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强除雾除尘能力的升气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1231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强除雾除尘能力的升气帽,包括连接在反应塔塔体底板上方空间的蜂窝斜板,蜂窝斜板底部朝向反应塔的进气口,顶部两侧朝向反应塔的出气口,上方空间设有喷淋装置,塔体底板下方空间设有朝向蜂窝斜板底部的冲洗装置。加强升气帽的除雾除尘能力,使之成为“升气帽+除雾除尘装置”的综合体,即:使之不仅具备较好的气液分隔能力,还具有较强的除雾、除尘能力,可替代除雾器、湿式电除尘使用。通过在升气帽内部的蜂窝斜板上下设置冲洗水喷嘴组,可通过间歇性地冲洗操作,防止升气帽的积灰堵塞,保证升气帽长期稳定运行。保证升气帽长期稳定运行。保证升气帽长期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强除雾除尘能力的升气帽


[0001]本技术涉及塔设备
,具体为一种加强除雾除尘能力的升气帽。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0003]塔设备是化学吸收、湿法烟气脱硫和湿法除尘等工艺中的常用设备,塔设备内部根据不同的工艺需求存在多种零部件,例如化工反应塔的不同反应阶段、湿法烟气脱硫的单塔双循环、单塔多循环工艺均要使用到升气帽装置。该种装置能保证气相介质穿越不同的液相处理介质,从而完成各种不同工艺处理或工艺反应,实现生产目标。
[0004]目前,这类升气帽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0005]A.目前采用各种形式的升气帽,由于人员检修的需要,均需要单独占据塔体内部一个单层的操作空间,另外配置除雾器等装置,因此造成塔体高度的增加和设备制造成本以及安装、运维成本的增加;
[0006]B.除雾除尘能力不足,下层的浆液被气相大量携带着穿过升气帽至上层区域,对上下层的工艺处理产生不利影响;
[0007]C.升气帽内部缺乏冲洗装置,在气相含尘量较高时容易发生堵塞,导致气液分离功能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加强除雾除尘能力的升气帽,加强升气帽的除雾除尘能力,使之成为“升气帽+除雾除尘装置”的综合体,即:使之不仅具备较好的气液分隔能力,还具有较强的除雾、除尘能力,可替代除雾器、湿式电除尘使用。通过在升气帽内部的蜂窝斜板上下设置冲洗水喷嘴组,可通过间歇性地冲洗操作,防止升气帽的积灰堵塞,保证升气帽长期稳定运行。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0]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加强除雾除尘能力的升气帽,包括连接在反应塔塔体底板上方空间的蜂窝斜板,蜂窝斜板底部朝向反应塔的进气口,顶部两侧朝向反应塔的出气口,上方空间设有喷淋装置,塔体底板下方空间设有朝向蜂窝斜板底部的冲洗装置。
[0011]蜂窝斜板通过侧板连接在反应塔进气口上方空间。
[0012]侧板倾斜布置,侧板沿反应塔圆周方向由下至上形成直径变小的喇叭形。
[0013]蜂窝斜板上方空间具有两组相对布置形成人字型的顶板,喷淋装置位于人字型顶板围合成的空间内。
[0014]喷淋装置的喷淋喷嘴组朝向蜂窝斜板的上表面且连接喷淋水母管,冲洗水母管位于人字型顶板外侧。
[0015]冲洗装置的冲洗喷嘴组朝向蜂窝斜板的下表面且连接冲洗水母管,冲洗水母管位于塔体底板下方空间。
[0016]蜂窝斜板具有多组,相邻两组蜂窝斜板之间的区域顶部,设有顶部斜板,顶部斜板的高度不低于反应塔出气口所在的高度。
[0017]蜂窝斜板表面具有耐磨层。
[0018]喷淋水母管上设有压力表、流量计和调节阀。
[0019]冲洗水母管上设有压力表、流量计和调节阀。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0021]1、采用下部进气,上部侧边出气。下部进来的气体首先穿过蜂窝斜板层,蜂窝斜板层有足够高度,将提供足够的气相

