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机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0545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呼吸机支架,包括主体和提手,还包括第一凸块、第二凸块、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主体上的纵向设置有第一凸块,提手上横向设置有第二凸块,提手上还设有与第一凸块相适配的第一凹槽,主体上设有与第二凸块相适配的第二凹槽,提手为环形框体结构,主体装配于所述环形框体结构的提手的内壁上。第一凸块与第一凹槽形成的固定结构和第二凸块与第二凹槽形成的固定结构分别增强横向和纵向上的结构强度,避免装配在环形结构提手内壁上的主体在纵向和横向发生晃动,使得主体和提手形成紧密连接,不至于在呼吸机支架在救护车内经过激烈晃动后出现结构松动的情况,减少结构上的损伤,消除呼吸机支架的使用安全隐患。消除呼吸机支架的使用安全隐患。消除呼吸机支架的使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机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特别是涉及一种呼吸机支架。

技术介绍

[0002]呼吸机是一种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呼吸衰竭,减少并发症,挽救及延长病人生命的至关重要的医疗设备。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它作为一项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中,在现代医学领域内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0003]现实生活中,救护车外出时必须配备呼吸机,呼吸机通过呼吸机支架固定在救护车上,方便医生随时进行急救。但是现有的呼吸机支架结构强度普遍较差,而且呼吸机的重量较大,载有呼吸机的支架在救护车上经过长时间的激烈晃动后,支架的固有结构容易受损,继而出现开裂或者断开,在使用上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机支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结构强度不高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呼吸机支架,包括主体和提手,还包括第一凸块、第二凸块、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主体上的纵向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提手上横向设置有第二凸块,所述提手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凸块相适配的第一凹槽,所述主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凸块相适配的第二凹槽,所述提手为环形框体结构,所述主体装配于所述环形框体结构的提手的内壁上。
[0006]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块设于所述主体的底部,所述第二凹槽设于所述主体的侧壁上。
[0007]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设于所述主体周侧上的卡槽,所述提手卡持于所述卡槽内。
[0008]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卡槽内设有所述第一凸块和第二凹槽。
[0009]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提手的厚度与所述卡槽的深度相同。
[0010]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设于所述主体背面的挂钩。
[0011]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内设有显示控制面板和氧气罐,所述氧气罐的出气口与所述显示控制面板位于同一高度。
[0012]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控制面板为倾斜设置。
[0013]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内设有氧气室,所述氧气罐内置于所述氧气室内。
[0014]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防滑垫,所述防滑垫包裹于所述提手的手柄处。
[0015]如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呼吸机支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凸块与第一凹
槽形成的固定结构和第二凸块与第二凹槽形成的固定结构分别增强横向和纵向上的结构强度,避免装配在环形结构提手内壁上的主体在纵向和横向发生晃动,使得主体和提手形成紧密连接,不至于在呼吸机支架在救护车内经过激烈晃动后出现结构松动的情况,减少结构上的损伤,消除呼吸机支架的使用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呼吸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呼吸机支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呼吸机支架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呼吸机支架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0020]元件标号说明
[0021]1主体
[0022]2提手
[0023]3第一凸块
[0024]4第二凹槽
[0025]5卡槽
[0026]6挂钩
[0027]7显示控制面板
[0028]8氧气罐
[0029]9氧气室
[0030]10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2]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0033]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呼吸机支架,包括主体1和提手2,还包括第一凸块3、第二凸块、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4,所述主体1上的纵向设置有第一凸块3,所述提手2上横向设置有第二凸块,所述提手2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凸块3相适配的所述第一凹槽,所述主体1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凸块相适配的所述第二凹槽4,所述提手2为环形框体结构,所述主体1装配于所述环形框体结构的提手2的内壁上。
[0034]第一凸块3与第一凹槽形成的固定结构和第二凸块与第二凹槽4形成的固定结构分别增强横向和纵向上的结构强度,避免装配在环形结构的提手2上的主体1在纵向和横向
发生晃动,使得主体1和提手2形成紧密连接,不至于在呼吸机支架在救护车内经过激烈晃动后出现结构松动的情况,减少结构上的损伤,消除呼吸机支架的使用安全隐患。另外,常规配置的氧气罐8和呼吸模块重量较大,呼吸机支架能够将氧气罐8和呼吸模块进行统一装配,使其整体具有便捷性,方便医护人员或用户携带,也方便户外急救情况下医生使用呼吸机进行移动抢救。
[003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提手2为一体成型的环状框体结构,提手2的加工工艺本身赋予所述提手2出色的结构强度,同时通过在所述提手2的横向上设置的第一凹槽和在所述提手2的纵向上设置的第二凸块稳定地与主体1装配在一起,即便长期处于移动状态,也可以极大地消除两者之间发生的相对移动。优选的,一体成型的所述提手2采用冷轧钢板制造而成,工艺上由热轧钢板经酸洗去除氧化皮后进行冷连轧,然后连续冷变形引起的冷作硬化而成,具有出色的强度和硬度,可以进一步提高提手2的结构强度。
[0036]可选的,所述主体1上的第一凸块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凸块3成排设置;所述主体1上的第二凹槽4的数量同样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凹槽4成排设置。
[0037]详细的,所述第一凸块3设于所述主体1的底部,所述第二凹槽4设于所述主体1的侧壁上。具体的,还包括设于所述主体1周侧上的卡槽5,所述提手2卡持于所述卡槽5内。请参阅图2,所述卡槽5内设有所述第一凸块3和第二凹槽4,容易理解的是,所述提手2卡持在卡槽5内,并且通过第一凹槽和第二凸块固定在主体1上,使得主体1和提手2之间在各个方向上都不会发生位置偏移,即两者通过简易的装配便可达到较强的结构强度,满足苛刻使用场景的使用要求。
[0038]可选的,所述提手2的厚度与所述卡槽5的深度相同,提手2的厚度与卡槽5的深度相同使得装配后形成平整的的结构,为日常使用提供了便利。
[0039]请参阅图3,所述主体1内设有显示控制面板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机支架,包括主体和提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凸块、第二凸块、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主体上的纵向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提手上横向设置有第二凸块,所述提手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凸块相适配的第一凹槽,所述主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凸块相适配的第二凹槽,所述提手为环形框体结构,所述主体装配于所述环形框体结构的提手的内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设于所述主体的底部,所述第二凹槽设于所述主体的侧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机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主体周侧上的卡槽,所述提手卡持于所述卡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呼吸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内设有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艺展宏图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