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冲剪生产线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90761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材冲剪生产线控制系统及方法,能以多层逻辑判断的控制方式保证钢材冲剪生产线安全可靠地运行。其包括PLC 1、服务器2、工作站电脑3、客户端电脑4,接近式位置传感器Ⅰ 5,接近式位置传感器Ⅱ 6,接近式位置传感器Ⅲ 7。服务器2、客户端电脑4通过以太网与工作站电脑3连接通信,可编程控制器PLC 1与工作站电脑3采用SPComm串口通讯控件进行通信,PLC 1在此作为一个执行外部信号输入或输出的部件,多层逻辑判断控制程序运行于工作站电脑3,并将结果传输给PLC1进而控制取料气缸8、压料气缸9、分料气缸10、送料电机11、推料电机12、冲床工作电磁铁13按多层逻辑判断运算结果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材下料生产线,尤其涉及杆端轴承的轧制棒材冲剪下料 生产线的控制系统,还涉及该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属于冲压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轴承行业的杆端轴承锻件的制造需经过以下步骤将长轧制棒 材先切成短料,将其经过电磁感应加热后锻造成轴承坯料。将轧制棒材切成短 料的工序一般用大吨位的冲床完成,但需要人工送料、手工分选料头,此项工 作劳动强度大,且工人操作时靠冲床较近,有极大的安全隐患。现已有自动化 程度较高的使用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的下料成套设备,该设备由储料架、输 送滚轮装置、气动夹紧推料装置、冲床等部分组成,由电机经过减速后驱动输 送滚轮,并和气动夹紧推料装置配合完成自动送料。为了保证下料成套设备运 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控制系统需进行多层的逻辑判断,自动运行状态下,每 次循环开始时,应按照顺序分别检査各工位的状况,之后根据逻辑运算结果执 行相应动作,但使用PLC进行这种多层逻辑判断,编程烦琐,程序维护不直观, 运行不可靠,且PLC控制系统功能单一,界面不友好,不便于工艺参数的设定 与保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计算机为核心的钢材冲剪生产线控制系统及 控制方法,能以多层逻辑判断的控制方式保证钢材冲剪生产线安全可靠地运行, 并能实现记录日常加工数据、工艺方案数据、设定系统操作人员的权限以及信息日志等功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钢材冲剪生产线控制系统,包括可编程控制器PLC1、接近式位置传感器i5、接近式位置传感器n 6、接近式位置传感器m 7。接近式位置传感器i5安装于送料支架处,用于检测送料支架是否有料;接近式位置传感器II6安装 于送料滚轮附近,用于检测送料滚轮上是否有料;接近式位置传感器III 7安装 在推料装置处,用于检测是否有待加工料。接近式位置传感器I 5、接近式位置 传感器II 6、接近式位置传感器III 7的信号输入到PLC1的输入端,PLC1的输 出端控制取料气缸8、压料气缸9、分料气缸IO、送料电机ll、推料电机12、 冲床工作电磁铁13的工作。此外,控制系统还包括服务器2、工作站电脑3、 客户端电脑4。所述服务器2、客户端电脑4通过以太网与工作站电脑3连接通 信,所述服务器2负责记录日常的加工数据、工艺方案数据、系统操作人员的 权限以及信息日志等,所述客户端电脑4将要操作的数据传递给工作站电脑3, 以客户端形式来操作生产线,所述PLC 1与工作站电脑3通信,PLC 1在此作 为一个执行外部信号输入或输出的部件,工作站电脑3负责数据接收、发送和 多层逻辑判断控制程序的运行。钢材冲剪生产线控制程序是在工作站电脑3运行的多层逻辑判断控制程 序,该程序包含下列步骤1) 判断是否为自动运行方式;2) 如果步骤l)的判断结果为否,则系统停止;3) 如果步骤l)的判断结果为是,则运行步骤4);4) 判断对射开关是否检测到有料;55) 如果步骤4)的判断结果为是,则将冲床电磁开关吸合;6) 执行分料气缸顶出并返回至步骤4);7) 如果步骤4)的判断结果为否,则分料气缸退回;8) 判断推料支架是否有料;9) 如果步骤8)的判断结果为是,则推料电机正转;10) 执行压料气缸顶出并返回至步骤4);11) 如果步骤8)的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12);12) 判断送料滚轮是否有料;13) 如果步骤12)的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送料电机正转并返回至步骤8);14) 如果步骤12)的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15);15) 判断送料支架是否有料;16) 如果步骤15)的判断结果为是,则取料气缸顶出;17) 执行取料气缸退回并返回到步骤12);18) 如果步骤15)的判断结果为否则系统停止。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PLC 1与工作站电脑3采用SPCo皿串口通讯控件进行通信。