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涡流式混凝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涡流式混凝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涡流絮凝反应器的原理为:当水流穿过微涡流絮凝器壁面的大量孔洞时,形成无数微小旋涡,根据现代混凝理论,微涡旋有利于水中细小颗粒的迁移与碰撞凝聚,提高反应效率。又由于微涡流絮凝器为空心壳体,内部流速小,大量较大粒径的絮体在微涡流絮凝器内积累悬浮于水中,悬浮的絮体称为泥渣,泥渣又会对细小絮体产生吸附作用
‑‑
即接触絮凝。此外,微涡流絮凝器还具有防止水流短流、使水流均匀分布以及提高流速梯度等作用。
[0003]因此涡流絮凝反应器被广泛的应用在了废水处理领域。但是现有的混凝装置只有絮凝功能,还需要通过其他设备进行絮凝沉淀、固液分离等,而且常规结构的絮凝单元絮凝效果一般、效率差。
[000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混凝装置只有絮凝功能,还需要通过其他设备进行絮凝沉淀、固液分离等,而且常规结构的絮凝单元絮凝效果一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流式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体(1),所述外筒体(1)上部呈圆筒结构,下部呈圆锥形结构,外筒体(1)的底部设置有进水管(4),外筒体(1)的上部侧壁上设置有出水管(5);所述外筒体(1)内中轴位置设有竖直的第一涡流混凝区(2),所述第一涡流混凝区(2)呈上小下大的圆锥筒形状,第一涡流混凝区(2)外围上部同轴设置有第二涡流混凝区(3),所述第二涡流混凝区(3)外壁为环圆筒状结构,内壁与第一涡流混凝区(2)壁面结构相匹配;所述外筒体(1)内壁与第二涡流混凝区(3)之间的环形区域内设置有斜管沉淀区(6),斜管沉淀区的上方为清水区(7),与出水管(5)相连通,外筒体(1)的底部圆锥区域与第一涡流混凝区(2)外壁之间为污泥浓缩区(8),污泥浓缩区处设置有排污管(9);添加有混凝剂的水体从进水管(4)进入第一涡流混凝区(2)底部向上运动并从第一涡流混凝区(2)顶部流出进入第二涡流混凝区(3),最后从第二涡流混凝区(3)底部流出至斜管沉淀区(6)进行固液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流式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涡流混凝区(3)的高度为第一涡流混凝区(2)高度的2/5
‑
3/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流式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赵寿松,
申请(专利权)人:久予工程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