体的上端;上盖向下伸出一对第二悬臂卡接梁,长方形框的两个侧壁设置有第一卡孔,一对第二悬臂卡接梁的下端部分别卡在一个第一卡孔处。
[0013]优选的,长方形框的第一竖条向上延伸,主壳体的内部上部设置有第四竖向导向槽,第一竖条的上部卡在第四竖向导向槽内,第一竖条沿第四竖向导向槽可滑动设置。
[0014]优选的,主腔体包括上腔体、下腔体和隔腔板,隔腔板设置有框体过孔,长方形框从下往上依次穿过下腔体、框体过孔和上腔体。
[0015]优选的,第一底部环壁体包括三个以上的弧形悬臂梁,弧形悬臂梁的内壁近端部设置有小凸起,植入式生物传感器被三个以上的弧形悬臂梁弹性卡住,小凸起卡入植入式生物传感器的边缘对应的凹坑内。
[0016]优选的,第二底部环壁体的内侧设置有设置长度的多条增强卡条。
[0017]优选的,分割壁设置有过针孔。
[0018]触发前,增强卡条卡在弧形悬臂梁的外侧,弧形悬臂梁以较大的力卡紧植入式生物传感器,触发后,弧形悬臂梁脱离增强卡条的卡接作用,弧形悬臂梁对紧植入式生物传感
器卡紧作用力变小,植入式生物传感器的表面设置有双面胶,双面胶接触皮肤后粘住皮肤表面,植入式生物传感器与弧形悬臂梁脱离卡接作用。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用于植入式生物传感器的一体式植入装置,包括固定座,还包括滑动座、主壳体、带针件和弹簧;
[0020]固定座包括第一底部环壁体、分割壁和上部的长方形框,长方形框的至少两个壁体设置有骨位滑槽;
[0021]滑动座包括第二底部环壁体、顶壁和位于顶壁上的两个以上的卡接臂,顶壁设置有固定座过孔,固定座过孔内设置有两个凸起骨位;
[0022]第一底部环壁体装配于第二底部环壁体内,长方形框穿过固定座过孔,长方形框相对于卡接臂可滑移设置,凸起骨位在骨位滑槽内上下可滑移设置;
[0023]长方形框的上部可拆卸式连接主壳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植入式生物传感器的一体式植入装置,包括固定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动座(2)、主壳体(3)、带针件(4)和弹簧(5);所述固定座(1)包括第一底部环壁体(11)、分割壁(12)和上部的长方形框(13),长方形框(13)的至少两个壁体设置有骨位滑槽(131);所述滑动座(2)包括第二底部环壁体(21)、顶壁(22)和位于顶壁(22)上的两个以上的卡接臂(23),所述顶壁(22)设置有固定座过孔(221),所述固定座过孔(221)内设置有两个凸起骨位(224);所述第一底部环壁体(11)装配于所述第二底部环壁体(21)内,所述长方形框(13)穿过所述固定座过孔(221),所述长方形框(13)相对于卡接臂(23)可滑移设置,所述凸起骨位(224)在骨位滑槽(131)内上下可滑移设置;所述长方形框(13)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主壳体(3);所述带针件(4)内侧设置内卡爪(41),内卡爪(41)卡住用于植入生物传感器电极的针;所述带针件(4)外侧设置有两条第一悬臂卡接梁(42),第一悬臂卡接梁(42)的下端外侧设置有第一卡凸(421);所述主壳体(3)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悬臂抵触梁(3332),每个所述悬臂抵触梁(3332)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卡凸(33321),所述带针件(4)设置于所述长方形框(13)的内侧,所述带针件(4)的外侧和长方形框(13)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滑移结构;触发前,所述第一卡凸(421)卡在所述骨位滑槽(131)的顶端,所述弹簧(5)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弹簧(5)套在内卡爪(41)的外侧,所述弹簧(5)的上端抵住所述带针件(4)的内底面,所述弹簧(5)的下端抵住所述分割壁(12)的顶面;两个第二卡凸(33321)分别抵触在所述滑动座(2)的顶壁边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植入式生物传感器的一体式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动座(2)的底面抵住一个端面时,按压主壳体(3),会启动触发,主壳体(3)带动固定座(1)相对于滑动座(2)向下运动,与此对应,滑动座(2)相对于固定座(1)向上滑移,滑动座(2)带动所述凸起骨位(224)从所述骨位滑槽(131)的下端滑移至其上端,由于所述第一卡凸(421)卡在所述骨位滑槽(131)的顶端,所以带针件(4)相对于固定座(1)不发生滑移,从而带针件(4)相对于滑动座(2)向下滑移,所以带针件(4)上附带的植入用针扎入端面内,植入用针包裹的生物传感器电极扎入端面内,实现了扎针

生物传感器电极的植入动作。3.如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植入式生物传感器的一体式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凸起骨位(224)和第一卡凸(421)均骨位滑槽(131)内,触发前凸起骨位(224)设置在骨位滑槽(131)的下端,第一卡凸(421)设置在骨位滑槽(131)的上端,凸起骨位(224)从所述骨位滑槽(131)的下端滑移至其上端时,将带针件(4)的第一卡凸(421)顶出,弹簧(5)脱离束缚,开始自由释放,推动带针件(4)做远离固定座(1)的运动,带针件(4)做远离皮肤的运动实现拔针,滑动座(2)顶壁边缘将第二卡凸(33321)向两侧推开,悬臂抵触梁(3332)失去对滑动座(2)抵触作用,带针件(4)的顶面抵住主壳体(3)的底面时到达上极限位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植入式生物传感器的一体式植入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丹符盛董青龙张哲李冠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刷新生物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