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喉罩插入后确认定位的光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1471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喉罩插入后确认定位的光棒,包括光棒本体、检测组件和弯折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放置喉罩前,将其插入喉罩通气管内,探头部位于喉罩通气管和通气罩交接部位时固定,因为该装置整体材质比较柔软,尽量不影响操作者喉罩的插入感受,喉罩插入后可以通过屏幕看到喉罩通气罩是否准确覆盖声门口,由于设置多个弹性伸缩杆,使弯折管具有不同的弯折幅度,以确保前端视野可以覆盖更大的范围;设置的LED灯具有两种光亮形式,在常规操作时,发出白光,如遇到分泌物反光,或者痰液遮挡视线,无法通过屏幕判断位置时候满意,操作者可以调成发红光,利用红光较强的穿透性,通过观察颈部环甲膜部位红光投射的光斑位置,判断喉罩通气罩的定位是否准确。判断喉罩通气罩的定位是否准确。判断喉罩通气罩的定位是否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喉罩插入后确认定位的光棒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光棒,具体为一种便于喉罩插入后确认定位的光棒,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0002]光棒是气管插管常用的工具之一,具有携带方便,操作简单,越来越受到临床麻醉医生和急救人员的喜爱。但因为气管插管本身面临操作繁琐,对患者刺激大等弊端,现在最为常用的声门上气道工具——喉罩越来越成为临床麻醉和急救的最主要的气道管理解决方案,但是喉罩插入后如何判断前端通气罩的位置正确,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之一。
[0003]而对于现有的光棒,如公开号CN109224232A所公开的一种气管插管器,其所针对的是在第一光源发生器下端设置第二光源发生器,适用于口咽部和声门口周围视野清晰的患者,且第二光源发生器发射光为红光;红光可具有更强的穿透性,便于摄像头前端因分泌物或血液阻挡视线,可以通过颈部喉结处观察和判断。
[0004]现有的视频喉罩为喉罩定位提供了思路,但存在如下短板:1、前端的镜头位置不在喉罩通气罩的正中,影响操作者对声门位置的判断,2、如果患者口咽部有分泌物或者血液阻挡视线,很难通过视频观察前端的映像,3、镜头位置固定,不能通过调整前端镜头观察更多的内容,且现有光棒本体为金属材质,整体很硬,不能跟随喉罩进行弯曲,给操作者增加了操作难度的同时还容易对患者的口咽部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便于喉罩插入后确认定位的光棒,结合光棒视频和发红光兼备的特点,因现有的光棒为金属材质,无法根据喉罩的弯曲塑型,本装备进行了改进。
[0006]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便于喉罩插入后确认定位的光棒,包括
[0007]光棒本体,构成所述光棒的主体结构,并安插在喉罩内,包括位于上端的手握部、依次连接在手握部下方的操作部、工作管、弯折管以及前端部,操作部呈上大下小的长锥状,工作管、弯折管以及前端部均为细长状管体,且前端部的前端连接有前端镜罩,工作管的管身上连通有与外设输氧管相对接的输氧接头;
[0008]检测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前端部内的摄像头以及安装在手握部上方的显示器,摄像头与显示器通过导线呈信号传输连接,摄像头的前端外周固定连接有能够发射红光或白光的LED环灯,摄像头采用医用级微型摄像头,LED环灯与外设供电设备电性连接;
[0009]弯折组件,其用于控制弯折管的弯折方向以及弯折幅度,且其包括呈上下分布状设置在弯折管内的若干个弹性伸缩杆以及用于进行弯折方向和弯折幅度调节的转动调节杆,弹性伸缩杆的两端与弯折管内壁呈对称状设置的连接卡座相连接,弹性伸缩杆的两端杆身上分别贯穿连接有牵引调节绳,相邻弹性伸缩杆之间的牵引调节绳上套设有弹簧,两
根牵引调节绳的上端缠绕在转动调节杆的杆身上。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显示器与手握部的上端通过螺栓呈转动式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弹性伸缩杆的两端转动连接有与弯折管内壁相贴合的弧形状连杆,且弹性伸缩杆的两端通过弧形状连杆卡放在连接卡座内与弯折管呈转动式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弯折管在弹性伸缩杆两侧的中间部位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弹性杆,且两个弹性杆之间固定连接有横穿弹性伸缩杆中间部位的支撑杆。
[00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两根牵引调节绳呈正反绕缠绕在转动调节杆的杆身上。
