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节水减排三合一同浴染色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0677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节水减排三合一同浴染色设备,包括壳体,壳体的顶部为开放端,壳体内的上端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一导向辊,壳体内的下端两侧分别升降连接有一压辊,两压辊分别连接一驱动其进行升降的第一驱动机构,两压辊上方的壳体内还设有一张紧辊,张紧辊位于两压辊之间中心点的正上方,张紧辊保持向上的趋势,张紧辊正下方的壳体内还转动连接有一搅拌辊,搅拌辊与设置在壳体外侧的第二驱动机构相连接,搅拌辊外周阵列有弧形的搅拌桨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造简单,染色效率高。染色效率高。染色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节水减排三合一同浴染色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效节水减排三合一同浴染色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公告号为CN21737825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棉织物用低排放同浴染色装置,其包括染缸、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第一浸润轮、第二浸润轮、第三浸润轮,所述染缸向上开口,所述第一浸润轮、第二浸润轮、第三浸润轮转动设置于所述内,所述染缸的下端壁固定设有排液阀管,所述染缸的下端四角固定设有支撑脚,所述第一导向轮与所述第二导向轮左右对称转动设置于所述染缸上,所述染缸内转动设有星辊,所述星辊处于所述第一浸润轮、第二浸润轮、第三浸润轮中间。其通过所述抚辊对棉织物的间隙抚推使得棉纤维在一定程度上有序的间歇张紧和放松,使得染料更加快速的浸透棉织物,提高上色效率。
[0003]但其尚存在下述缺点,其主要通过扰流扇和超声波振动板来实现对染液的搅动,事实上仅可搅动染液的顶层和底层,且由于布匹的阻隔,对染液中间层的搅动效果不够理想,事实上很难提高布匹的染色效率;另一方方面,扰流扇和超声波振动板的构造及安装过于复杂,不利于维修和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化其结构、且可有效提高其染色效率的高效节水减排三合一同浴染色设备。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节水减排三合一同浴染色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为开放端,所述壳体内的上端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一导向辊,所述壳体内的下端两侧分别升降连接有一压辊,两所述压辊分别连接一驱动其进行升降的第一驱动机构,两所述压辊上方的壳体内还设有一张紧辊,所述张紧辊位于两压辊之间中心点的正上方,所述张紧辊保持向上的趋势,所述张紧辊正下方的壳体内还转动连接有一搅拌辊,所述搅拌辊与设置在壳体外侧的第二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搅拌辊外周阵列有弧形的搅拌桨叶;
[0006]所述布匹由壳体顶部进入,经一侧导向辊导入壳体内,再依次弯折通过一根压辊、张紧辊和另一根压辊,最后由另一侧的导向辊导出壳体,所述搅拌辊位于两压辊和张紧辊间的三角形布匹内侧,所述搅拌辊的各搅拌桨叶始终与布匹保持间距。
[0007]具体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为一对气缸,两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壳体的上端,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对应的压辊相连接。
[0008]具体的,所述压辊由套筒和压辊主体组成,所述套筒转动连接在压辊主体上,所述布匹与套筒相抵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压辊主体的端部相固定。
[0009]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端还固定有一安装板,所安装板位于两导向辊之间的上方,两第一驱动机构固定在安装板上。
[0010]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对应压辊主体的导向槽,所述压辊主体的端部设有
对应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沿导向槽上下滑动连接在壳体内。
[0011]具体的,第二所述驱动机构为减速电机,所述搅拌辊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壳体内,所述搅拌辊的另一端通过密封件穿出壳体并与第二驱动机构相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上端为斗状部。
[0013]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还设有两对应张紧辊的安装室,所述安装室朝向壳体内的一侧开设有一长槽,所述安装室的底部还固定有一强力弹簧,所述张紧辊的端部具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上依次设有限位片和方形连接柱,所述限位片和连接柱插入安装室内,所述限位片抵接在长槽内侧对连接端进行限位,所述强力弹簧的顶端与连接柱相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下端还设有滤网。
[0015]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底部还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上还设有阀门。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简化了结构,且同样具备节水减排、染色更为均匀、可提高染缸内染料均匀性、避免染料分层的优点,另外,通过本技术结构实现的漂染动作和使染液冲击布匹的动作,还可显著提高布匹的染色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8]图2是本技术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图2中A