前述的PLC 1的型号为CP1H-X40DR-A,接近式位置传感器I 5,接近式位置传感器I16,接近式位置传感器III 7的型号为欧姆龙E2E-X2ME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以多层逻辑判断的控制方式保证钢材冲剪生产线安全可靠地运行,并能实现记录日常加工数据、工艺方案数据、设定系统操作人员的权限以及信息日志等功能。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的控制系统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机械结构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程序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l、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系统包括PLC1 (型号为CP1H-X40DR-A)、 接近式位置传感器I 5、接近式位置传感器II 6、接近式位置传感器III 7 (型 号为欧姆龙E2E-X2ME1)。接近式位置传感器I 5安装于送料支架处,用于检测 送料支架是否有料;接近式位置传感器I16安装于送料滚轮附近,用于检测送 料滚轮上是否有料;接近式位置传感器III 7安装在推料装置处,用于检测是否 有待加工料。接近式位置传感器I 5、接近式位置传感器II 6、接近式位置传感 器III 7的信号输入到PLC1的输入端,PLC1的输出端控制取料气缸8、压料气 缸9、分料气缸IO、送料电机ll、推料电机12、冲床工作电磁铁13按多层逻 辑判断运算结果工作。其中取料气缸8用于从钢材支架上翻转取棒料,压料气 缸9使夹紧推料滚轮落下夹紧棒材,然后将夹紧棒材推至冲床的切料刀具中, 保证冲剪下料的精度,分料气缸10通过气缸的顶出与退回来实现棒料与料头的 分选。此外,控制系统还包括服务器2、工作站电脑3、客户端电脑4。所述服 务器2、客户端电脑4通过以太网与工作站电脑3连接通信,所述服务器2负 责记录日常的加工数据、工艺方案数据、系统操作人员的权限以及信息日志等, 可采用产品参数化管理的思路,将产品的加工参数保存在服务器2数据库中, 每次加工时可以调用,保证加工过程参数的一致性,参数需要变更时也可以进 行方便的维护。所述客户端电脑4将要操作的数据传递给工作站电脑3,以客户端形式来操作生产线,所述PLC 1与工作站电脑3釆用SPComm串口通讯控件 进行通信,PLC1在此作为一个执行外部信号输入或输出的部件,工作站电脑3 负责数据接收、发送和多层逻辑判断控制程序的运行。钢材冲剪生产线控制程序是在工作站电脑3运行的多层逻辑判断控制程 序,如图3所示,该程序包含下列步骤1) 判断是否为自动运行方式;2) 如果步骤l)的判断结果为否,则系统停止;3) 如果步骤l)的判断结果为是,则运行步骤4);4) 判断对射开关是否检测到有料;5) 如果步骤4)的判断结果为是,则将冲床电磁开关吸合;6) 执行分料气缸顶出并返回至步骤4);7) 如果步骤4)的判断结果为否,则分料气缸退回;8) 判断推料支架是否有料;9) 如果步骤8)的判断结果为是,则推料电机正转;10) 执行压料气缸顶出并返回至步骤4);11) 如果步骤8)的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12);12) 判断送料滚轮是否有料;13) 如果步骤12)的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送料电机正转并返回至步骤8);14) 如果步骤12)的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15);15) 判断送料支架是否有料;16) 如果步骤15)的判断结果为是,则取料气缸顶出;17) 执行取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材冲剪生产线控制系统,包括PLC(1),接近式位置传感器Ⅰ(5),接近式位置传感器Ⅱ(6),接近式位置传感器Ⅲ(7);接近式位置传感器Ⅰ(5)安装于送料支架处,用于检测送料支架是否有料,接近式位置传感器Ⅱ(6)安装于送料滚轮附近,用于检测送料滚轮上是否有料,接近式位置传感器Ⅲ(7)安装在推料装置处,用于检测是否有待加工料;接近式位置传感器Ⅰ(5),接近式位置传感器Ⅱ(6),接近式位置传感器Ⅲ(7)的信号输入到PLC(1)的输入端,PLC(1)的输出端控制取料气缸(8),压料气缸(9),分料气缸(10),送料电机(11),推料电机(12),冲床工作电磁铁(13)的工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服务器(2)、工作站电脑(3)、客户端电脑(4),所述服务器(2)、客户端电脑(4)通过以太网与工作站电脑(3)连接通信,所述服务器(2)负责记录日常的加工数据、工艺方案数据、系统操作人员的权限以及信息日志等,所述客户端电脑(4)将要操作的数据传递给工作站电脑(3),以客户端形式来操作生产线,所述PLC(1)与工作站电脑(3)通信,PLC(1)在此作为一个执行外部信号输入或输出的部件,工作站电脑(3)负责数据接收、发送和多层逻辑判断控制程序的运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国峰黄艺群王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网商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