湿膜接触面,使泡沫和雾滴能够在蜂窝斜板的表面上汇集,变成大颗粒液珠形态和液流形态,从而避免被气体继续携带,同时使得气体中夹带的泡沫、雾滴、粉尘颗粒物撞击蜂窝斜板而被有效拦截,使得气体通过升气帽时有所加速,将更利于泡沫、雾滴、粉尘颗粒物的捕集。
[0022]2、与液态泡沫和雾滴的情况类似,气体中夹带的粉尘颗粒物也同样能被蜂窝斜板捕集下来。这些被捕集的粉尘颗粒可能在蜂窝斜板表面上形成一定的粘附物,故此需要定期冲洗,将这些粘附物冲洗下来,保证蜂窝斜板通道的畅通。而且,保持一定周期的冲洗操作,能维持蜂窝斜板的湿膜表面,更利于对那些超细粉尘颗粒的捕集,从而实现较高的除尘效率。
附图说明
[0023]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4]图1是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升气帽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升气帽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升气帽中蜂窝斜板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塔体底板;2支撑垫板;3进气口和本体侧板;4蜂窝斜板;5两侧出气口;6两侧出气口檐板;7顶部斜板;8顶部喷淋喷嘴组;9顶部喷淋水母管;10下部冲洗喷嘴组;11下部冲洗水母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9]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30]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

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31]正如
技术介绍
中所描述的,现有塔设备中的升气帽装置存在功能单一、除尘除雾能力不足等问题,以下实施例给出一种加强除雾除尘能力的升气帽,加强升气帽的除雾除尘能力,使之成为“升气帽+除雾除尘装置”的综合体,即:使之不仅具备较好的气液分隔能力,还具有较强的除雾、除尘能力,可替代除雾器、湿式电除尘使用。通过在升气帽内部的蜂窝斜板上下设置冲洗水喷嘴组,可通过间歇性地冲洗操作,防止升气帽的积灰堵塞,保证升气帽长期稳定运行。
[0032]实施例一:
[0033]如图1

2所示,一种加强除雾除尘能力的升气帽,包括连接在反应塔塔体底板上方空间的蜂窝斜板,蜂窝斜板底部朝向反应塔的进气口,顶部两侧朝向反应塔的出气口,上方空间设有喷淋装置,塔体底板下方空间设有朝向蜂窝斜板底部的冲洗装置。
[0034]蜂窝斜板通过侧板连接在反应塔进气口上方空间。
[0035]侧板倾斜布置,侧板沿反应塔圆周方向由下至上形成直径变小的喇叭形。
[0036]蜂窝斜板上方空间具有两组相对布置形成人字型的顶板,喷淋装置位于人字型顶板围合成的空间内。
[0037]喷淋装置的喷淋喷嘴组朝向蜂窝斜板的上表面且连接喷淋水母管,冲洗水母管位于人字型顶板外侧。
[0038]冲洗装置的冲洗喷嘴组朝向蜂窝斜板的下表面且连接冲洗水母管,冲洗水母管位于塔体底板下方空间。
[0039]蜂窝斜板具有多组,相邻两组蜂窝斜板之间的区域顶部,设有顶部斜板,顶部斜板的高度不低于反应塔出气口所在的高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强除雾除尘能力的升气帽,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在反应塔塔体底板上方空间的蜂窝斜板,蜂窝斜板底部朝向反应塔的进气口,顶部两侧朝向反应塔的出气口,上方空间设有喷淋装置,塔体底板下方空间设有朝向蜂窝斜板底部的冲洗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除雾除尘能力的升气帽,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斜板通过侧板连接在反应塔进气口上方空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强除雾除尘能力的升气帽,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倾斜布置,侧板沿反应塔圆周方向由下至上形成直径变小的喇叭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除雾除尘能力的升气帽,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斜板上方空间具有两组相对布置形成人字型的顶板,喷淋装置位于人字型顶板围合成的空间内。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除雾除尘能力的升气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的喷淋喷嘴组朝向蜂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述平周永跃王亚萍兰守立毕冉王春霞景敏李晓鹏杜同桐王德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国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