A方向的剖视图;
[0020]图4是本技术中张紧辊和安装室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壳体1、导向辊2、压辊3、第一驱动机构4、张紧辊5、搅拌辊6、搅拌桨叶7、布匹8、套筒9、压辊主体10、安装板11、斗状部12、安装室13、长槽14、强力弹簧15、限位片16、方形连接柱17、滤网18、排液口19。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23]结合图1

3所示,一种高效节水减排三合一同浴染色设备,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顶部为开放端,所述壳体1内的上端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一导向辊2,所述壳体1内的下端两侧分别升降连接有一压辊3,两所述压辊3分别连接一驱动其进行升降的第一驱动机构4,两所述压辊3上方的壳体1内还设有一张紧辊5,所述张紧辊5位于两压辊3之间中心点的正上方,所述张紧辊5保持向上的趋势,所述张紧辊5正下方的壳体1内还转动连接有一搅拌辊6,所述搅拌辊6与设置在壳体1外侧的第二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搅拌辊6外周阵列有弧形的搅拌桨叶7;
[0024]所述布匹8由壳体1顶部进入,经一侧导向辊2导入壳体1内,再依次弯折通过一根压辊3、张紧辊5和另一根压辊3,最后由另一侧的导向辊2导出壳体1,所述搅拌辊6位于两压辊3和张紧辊5间的三角形布匹8内侧,所述搅拌辊6的各搅拌桨叶7始终与布匹8保持间距。
[0025]上述结构的工作原理是:两卷筒分别设置于壳体1的两侧,布匹8一端卷绕于一卷筒上,另一端经过壳体1内并被另一旋转的卷筒所拉动并卷绕;进入壳体1的布匹8在两压辊3作用下间歇被下压,由于张紧辊5的作用,布匹8在被下压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绷直状态,因此随着两压辊3的作用,布匹8不断进行类似漂染的动作,以加速布匹8的染色效率,且该漂
染的动作还搅动了壳体1内染液,使染液内色素分布更为均匀,避免其产生沉淀,以确保染色效果;在布匹8进行漂染动作的过程中,搅拌辊6在第二驱动机构作用下旋转,带动搅拌桨叶7搅动周围的染液,使染液冲击布匹8,以快速浸透布匹8,进而加速布匹8的染色效率,且同样可使染液内的色素分布更为均匀。
[0026]上述结构的有益效果是: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简化了结构,且同样具备节水减排、染色更为均匀、可提高染缸内染料均匀性、避免染料分层的优点,另外,利用本技术方案的结构实现的漂染动作和使染液冲击布匹8的动作,还可显著提高布匹8的染色效率。
[0027]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为一对气缸,两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设置于壳体1的上端,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对应的压辊3相连接。
[0028]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压辊3由套筒9和压辊主体10组成,所述套筒9转动连接在压辊主体10上,所述布匹8与套筒9相抵接,所述气缸的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节水减排三合一同浴染色设备,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顶部为开放端,所述壳体(1)内的上端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一导向辊(2),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内的下端两侧分别升降连接有一压辊(3),两所述压辊(3)分别连接一驱动其进行升降的第一驱动机构(4),两所述压辊(3)上方的壳体(1)内还设有一张紧辊(5),所述张紧辊(5)位于两压辊(3)之间中心点的正上方,所述张紧辊(5)保持向上的趋势,所述张紧辊(5)正下方的壳体(1)内还转动连接有一搅拌辊(6),所述搅拌辊(6)与设置在壳体(1)外侧的第二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搅拌辊(6)外周阵列有弧形的搅拌桨叶(7);布匹(8)由壳体(1)顶部进入,经一侧导向辊(2)导入壳体(1)内,再依次弯折通过一根压辊(3)、张紧辊(5)和另一根压辊(3),最后由另一侧的导向辊(2)导出壳体(1),所述搅拌辊(6)位于两压辊(3)和张紧辊(5)间的三角形布匹(8)内侧,所述搅拌辊(6)的各搅拌桨叶(7)始终与布匹(8)保持间距。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水减排三合一同浴染色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为一对气缸,两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设置于壳体(1)的上端,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对应的压辊(3)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节水减排三合一同浴染色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压辊(3)由套筒(9)和压辊主体(10)组成,所述套筒(9)转动连接在压辊主体(10)上,所述布匹(8)与套筒(9)相抵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压辊主体(10)的端部相固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节水减排三合一同浴染色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福忠叶程浩陆亚栋叶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云中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