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图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1069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图形,包括多个用于形成主栅的主栅线和多个用于形成副栅的副栅线,主栅线垂直于副栅线;主栅线包括多个沿同一方向间隔设置的主栅子线,副栅线包括多个沿同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副栅子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图形包括主栅线和副栅线能够提高欧姆接触面积,实现更好的电荷收集能力,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且将主栅线设置为包括多个沿同一方向间隔设置的主栅子线,副栅线设置为包括多个沿同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副栅子线,使得硅片损伤更小,背面钝化质量高,在提高电荷收集能力的同时降低了电池的开槽面积比,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图形


[0001]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
,具体地,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图形。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于能源的需求逐渐从传统的煤炭转向清洁能源。通过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太阳电池对环境也没有任何污染,是一种较为出色的清洁能源,且具有可靠性高、寿命长、转换效率高等优点,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具有高效、清洁以及取之不尽等优点。人们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和电能,运用在生活中各个方面。
[0003]激光开槽主要是通过激光热熔方法,将背面氧化铝、氮化硅钝化层热熔,再通过丝网印刷工艺,将铝浆印刷到开槽区域,然后通过高温烧结冷却后形成铝硅合金的局部接触,从而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其余未被激光处理的钝化层区域实现良好的钝化效果。
[0004]但是,现有的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图形仅包括副栅线,欧姆接触面积较小,不利于太阳能电池收集更多的电荷,使得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图形,包括主栅线和副栅线以提高欧姆接触面积,实现更好的电荷收集能力,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且将主栅线设置为包括多个沿同一方向间隔设置的主栅子线,副栅线设置为包括多个沿同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副栅子线,在提高电荷收集能力的同时降低了电池的开槽面积比,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
[0006]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而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图形,包括多个用于形成主栅的主栅线和多个用于形成副栅的副栅线,所述主栅线垂直于所述副栅线;所述主栅线包括多个沿同一方向间隔设置的主栅子线,所述副栅线包括多个沿同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副栅子线。
[0007]进一步地,同一所述主栅线中相邻主栅子线间的距离与所述主栅子线的长度相等;和/或同一所述副栅线中相邻副栅子线间的距离与所述副栅子线的长度相等。
[0008]进一步地,相邻所述主栅线的主栅子线交错设置;和/或相邻所述副栅线的副栅子线交错设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主栅子线的长度范围在1.4毫米至1.8毫米之间,包括端点值;和/或所述副栅子线的长度范围在1.4毫米至1.8毫米之间,包括端点值。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主栅子线的长度与所述副栅子线的长度相等。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主栅线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宽度范围在25微米至35微米之间,包括端点值;和/或所述副栅线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宽度范围在25微米至35微米之间,包括端点值。
[0012]进一步地,所述光电转换图形还包括多个用于设置焊盘的镂空区,多个所述镂空区分别沿所述主栅线的延伸方向和所述副栅线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0013]进一步地,沿所述主栅线的延伸方向设置的任意两个镂空区之间的间距的范围在20毫米至30毫米之间,包括端点值;和/或沿所述副栅线的延伸方向设置的任意两个镂空区之间的间距的范围在15毫米至25毫米之间,包括端点值。
[0014]进一步地,所述光电转换图形包括至少一个光电转换单元,所述光电转换单元包括多个所述主栅线、多个所述副栅线和多个所述镂空区。
[0015]进一步地,所述镂空区的形状为矩形,所述镂空区的各边长的范围在1毫米至3毫米之间。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图形,包括主栅线和副栅线以提高欧姆接触面积,实现更好的电荷收集能力,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且将主栅线设置为包括多个沿同一方向间隔设置的主栅子线,副栅线设置为包括多个沿同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副栅子线,
[0017]硅片损伤更小,背面钝化质量高,在提高电荷收集能力的同时降低了电池的开槽面积比,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图形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的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图形的局部放大图。
[0020]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1]10、光电转换图形;
[0022]100、主栅线;110、主栅子线;
[0023]200、副栅线;210、副栅子线;
[0024]300、镂空区;
[0025]410、第一光电转换单元;420、第二光电转换单元;430、第三光电转换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技术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图形进行详细描述。
[0027]图1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图形10的示意图。参见图1,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图形10可以包括多个用于形成主栅的主栅线100和多个用于形成副栅的副栅线200,主栅线100可以垂直于副栅线200。图2为图1的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图形的局部放大图。参见图2,主栅线100可以包括多个沿同一方向间隔设置的主栅子线110,副栅线200可以包括多个沿同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副栅子线210。
[0028]需要说明的是,主栅线和副栅线是太阳能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副栅线用于收集硅片中因光伏效应产生的光生载流子,并将这些光生载流子传输到主栅线上,最终导出电流。本实施例中的光电转换图形10可以包括多个主栅线100使得太阳能电池的电流收集效果更佳,虚印、断线等印刷异常的电池片对电池片转换效率的影响减小,因为多条主栅线100可以使电流在副栅线200发生虚印断线的状态下,有更多路径选择到达主栅线100。
[0029]需要说明的是,副栅线200可以沿图1中水平方向延伸设置,相邻副栅线200之间的间距的范围可以在1毫米至2毫米之间,可以包括端点值。主栅线100可以沿图1中竖直方向延伸设置。
[0030]具体的,主栅线100可以包括多个沿同一方向间隔设置的主栅子线110也可以理解为,多个主栅子线110可以沿图1中同一竖直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以形成一个主栅线100。
[0031]具体的,副栅线200可以包括多个沿同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副栅子线210也可以理解为,多个副栅子线210可以沿图1中同一水平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以形成一个副栅线200。
[003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图形10,可以包括主栅线100和副栅线200以提高欧姆接触面积,实现更好的电荷收集能力,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且可以将主栅线100设置为包括多个沿同一方向间隔设置的主栅子线110,副栅线200设置为包括多个沿同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副栅子线210,硅片损伤更小,背面钝化质量高,在提高电荷收集能力的同时降低了电池的开槽面积比,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
[0033]在一些实施例中,同一主栅线100中相邻主栅子线110间的距离与主栅子线110的长度可以相等。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同一副栅线200中相邻副栅子线210间的距离与副栅子线210的长度可以相等。在其他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图形,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用于形成主栅的主栅线和多个用于形成副栅的副栅线,所述主栅线垂直于所述副栅线;所述主栅线包括多个沿同一方向间隔设置的主栅子线,所述副栅线包括多个沿同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副栅子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转换图形,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主栅线中相邻主栅子线间的距离与所述主栅子线的长度相等;和/或同一所述副栅线中相邻副栅子线间的距离与所述副栅子线的长度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电转换图形,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主栅线的主栅子线交错设置;和/或相邻所述副栅线的副栅子线交错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电转换图形,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栅子线的长度范围在1.4毫米至1.8毫米之间,包括端点值;和/或所述副栅子线的长度范围在1.4毫米至1.8毫米之间,包括端点值。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电转换图形,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栅子线的长度与所述副栅子线的长度相等。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转换图形,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昆州陈红苗成祥李汉诚
申请(专利权)人: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