[0014]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牵引调节绳分别穿过操作部内壁一体化连接的穿绳管。
[0015]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转动调节杆穿过手握部所开设穿孔的杆身上套设有阻尼套环,且转动调节杆位于手握部外侧的一端连接有调节旋钮。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放置喉罩前,将其插入喉罩通气管内,探头部位于喉罩通气管和通气罩交接部位时固定,因为该装置整体材质比较柔软,尽量不影响操作者喉罩的插入感受,喉罩插入后可以通过屏幕看到喉罩通气罩是否准确覆盖声门口,由于设置多个弹性伸缩杆,使弯折管具有不同的弯折幅度,以确保前端视野可以覆盖更大的范围;
[0018]2)所设置的LED灯具有两种光亮形式,在常规操作时,发出白光,如遇到分泌物反光,或者痰液遮挡视线,无法通过屏幕判断位置时候满意,操作者可以调成发红光,利用红光较强的穿透性,通过观察颈部环甲膜部位红光投射的光斑位置,判断喉罩通气罩的定位是否准确。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前端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弯折管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弯折管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手握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手握部,2、显示器,3、调节旋钮,4、操作部,5、工作管,6、弯折管,7、前端部,8、前端镜罩,9、摄像头,10、弹性伸缩杆,11、连接卡座,12、牵引调节绳,13、弹簧,14、弹性杆,15、支撑杆,16、穿绳管,17、转动调节杆,18、阻尼套环,19、输氧接头,20、LED环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实施例一
[0027]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便于喉罩插入后确认定位的光棒,包括
[0028]光棒本体,其构成该光棒的主体结构,并安插在喉罩内,且其包括位于上端的手握部1、依次连接在手握部1下方的操作部4、工作管5、弯折管6以及前端部7,操作部4呈上大下小的长锥状,工作管5、弯折管6以及前端部7均为细长状管体,且前端部7的前端连接有前端镜罩8,工作管5的管身上连通有与外设输氧管相对接的输氧接头19;
[0029]检测组件,其用于完成喉罩放置后,对喉罩通气罩前端进行检查,且其包括固定连接在前端部7内的摄像头9以及安装在手握部1上方的显示器2,摄像头9与显示器2通过导线呈信号传输连接,摄像头9的前端外周固定连接有能够发射红光或白光的LED环灯20,摄像头9采用医用级微型摄像头,LED环灯20与外设供电设备电性连接;
[0030]弯折组件,其用于控制弯折管6的弯折方向以及弯折幅度,且其包括呈上下分布状设置在弯折管6内的若干个弹性伸缩杆10以及用于进行弯折方向和弯折幅度调节的转动调节杆17,弹性伸缩杆10的两端与弯折管6内壁呈对称状设置的连接卡座11相连接,弹性伸缩杆10的两端杆身上分别贯穿连接有牵引调节绳12,相邻弹性伸缩杆10之间的牵引调节绳12上套设有弹簧13,两根牵引调节绳12的上端缠绕在转动调节杆17的杆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喉罩插入后确认定位的光棒,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棒本体,构成所述光棒的主体结构,并安插在喉罩内,且其包括位于上端的手握部(1)、依次连接在所述手握部(1)下方的操作部(4)、工作管(5)、弯折管(6)以及前端部(7),所述操作部(4)呈上大下小的长锥状,所述工作管(5)、弯折管(6)以及前端部(7)均为细长状管体,且所述前端部(7)的前端连接有前端镜罩(8),所述工作管(5)的管身上连通有用于与外部输氧管相对接的输氧接头(19);检测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前端部(7)内的摄像头(9)以及安装在所述手握部(1)上方的显示器(2),所述摄像头(9)与显示器(2)通过导线呈信号传输连接,所述摄像头(9)的前端外周固定连接有能够发射红光或白光的LED环灯(20),所述摄像头(9)采用医用级微型摄像头,所述LED环灯(20)与外设供电设备电性连接;弯折组件,其用于控制弯折管(6)的弯折方向以及弯折幅度,且其包括呈上下分布状设置在弯折管(6)内的若干个弹性伸缩杆(10)以及用于进行弯折方向和弯折幅度调节的转动调节杆(17),所述弹性伸缩杆(10)的两端与弯折管(6)内壁呈对称状设置的连接卡座(11)相连接,所述弹性伸缩杆(10)的两端杆身上分别贯穿连接有牵引调节绳(12),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祎李耀宗李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蓝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